按照嫡长制的原则,这个太子应该由李成器来当,李旦第1次当皇帝的时候,太子就是李成器。可是,这次不同了,他的这个皇帝是“捡来”滴,是李隆基冒着被分尸的危险玩政变得来送给他滴,所以论功劳,这个太子应该由李隆基来当,李旦因此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让李成器来当,明显对不起李隆基。
让李隆基来当,又觉得对不起李成器。
立谁都有依据,不立谁都说不过去!
怎么办?难办!
选谁?难选!
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庶三子,一个是老大,一个是功大。
李旦此时面临的难题,很有点像李渊当年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难以抉择,太难选了。幸运的是,答案这次自己选择了答案——李成器没有像李建成那样不知趣的争位,而是选择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主动以“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的说法推辞,宁死也不肯位居李隆基之上,坚决请求让三弟来当太子,为此还数日哭着向李旦表达意愿!朝中大臣也普遍是这个意思,刘幽求更是代表大臣们公开发表了此意见,说“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力挺李隆基。
这就让李旦好办多了,既然当事人都没意见,群众也更是此意见,那就顺应人心吧——李旦于是乎顺水推舟,正式立李隆基为太子了。
此时的时间是710年6月27日,李隆基正式以庶三子的身份成为了大唐太子,李旦的接班人。可见有一句话说得很对:爱拼才会赢!
阿嚏!
李成器的识时务,避免了和李建成一样的悲剧,假如他此时去和李隆基争太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玄武门之变”将会再次上演。
这么说吧,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前车之鉴,还是不争为妙,阿嚏
李隆基当初玩政变没有找李旦这步棋算是走对了,说什么“怕父亲担心、怕父亲不同意、失败了会牵连爹滴”,其实都是假滴,倘若李旦也参与了,那头功就不是李隆基的了,太子位也就和他没关系了。
按时下最流行的说法,李隆基在政变之初就有“阴谋论”——不让李旦知情,不让李旦参与,自己才好独揽头功,否则皇帝就是人家自己挣到的了,就轮不到你当太子了,忙活半天就是给大哥作嫁衣了。
至此,综观唐朝的历史,风雨之后见彩虹就不用说了,实在是“荒唐之后见奇迹”,正因为有了李治娶庶母外加尼姑的荒唐,才成全了武则天的奇迹;现在正因为有了李显、韦后、安乐公主一家的荒唐,才成就了李隆基的奇迹——太子梦,没有荒唐,就没有武则天和李隆基的各自奇迹,而如果没有此二人,大唐王朝真的要逊色太多,唐朝也就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唐朝了,某种程度上也就真得“荒”了“唐”。
正是由于某些人的荒唐,才成就了某些人的堂皇,阿嚏!
这,就是奇妙的历史;这,就是奇妙的命运!
就像老天爷在写一本小说——《哈利伯唐》,再阿嚏!
那么,政变的另一位幕后英雄太平公主又如何了呢?得意吗?
答案是:非常得意!
按照史书的记载,“公主所欲,上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说太平公主如果想要什么,李旦就没有说no的时候,宰相以下的官员的升迁降免,全凭她一句话,只要她嘴皮子一动,就相当于组织部对你考察过了,经太平公主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人海了去了。
太平公主每次入朝奏事,总要和李旦坐着说上好一会儿话才走(坐语移时)。李旦也经常借此向她请教治国的良策(上常与之图议大政)。有时候她不去上朝,李旦便会派宰相上她府上请教(宰相就第咨之)。太平公主此时的权势已是无人可及:她年纪大点的3个儿子都被封为异姓王,其余则位列九卿,她本人的封户也从5千户上升到了1万,占整个唐朝GDP的1/300(不含灰色收入),她的田园产业更是遍布全国,从全国各地入京向她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她的衣食住行处处模拟皇帝的排场,单府上的高级仕女就有近千人之多,一般奴隶更是多达数千人,此时的太平公主位极人臣,权势近乎于皇帝了。
给哥哥打工就没这么牛滴,简直就是历史上最牛滴“打工妹”。
阿嚏!
这种感觉实在太奇妙了,太值得永久保存珍藏了,太平公主经常在梦中笑醒,坐在那里更是会无缘由的暗自发笑,日子过得太美了。
至此,李旦、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皆大欢喜,当皇帝的当皇帝,当太子的当太子,当富婆的当富婆,喜庆滴和过年似滴,说明李旦对儿子和妹妹绝对是“吃水不忘挖井人”。但他们忘了,“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他们没有想到,有人却生气了,生大气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李显次子:李重福。
他觉得,韦后妈死了之后,这个天子应该由他来当才对,怎么能由李旦这当叔叔的来当呢,这不符合规矩呀,所以,他举兵造反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节分解。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