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齐桓公应该自成一派。他称霸,靠的是王道,而非自身实力。
所谓王道,实际上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按照当时通行的人情和社会,道德标准,在不违背当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某种态度和行动。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就是维护天下的秩序。
在齐桓公时期,齐国的实力并不比楚国强。但是齐国总是压楚国一头,这就是国家战略的问题。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陈、卫、许、曹八国两军攻打蔡国。这个蔡国是楚国新发展的小弟,属于楚国的实力范围。齐桓公的意思是敲山震虎。
蔡国根本扛不住联军的进攻,很快就投降了。楚成王听到这个消息有点坐立不安。楚国虽强,但是国际形象非常尴尬。假如楚国主力被灭,其他小国一定会群起而攻之。楚成王决定派屈完和齐桓公交涉。
屈完到了联军大营,摆出强硬的态度,责备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屈完是在指责齐国师出无名。类似的问题,楚国也曾被问过。那时,楚武王给的答复是:我蛮夷也。
齐国显然要给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管仲回复了两个有意思的理由。一个是周昭王曾在征楚的路上死亡,这事是不是你们楚国干的?管仲这是给楚国戴上不尊王的帽子。不过我替楚国说明一下,周昭王的死是自己作的。战争也是他挑起的,楚国真的不是凶手。
另一个理由是楚国有向周天子进贡包茅的义务,楚国为什么不执行?这个理由倒没毛病,就是有很大的问题。当初周成王封楚国子爵,现在楚国自封王爵,这个事齐国怎么不说呢?
因为齐国不敢说。前两个问题楚国听了马上表示要改正,第三个问题说了楚国也不会买你齐国的帐,索性直接省略。
看到楚国认错态度良好,齐桓公决定乘胜追击。他带着屈完参观联军的军容,得意地说“: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则反唇相讥,把齐桓公顶了回去。
这轮交锋楚国没有低头,齐国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双方在召陵签订了条约就草草收场。通过这次试探,两国都有一点共识,齐楚不能直接交手,不然绝对会玉石俱焚。齐国有管仲,楚国有子文。这两个都是大才。
公元前655年,齐楚战火再起。这一年,齐桓公与宋、鲁、郑、卫、许、陈、曹的国君共同拜会周惠王的长子姬郑。史称“首止之会”。原来,惠王后生了两个儿子,姬郑、姬带。姬郑早就被立为太子,慢慢的,姬带更受宠爱。或许周惠王有废立之心,反正太子姬郑就是这么想的。姬郑和姬带的斗争愈演愈烈,双方都开始拉外援。齐桓公就是应姬郑的请求,才开会支持姬郑的。
齐桓公没想到这个小会还有波折。开会时,郑文公竟逃回郑国,把其他国家晾在首止。郑文公之所以这么大胆,是因为周惠王从中挑拨的结果。周惠王还是向着小儿子姬带,诱骗郑文公归国,让齐桓公的会开不成。
齐桓公很窝火,周惠王他不敢动,收拾一个郑文公还是很简单的。公元前654年,齐、鲁、宋、陈、卫、曹六国攻郑。郑文公没有老子郑厉公的军事才能,只能向周惠王搬救兵。周惠王则请出楚国解围。楚成王没直接去救郑国,他去攻打许国。许国是齐国的盟国,齐桓公不能见死不救。联军放过郑国,救援许国。楚军稍作抵抗,退回楚国。齐楚第二次交手结束。
公元前653年,齐国再次攻郑。楚国没有出手,毕竟齐国不可能灭了郑国,楚国犯不着这么拼命。
郑文公没了楚国,立马蔫了。他把责任都推到申侯身上,然后把他杀了,取悦齐桓公。齐桓公看完了郑文公的表演,苦笑着原谅他。郑国能服软就是最好的结果。
齐桓公在宁母见面,郑文公自己不敢去,派世子姬华去。姬华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人。他说郑国之所以和齐国兵戎相见,是因为郑国的泄氏、孔氏、子人氏把持朝政所致,希望齐桓公除掉他们。齐桓公动心了,如果除掉这三家,齐国也可以乘机提高对郑国的影响力。齐桓公问计于管仲,管仲否决了这个提议。
在管仲看来,姬华居心叵测,可能是设下陷阱,让齐桓公去跳。杀别国大族这种时容易千夫所指,搞不好齐国会身败名裂。再说,郑国有叔詹、堵叔、师叔三位贤臣坐镇,齐国占不到什么便宜。
齐桓公拒绝姬华的请求,但这件事却被郑文公知道。郑文公对吃里扒外的姬华当然没好气,姬华的命运悲剧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