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小说趣味的来源(五) 新


本站公告

    次高潮作为转折点出现在小说2/3或4/5的位置,并不单单是由于小说家的设计,从前边我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是小说叙事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中短篇小说将事件引向最后高潮的必须。次高潮的转折点一方面使主要人物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层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迎接最后的高潮所必须要做好的准备。作为最后高潮的这个戏剧性场面是需要小说家拿出一半以上的精力与心血小心经营的,到了此处已不再单纯是一个设计的问题,而更多考验的是小说家的情感水平和认知能力,考验的是才能。



    在面临最后的高潮时,读者的情感已经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这是小说家与读者共同的大餐,是一场有关生存与毁灭的较量(如果在前边没有令读者信服并保持住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在读到次高潮之前便早已放弃了)。也正因为如此,读者便会因为期待而越发地敏感和挑剔,小说家也会因为稍有疏忽而功亏一篑。



    所以,最后的高潮除去前边讲到的转折点所需要达到的一切要求之外,还应该有更高水平的要求,因为,最后的高潮其实就是小说最大的,也是最为关键的那个转折点,是小说家在整部小说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应该是整部小说中最为精彩的戏剧性场面。



    对最后的转折点的要求是,主要人物必须得走上一条不归路。也就是说,转折点之后,这个人物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麦康伯先生在小说的最后选择了再一次检验勇气的行动。当他面对比狮子更加危险的野牛时,他在他的内心之中找到了勇气,或者说是由于此前的经历使他赢得了勇气,然而,也就在勇气降临的那一刻,他被麦康伯太太“误杀”了。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加以区分的是,麦康伯先生的不可逆的转折点并不是他的被杀,这个“误杀”行动是麦康伯太太最后的转折点,是她认识到,如果麦康伯先生赢得了勇气也就意味着她将失去生活。这是最后的鸿沟,也是小说意味深长的结尾。而麦康伯先生最后的转折点则是他的行动和选择,是勇气的降临,是一个被蔑视被践踏的娇生惯养的男人从深渊中走出来的“动作”,是自我觉醒与自我拯救,是一个新人的诞生。海明威将这部小说最后的转折点与结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手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最强大的冲击,同时又获得了最大的情感满足。



    小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给读者以最大的情感满足,海明威能够将高潮的力量与结尾的意味深长结合在一处,所以他伟大。



    因此,最后转折点的不可逆,是我们必须要强调的重点,也是小说趣味的第四种来源,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整部小说的成败。



    以往我们经常会读到这样的小说,前边大部分写得都很好,很让人信服,但是,在读完之后,我们却被一种深深的遗憾与不满足所笼罩。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许多种,而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小说家在最后的转折点上没有让主要人物的本质和命运发生不可逆的转变。



    我们不妨试着想一想,在这世间什么东西最可能打动人?应该是同类的遭遇。那么人类哪一种遭遇会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情感冲击呢?是离别。在世间上演的多种多样的让人感动的行为当中,多一半都是“离别”的变体,其中最简单易懂的离别是“死亡”,而最复杂最耐人寻味的离别则是人在本质上的觉悟与转变。小说家必须要学会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最难表现却又最具有冲击力的内容——人类本质上不可逆的转变,新生的人物告别了旧有的自己。其实,这种结构故事的方式并不是小说家的发明,在人类的故事原型中,这早便是被反复演绎过的内容,例如亚当与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放逐、普罗米修斯因替人类偷盗天火而遭受惩罚、奥赛罗因妒忌而杀死了爱人、李甲因内心矛盾和背叛导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等。



    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故事原型的意义不在于具体的行为与事件,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转折点之后主要人物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他也不可能而且不应该变回到原来的那个人,因为他是一个“新人”,一个本质和命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人。。



    所以说,不论小说中有几个转折点,前边的转折点都可以设计成可逆转的,是可以在后来的行动中挽救的,唯独这最后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最后的高潮中,在这个被小说家用全部的努力为之准备与推动的最后的戏剧性场面中,主要人物的转折必须要达到不可逆的水平,否则便是小说家的不负责任,或者是学艺不精。



    一旦主要人物完成了他最后的转折,小说便该结束了,这也就引出了小说结尾的设计问题。而意味深长的结尾,则是小说趣味的第五种来源。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