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孙丽姬想直接就在空间中心做博士后,可是打听了一下单位的博士后待遇,住房要住到远离中关村的空间中心原来的单位地址小牛坊,很不方便,再加上她跟的老板刘院士只是个做学问的,对人情世故毫不关心,他自己的儿子都因为受不了他的漠不关心而自杀身亡,骆大明觉得再跟着这个导师做没啥前途,必须自谋出路。于是骆大明孙丽姬通过博士后招生目录找到一个跟她专业比较接近的做等离子专业的导师何院士,是国防科工委下属的理论物理所的常务副所长,申请到他那里做博士后。巧的是,何院士是刚从常务副所长位置退下来,也正好需要人手,于是就同意接收孙丽姬进站做博士后研究。孙丽姬如此能折腾给空间中心的同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她后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实换专业要想毕业是很难的,必须要在一级杂志刊物发表至少两篇论文才能毕业。一般人是不敢贸然像孙丽姬这样折腾的。骆大明的同学范明就因为博士期间发表不了文章而博士毕不了业,后来只能转行去做行政工作。孙丽姬如果不是后来机缘凑巧,也可能后来会出现完成不了两篇一级刊物论文的任务而出不了站。不过当时骆大明和孙丽姬的处境决定了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赌孙丽姬能成功。
骆大明下海的成功经验带动了孙丽姬,也走上了投机的路。同样幸运的是,在那个人人不太投机的社会里,他们的投机取得了成功。等到后来人人都懂得投机,并且热衷投机时,他们反而成功不了了。其实社会对投机一直有偏见,骆大明从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认为理性投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投机就是一谭死水,过度投机就是泡沫。
对骆大明孙丽姬这两个年轻人来说,走上投机的道路几乎是唯一的出路。其实后来科大同学不少也都走上这条路了,像郑中做芯片,潘建威做量子通信,本质上都是高层次的投机。并不是科大传统教育的厚积薄发,宁静致远的校风和学风。郑中高调做芯片时,号称是伯克利百年历史上唯一横跨理,工,商三个专业毕业的高才生,其实也是为投机做的宣传。
在落实好孙丽姬的博士毕业去向问题后,骆大明他们租的房子也到期了,于是在孙丽姬去新单位报到没分到新的单位住房之前,孙丽姬住回空间中心的博士宿舍,而骆大明又回山明老家找机会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