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孙丽姬到北京读博


本站公告

    孙丽姬95年研究生毕业,要读博士,骆大明要求她考取北京的博士生,结果她选择了保送原来导师的博士生。她原来的导师是本系最弱的一个博士生导师,这让骆大明很不满意。于是要求她想办法到北京读博,否则断绝关系,不再提供生活费。孙丽姬一开始认为绝对办不到,她已经在科大读博了,怎么再到北京读?所以不听骆大明的,骆大明大怒,马上断了她的生活费。孙丽姬扛了三个月,终于扛不住,找同学借了700元,到北京找骆大明想办法解决到北京读博的事,据她自己事后说,她走之前吃鸡蛋,吃到一个双黄蛋。

    到北京后,骆大明让她学自己干推销员的经验,自己到老师那里推销自己,问那个老师需要找博士生。骆大明先向空间中心的同学史建国打听,像孙丽姬这个专业,在空间中心跟哪个导师干比较合适,史建国推荐了两个老师,一个是室主任周老师,另一个是年级比较大的刘老师,刘老师刚评上院士,不过手下没有得力助手,正是急需招兵买马之时。骆大明让孙丽姬到刘老师那个组。

    等北京这边谈妥接收单位,孙丽姬回科大跟她导师说要到北京中科院空间中心读博士,说是可以搞联合培养,北京方面承担孙丽姬的相关费用。将来毕业还算是科大的博士毕业生。她导师一开始肯定是很不满的,毕竟自己的学生不跟自己学了,要跑到外单位自己自谋出路,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但是也没有办法,时代已经不同了,面子虽然还是很重要,但是怎么看面子已经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了。想开了,自己培养的学生能被北京中科院的院士看中,也是自己的面子。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别扭之后,孙丽姬的导师同意孙丽姬到北京读博士,算是双方联合培养。于是一件一般人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做的事,在骆大明的强力要求下,就这样做成了。之后孙丽姬在骆大明的压力之下,又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几年内一步步取得人生的辉煌。

    孙丽姬开创了一条科大博士生到北京联合培养的路子,首先被她宿舍的同学所效仿,有两个同学也学样,一个到北京高能所,一个到北京物理所,都找到导师做联合培养。

    后来,她导师再招的研究生,也就是孙丽姬的学弟学妹们,也学孙丽姬的样,由她导师推荐到空间中心跟刘院士做联合培养。这种事情在孙丽姬导师改变思想观念后,不仅不是丢面子的事,反而成了有面子的事了,因为他跟院士有关系了,可以给学生找到更好出路。所以关系就是生产力,转变观念就是生产力,在当时也不是仅仅是口号,而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

    从某种角度来说,骆大明下海后获得的经历经验,虽说自己用不上了,却在指导孙丽姬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