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北京同学聚会


本站公告

    当时科大同学除了出国的,基本上都在北京工作读研。一个系87级40多人,当时有十人左右出国了,分配在外地的有十几个,剩下十几多人都在北京,基本上都在中关村。于是大家约了就到中关村科大附中附近的“友仁居”涮羊肉店聚会。“友仁居”是骆大明大学班主任刘老师的大学同班同学开的,模仿当时北京最有名的火锅店“能仁居”。“友仁居”后来发展不错,在北京开了不少连锁店。

    同学聚会前,骆大明抽空约仲木见面。仲木让骆大明到西城区的一个小区他家的一个空置的一居室见面,骆大明打个面的就去了。当时感觉那是个破旧小区,印象不好,两人在屋里聊了几句,骆大明才知道仲木是满族人,北京土著,说起仲木为啥不上大学,只上到高中毕业,据仲木说,是他家人不让他上的,骆大明觉得很奇怪,居然还有不让孩子上大学的家庭,于是说他们家不让孩子上大学是错的,这让仲木很不高兴。据希望电脑公司北京办事处的老王后来说,仲木后来在公司说了骆大明不少坏话。骆大明当时也不以为意,只是觉得奇怪,认为自己没有得罪仲木,为啥他会对自己突然有那么大意见。等几十年后,骆大明自己在社会上漂久了,见过很多没读过书的人,在社会上混的很好的,才明白读书不是人生的唯一选项。对大城市的家庭来说,孩子除了上大学,还有不少出路。而上大学4年的成本,很多人也觉得不划算。这里头的经济帐,不是小县城考出来的骆大明当时能想得到的。后来骆大明看萨穆尔森的《经济学》一书,其中谈到读完大学后就工作和再读研究生的经济学考量时,骆大明才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

    骆大明拿着大哥大,别着BB机,在一群还在读书和研究所里混日子的苦逼同学里,俨然是成功人士的样子。不过骆大明是受过哲学熏陶的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其实不比同学们好多少,头脑还是清楚的,没有装逼。吃完饭,大家去唱卡拉ok,骆大明邀请大家一起唱“明天会更好”,当时很流行的一首歌。

    这是北京同学最多时的一次聚会,后来这些北京同学们陆陆续续也都出国了,最后只剩下6人。在熬过十几年的苦日子后,现在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北京房价的上涨,日子都过得不错。不比出国留学的同学差多少,甚至财富上可能还远超美国同学。后来骆大明的第二个妻子经常举这个例子来说,人生不折腾,只要守住房子过日子,反而可能是人生赢家。这种事情没有对错,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有人折腾成马化腾,更多人折腾一圈,还不如不折腾。

    以骆大明自己的人生经历来看,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确实不应该折腾。只有少数有智慧的人折腾才能折腾出东西来。但是有智慧的人的思维也很难被一般人接受,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能吃苦的精神,坚持到底的决心,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要耐得住寂寞,孤独。否则最好早点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人生观。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