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虽万人惧,吾矣往之


本站公告

    儒为天下正宗,自从孔夫子周游列国之后,儒学便从齐鲁大地崛起。而后到了汉武帝时期,一个叫董仲舒的人迎合汉武帝的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让诸子百家失去了在朝堂上生活的土壤。再到了南北宋时期,理学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潮开始兴起。到了元朝人家不信理学,信的是什么番僧之类的佛学,而后到了国朝开国大家突然发现理学不适用当下的实际情况,而且太祖他老人家草根出身讲究实用主义这个时候理学在摆在他老人面前就不顶用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宋末的时候以陆九渊为主的一群人提出了一个叫心学的东西倒是符合他老人家的要求,于是形成了在庙堂心学为主,在江湖理学为主的局面。

    这种局面一直到圣太子出生而结束。约莫三年以前的时候,太子提出了新学。新学一出天下震惊,因为这次新学的结构体系囊括百家之学。聪明人都知道这位圣太子不仅仅想在现实生活中成为九五至尊,还想在大明人的思想领域中成为九五帝王。

    不过新学提出太过于惊世骇俗,一些类似于士农工商并不是天下的四个等级而是天下的四个部分之类话甚至从根本上否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破坏了现在天下的太子秩序。这些对于太子来说是祸非福,因此在杨廷和的主持下东宫詹事府的一群人开始对于新学进行一些理论上的阉割,从而使这种理论更容易让人接受。不过即便是这样,这几年朝中反对声音也没有停过,只不过因为内阁的阁员都偏向于太子,所以这些个反对的声音并没有起掀起多大的波澜。

    到了现在新学流派已经在北方成了气候,南方这种文学之地也开始慢慢地赢得人心。自从皇明经世大学和皇明格物大学开始招收学子的消息向天下各地传播,大家便知道这大明朝的天已经开始一点点的改变了。新学将取代理学的正统地位成为儒学的主流的消息也开始慢慢地获得士人的认可。大明天下为圣太子歌功颂德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于圣太子六岁变提出新学的这件事也能够认为这是圣太子天赋异禀乃天降神童。

    可是大明人并不知道在太子的前世经过一百多年的国难和几十年的文化断层,并且国家在西学的冲击下儒学的地位已经低得十分的可怜。哪里像现在改革思想领域还要借鸡生蛋,把所有的东西都往儒学里面装,不过即便是如此还有一些人仍在咒骂圣太子的这一套完全是离经叛道的做法。

    不过自从皇明经世大学和皇明格物大学来办没有被皇帝和内阁阁员所反对之后,这已经便能够说明朱厚照的新学已经成功借了儒家的这只鸡生下了新学这科蛋。大明人的思想也在随着新学的传播而慢慢的改变,新学的支持者也越来越多。和张灵一样赶赴京师参加皇明经世大学和皇明格物大学的招生考试的学子络绎不绝。或许有些人是冲着天家门生这几个字去的,或许有些人只是盲目跟从圣太子的指令做事,但是这都不能够否定新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的事实。因为这天下还有一群人和王守仁一样从心底热爱新学。

    ~~~分割线~~~

    因此实际上唐寅的话也没有多么的惊世骇俗,只不过唐寅他们身为即将科举的学子还是要在这个上面少发表一些自己的问题看法,因为到了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个自诩为坚持传统的老学究在从某个小道之处得到自己推崇新学抨击旧学的消息,到时候他们三个怕是连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所以明白其中的原由的唐寅再是行为的放浪,也只能够紧紧地闭上自己的嘴巴。毕竟在这个时代科举仍然是社会的主流,为了功名能少说错话最好。

    文征明此时开口:“今日我等谈论新学,只不过这新学可以论却却不可以断。怎样论新学怎样断新学那是当今天子和朝中诸位大人的事情,不是我等学子可以一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唐寅:“对对,此时我等相聚于此乃是为了给梦晋送行的。古今故事,千秋风月此时若谈了便是败兴无比。”

    张灵:“此番多谢三位兄长如此抬爱,虽然小弟不知道能否像那关云长一样过五关斩六将有幸成为天家门生,但是此时若是能够欣赏皇明格物大学和皇明经世大学所表现出的新学盛况也是值得的。”

    唐寅:“我唐伯虎一生自誉为逍遥洒脱,可是现在细细想来逍遥洒脱的不是我唐伯虎而是你张梦晋。我等三人皆没有你张梦晋这般逍遥洒脱,放得下这功名利禄的诱惑去捕捉那缥缈的新学。”

    唐寅这话说得一旁的文征明和徐祯卿不断地点头,确实对于他们这些才华横溢的学子来说,新学虽然是圣太子提出的,但是听说两所大学招收的学子要在里面待上至少四年,而且这毕业之后的能干什么这些都不知道。要知道自古以来大多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已经死在了沙滩上了,哪怕这次的螃蟹是圣太子提出来的,那吃螃蟹的风险也不会因为圣太子这个人而降低一点。毕竟大明的文人虽然平时最喜欢拍马屁这种活了,但是只要一涉及到自家捞钱的根本问题那可是此神仙还精明的主啊。万一哪天新学崛起的斗争失败,充满希望新学的萌芽被万恶的旧势力扼杀,那么向皇明经世大学和皇明格物大学这种新学学子就一定首当其冲,运气好点的只是丢官弃职,运气不好的话说不定就家破人亡了。

    而在场的三个吴中才子便都没有这个胆量,而比他们才稍逊一筹的张灵却能够一往直前。所以此刻他们对于张灵也是钦佩无比。

    张灵知道其中的关节:“三位都是有大才华的人,就算不用去那新学学府进士登科也是犹如探囊取物般的容易。”

    三个人听到这话心里面也畅快了许多。一时间,席间觥筹交错,诗词歌赋络绎不绝。

    张灵那日和唐寅三人在醉月楼尽兴之后,第二天便收拾好行装与自己新婚的妻子作别,踏上了赶赴京师的路途。

    与此同时山东的齐鲁大地,有一位姓孔的子弟不顾自家族人的反对踏上了前往京师的路途。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