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吧......
如果是以前,我一定直接否定了师兄的推断,但现在,我实在不敢下这个保证。
我后脑受了伤,今天状态不好......种种迹象表明,辨错了方向也可能......
我跟师兄说了我们逃出来的大体位置。
“那你们百分百走错了路。照你说的来看,你们要去的方向,不是盘山路,也不是华清寺,更不是静慈庵,而是——舍利塔林!”他下了结论,疑惑的看着我。
“舍、利、塔、林?”我瞪大了眼,吃惊得无以复加。
埋葬上下两院历代祖师的地方?怎么会?
“怎么不会?你们这一天两夜经历的奇事还少吗?受了冥冥的牵引,走错了方向,也正常。”他的话,没多大起伏,说的像家常便饭一样。
这寡淡的语气,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他说的这个“冥冥的牵引”是什么意思?
刚才点烟子的时候,林青已经断断续续把我们遇到的事情跟舍安师兄说了,也把我认为“施食点”与那个空间有关联的推论一并说了。
师兄把这些情况编辑了条短信,按了发送键,只要一有信号就会传送到慧昭师父和慈安师父的手机上。
这些事情,是我们解决不了的,只能靠师父们想办法了。
我之前担心的事,都被师兄有条不紊的处理了。现在,坐在他旁边,我的心也定了许多。
瞧瞧,这才是真修行人的风范——临危不乱,处事泰然!
我这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就算快马加鞭,也不知猴年马月能跟上他的步伐。
跟上他?好像不是很现实。
比起让我跟上他的节奏,我更期待,能够让我看到他打破淡定、失仪失态一次。像他这种人,究竟遇到什么事才会不这么淡定超然呢?这真的很难想象,不过,就是因为难以想象,我才更加期待......
嘿嘿嘿,我幸灾乐祸的小心思,真是有些迫不及待呢。
我正摩拳擦掌的开始猜想遐思各种可能的情况,就听师兄又开了口,把我神游到九霄云外的思绪拽了回来——
“小心辰,你也算是个奇才了。”他玩味的笑了笑。
奇才?我算哪门子的才?真奇才还至于给自己搞得这么狼狈?奇人,倒差不多。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算是个离奇的人。而这一天两夜的经历,才让我知道啥是真离奇。以前,只能在影视剧或小说里,才能看到的情节,以为是鬼扯鬼扯的,居然活脱脱的被我给赶上了。
这样看来,我也算得上是个“奇人”了。
“师兄啊,你就别取笑我了,我也不想有这么曲折离奇的经历。‘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啊,也不知道我前世造作了啥,咋啥事都让我赶上了呢?”我摇头晃脑的叹着气,生怕他误会,是我上赶子凑这种热闹才惹出来的事情。
我还指望着他能在慧昭师父面前,为我做个证明、求个情啥的,就把责任往前世因果上推。
毕竟,在他们眼里,我把心思都用在了一天到晚的请客施食上,而心地上的正经修行又不好好下功夫,算得上“不务正业”了。
虽然,寺院里早、中、晚过斋之前,都有常规的施食,这是出家人的责任和义务。但我一个在家的小丫头,天天也搞这一套,而且,越搞花样还越多,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没想到,你以前搞的那些七七八八的本事,关键时刻还都派上了用场?看来,平时你也不是瞎胡闹,功夫也没有白练的。你做的那些上供下施,长养了慈悲与智慧,也积攒了无量的功德,资粮够了,心性自然开显......能以慈悲心度众,本就不易,这是发了大菩提心的。自度度他,终获解脱,也是必然的。”舍安师兄很认真的说了这番话。
这是......认可我了?
我被他这突如其来又极少严肃的神情,搞得有些无所适从——
“啊?师兄,你怎么说起话来,越来越有大师风范了,你这是要舍发......”出家的节奏吗?
后半句我终是没有说出口,一怕犯忌讳,“出家”二字不是能随便说着玩的。
如果,一个人真的发心出家,最好还是先默默做准备,机缘成熟时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但如果总把“出家”俩字挂嘴边,无形中就会给自己招致很多麻烦,为自己出家之路,设置重重阻隔。其在出家前,会经历很多意想不到且常人难以忍受的挫折、磨难......
这样的事情,我见的太多。
所以,不论舍安师兄想不想出家,我都不能给他提前设置无谓的障碍。
但我不说,主要还是不想给他平添不必要的烦恼和压力。我知道,他目前没这个想法。
他跟我不一样。
我是女孩子,还被散养着管教,又喜欢胡乱瞎鼓捣,师父们本就没对我抱有太大的希望。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压力。
而舍安师兄从小就深得华清寺首座大和尚的亲自调教,被寄予深切厚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他是在师父们期许目光下长大的,更是被正儿八经喻为“佛门龙象”的好苗子。说来,他也争气,从小就精进勤奋,着实让慧昭师父引以为豪了几年。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待他大了,就会剃度出家,受三坛大戒①,入读佛学院,然后讲经说法,开始弘法利生的事业......
似乎,这就是他此生要走的路,没有任何悬念。
我从小就听说,有些人来到这个世间,是有其责任和使命的,他们不是受业轮转而得的人身,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来,而是为了引导、利益、救度苦难的众生——
私下里,也不止一个人跟我说过,舍安师兄就是这一路人......
但世事无常,现实往往让人大跌眼镜,当他真的长大了,事情却起了变化——
他并没有按照大家期望的那样。
他先是选择了攻读心理学,据说,大学期间,他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取了学费和生活费,自给自足的自立了起来。
毕业后,当大家满怀期待的以为,他会剃度出家、荷担如来家业的时候,他又选择了四方游历,随缘医治心理患者......
我想,世事无常,这也是师父们要学习并接受的。但,我这也只是想想,并不敢说出来......
我以前想过——
———————————————
①三坛大戒:汉传佛教出家僧人受戒仪式,分三级三次,称为三坛:
即初坛传授沙弥(尼)戒,二坛传授比丘(尼)戒(即具足戒),三坛传授菩萨戒。分别得到沙弥(尼)戒、具足戒、菩萨戒的戒体。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