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京城的右军烟花厂一样,河原钢铁厂也是非常赚钱的。
这很是让掌管郡守府账目的小鸾长舒了口气,同时又眉开眼笑。
河原建设几乎花光了他们从秦王府带来的所有钱,尤其是第二座、第三座高炉的建造,花费靡多,差点把小鸾愁坏了。
张灵姝进了秦王府之后,没有接管所有的王府事务,依然将账目管理的任务交给了小鸾,虽然她自己也会算学,而且还相当精通。
这是一种信任,同时也是一种智慧。
在很多类似的事情上,张灵姝都表现得非常大气成熟,让杨浩完全可以放下心来。
大隋铁器不算昂贵,普通的生铁大约合一贯钱十斤,而河原出产的良铁,品质自然在普通生铁之上,是可以直接锻造兵器的,价格比普通生铁贵了几分。
每日产如此多的良铁,河原还没有足够多的工匠将良铁全部锻造成兵器或日常铁器,因此,杨浩也乐于跟太原城诸世家买卖生铁。
至于世家们买去了做什么,杨浩是不管的,只要他们不与突厥人、高句丽人交易铁器,不但杨浩管不着,就算是朝廷也不会有任何n。这些世家从河原买铁之后,除了造铁器自给自足之外,也有一些世家开始往太原郡以外贩卖,即使算上不菲的运输费用,仍然有利可图。
崔长芳在河原越发如鱼得水,不管是天工院管理、还是人员调度,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要不是因为人力因素,崔长芳巴不得建议杨浩再兴建几座高炉。
河原高炉炼铁已成规模,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作业都是依靠人力,机械化程度很低,效率自然没法与现代工业相比,这是制约河原发展的最关键瓶颈。说到这个,倒是开山采矿已经越来越多使用,节省了许多人力。杨浩在天工院里下设了一个局,暂时由崔长芳全权负责,挑选忠诚之士,专门从事生产,以满足开采煤炭和铁矿的需求。
杨浩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等待着蒸汽机的改良。
孙行是国子寺博士,在大兴城还要待到春闱结束,然后正式辞去博士之职,与参加完科举的房英和长孙无忌等人一同赶赴太原。
“算着日子,如果顺利的话,孙行他们估计已经在路上了。”杨浩默默想着。
得益于河原的收益,杨浩终于能放开手脚去组建郡兵。
太原郡凡十五县,每县都有军府机构,负责府兵的训练和征召。府兵们农闲训练、战时出征,除去正在十六卫中服役的府兵,能够n的人数并不多。
这也是半个月时间才征召了三千名新兵的主要原因。
当然了,郡守府征召郡兵,并不只是局限于府兵,普通人家子弟也可以n,但收效不大,总共只募集了三千多人,离着要征召数万人的目标,相去甚远。
杨浩命穆离和慕容长玉照常对新兵进行分营训练。
新兵营地在太原城外,临近悬瓮山,依晋水而设。
三千人的营地并不是很大,当身为河东总管的长孙晟把军职遴选办法公布出来的时候,整片营地先是一片安静,然后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这副情景却是让长孙晟大为震惊。
将士的反应都是最真实的,无论朝堂上有多少争议,世家们如何反对,眼前这三千儿郎,他们的的呼声证明了杨浩的做法毫无疑问是得人心的。至于此中的对与错、是与非,则要看你是站在什么位置和角度去看的。
长孙晟叹了口气,然后公布了另一个消息从即日起,无论是军户出身、还是普通家户出身的郡兵,全部享受每人每月一贯钱的农时补贴。
听到这个消息,营地里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欢呼声。
关于农时补贴要不要发放,长孙晟与杨浩争论过,不过杨浩坚持己见,长孙晟只好同意。
他和杨浩心里都清楚,农事补贴不过是个名目而已,纯粹是掩耳盗铃从今以后,河东郡兵已经不能算是府兵了,而是更接近骁果军那种军制的募兵了。
“呵呵,长孙将军毋庸多虑,农时补贴只是权宜之计,我会如实禀报给陛下的,而且这笔银钱,小部分由河东诸郡承担,其余全由我来想办法筹措。”杨浩笑着对长孙晟解释道。
“由殿下来筹措?”
长孙晟摸了摸鼻子,不由苦笑了一下。
杨浩这么做是有极大风险的,若是让朝堂众臣知晓其中详情,只怕都要跳起来指责其私蓄兵马、图谋不轨了。
杨浩仿佛看穿了长孙晟的心思,笑道:“河原是我替陛下经营的,用来替陛下养兵练兵,再合适不过!”
长孙晟语塞,无言以对。
郡兵遴选办法和农时补贴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短短几日,就有数千新兵n,营地一下子暴增到了万人规模。一万新兵,再加上原先的两万郡兵,也就是三万人,光是农时补贴,每月便需要支出三万贯钱!
“什么!需要这么多钱?”
太原郡丞王绩听到这个数目,差点吓晕过去!
杨浩倒没觉得怎样,以河原钢铁厂的收入,三万贯钱堪堪占到一半,理论上仅仅以目前河原钢铁厂的规模,起码能支撑近六万人的消耗!
当然了,真要将六万郡兵装备起来,军械、甲胄、马匹等等等等,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过,河原钢铁厂也是不断成长的,到时候仍能轻松养活河东郡兵。
“呵呵,别说是马匹、甲衣而已,真要发挥出大工业的能量来,便是飞机、坦克、大炮都能养得起,区区河东郡兵又算得了什么呢。”
杨浩望着日渐壮大的河东郡兵,心中满满的成就感和信心。
就在太原郡日新月异中,时间来到了四月的尾巴。
郡兵改革非常顺利,第一次军考已经结束了,合格率七成左右,其中樊云霄成绩最好,得了所有军考中的第一名。
而郡尉樊朗却以自己不识字为由,拒绝参加军考。
长孙晟前去劝说,樊朗更是直接拿出了皇帝杨广敕封的圣旨,扬言自己绝对不会参加军考,长孙晟若是觉得不行,尽管将他革职了便是。
长孙晟登时头大如斗,去跟杨浩商量。
杨浩闻言,一笑置之。
宣布农时补贴的时候,太原郡的老兵们都担心自己不能享受补贴,纷纷去找长孙晟询问,长孙晟给了肯定的答案,好生将老兵们劝了回去。老兵们自然欢欣鼓舞,再加上郡兵改革,普通的士卒只觉得对他们有利,因此对长孙晟更加支持。
如今的太原郡兵,已经彻底被杨浩分化了,即使以樊朗的郡尉身份,也等同于被架空了。尤其是当新老郡兵合营之后,通过军考的原先的部下们,全被打散了建制,重新分配职位,樊朗对郡兵的影响力降到了最低。
一切都进行的兵不血刃,杨浩轻松夺走了旧郡兵的兵权,让后来明白过来的长孙晟叹为观止。
四月二十日,张乾文、张乾璟兄弟赶到了太原郡,让杨浩精神一振。河原事务甚多,崔长芳一个人都快忙不过来了,张氏兄弟两人正好可以帮崔长芳减轻些压力。
杨浩初步的想法,是将煤、铁、钢三大部分分离出来,既相对独立又统筹发展,崔长芳负责其一,自己的两个大舅哥负责剩下的两部分。不过,这只是个粗浅的想法,真正要实施起来,恐怕需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为了将来不至于把河原搞成一锅乱粥,提前的规划是很有必要的。
两天后,孙行、房英和长孙无忌也随后而来。
同日,二十二日,大隋皇帝杨广亲御卫府军几十万大军,剑指辽东。
其中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等十几员大将护驾远征。内史令萧琮、吏部尚书牛弘与太子杨昭坐镇京师,居中调度。
秦叔宝和骁果右军则被派去了武威,镇守西北边境,阻止突厥人、吐谷浑人可能发起的进攻。
杨浩得知这些具体消息的时候,却是杨昭的信使到达了。
前来的信使,杨浩见过两面,是杨昭东宫里的千牛备身柴绍。
杨昭派柴绍来河东,并非是不信任杨浩,而是觉得柴绍颇此人有才干,想着放到杨浩身边历练一番。
杨浩自然不会误会杨昭的用心,柴绍是杨昭的随从侍官,杨昭想培养他,也是人之常情。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