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澄清语言之归纳


本站公告

    夜无声:“扭曲类就分了以上五种,接下来,我们看下归纳类,归纳类分了三种:

    第一种:以偏概全式。说话者以一次经验去认定所有类似的情况都会同样如此。这使到说话者看不到事情有种种不同的可能性和机会,因而不能发展出解决或者突破的思想和行为,这个式的说话表现出一份“绝对”的意思,以偏概全式常有以正反文字出现:所有、永远、永没有、每一个、没有一个、总是、从来、向来、经常、完全、绝对、时时、日日、常常等。澄清的方法是找出例外,或者顺其意而更夸大至可笑的程度。

    看例子:

    1、你怎么天天玩游戏!

    回应A:在你眼中我真的没有一天不玩游戏吗?

    回应B:那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未来几天我还是继续玩游戏?

    回应C:我刚才在看电视,就没玩。

    回应D:那我不用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玩游戏喽?

    回应E:前天家里停电,我就看了一天的书嘛。

    2、我什么都没有!

    回应A:你手里拿的手机不是你的吗?

    回应B:你身上穿的是什么?

    回应C:相比盲人,你的眼睛就是最重要的拥有。

    回应D:你还有老爸老妈

    回应E:你还有我们这些朋友

    回应F:你还有一头漂亮的黑发。

    第二种:能力限制式。说话者的内心对事情的合理性或者可能性有一些错误的信念,筑起框框去限制自已,在说话中表现出来。这些限制框范使到说话者看不清事情可以有的解决或者突破,因而陷入思想困境之中。能力限制式又可细分为二小类,第一小类是可能性的限制,一般会出现以下关键字:可以、不可以、可能、不可能。

    看例子:

    1、我不可能学会NLP

    回应A:什么阻止你学会nlp?

    回应B:你遇到了什么样的障碍使你觉得不可能学会?

    回应C:是什么让你觉得不可能学会呢?

    回应D:你在担心什么?你学会了NLP后会发生什么?

    回应E:为什么认为你不可能学会NLP?

    回应F:什么事情阻碍你学会NLP?

    第二小类是必须性的限制,一般会出现以下关键词:应该、不应该、必须、必须不。必须性是表达一些规条的存在,这些规条往往限制了实现信念价值的最佳可能的出现。‘你应该……’之类的说话往往在指责别人,这是企图给聆听者制造出犯罪感常用这类说话的人多是内心的自价值不足,想控制别人。这类人不满意自己缺乏能力,故此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及找机会埋怨别人。

    看例子:

    1、你们必须每节课都要跟课。

    回应A:每节课都跟课有什么好处?

    回应B:我们不每节课都跟会怎么样?

    回应C:我不每节课都跟课会有什么后果?

    回应D:如果拉下一节课会有什么后果?

    回应E:不每节课都跟课会出现什么情况?

    第三种:价值判断式。句子显示出一个价值的判断,但没有说出这个判断的来源。找出判断的来源,我们才能质疑说话的真实性。

    看例子:

    1、乱世出英雄。

    回应A:只有乱世才能出英雄?

    回应B:谁说的?你怎么知道?

    回应C:乱世还出狗熊呢?

    回应D:和平年代就不能出英雄吗?

    2、这是很笨的行为。

    回应A:凭什么这么说?

    回应B:笨的标准是什么?

    回应C:谁说的?

    回应D:怎么样才是不笨?

    归纳类一共就这三种。一般说来,归纳类模式则往往在能力问题的案例中出现;扭曲类模式常在情感关系问题的案例中出现;删减类模式会在意见的纷争上出现。”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