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
小明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捧棒糖!’妈妈说:‘你听不听话?’小明说:‘我不听。’妈妈说:‘你不听就不给你买棒棒糖了!’‘妈妈,我听话!’小明叫道。妈妈说:‘儿子乖啊,听话,咱们别买棒棒糖了啊!’小明说:‘妈妈,你是在逗我吗?’
小明不晓得老妈的复杂有套路深层结构,只从表面结构来应对,不管怎么答都会中招。
再看一古代的例子,有两句诗叫:【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通俗地来说一说,就是小玉是小姐的跟班丫环,檀郎是小姐的心上人。小姐和丫环小玉一块逛街游玩,忽然看到了自己的心上人檀郎,但非常可惜檀郎却没有看到她们。古代又不像现在这么开放,大小姐不好意思直接叫对方,但小姐是个聪明人,她故意叫大声地喊:小玉,小玉……希望檀郎能听出她的声音,看过来知道她在这儿。
小玉,小玉……这个就是表层。如果你觉得小姐在叫小玉,那就错了。小玉明明就在身边,不用这么大声叫,他是希望檀郎知道自己在,并过来则是深层结构。所以【话语由深层结构决定,由表层结构体现】。但表层结构的改变,也反过来会影响到深层结构。NLP语言部的一些技巧,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通过表层结构的转变去影响对方的BVR,也就是深层。
深层结构很多时候会牵扯到文化背景,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我们可能无法知道对方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不是有个老外来考中文的段子是这样的嘛:
阿呆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领导:“你肯定有什么意思。”
阿呆:“真的没有什么意思。”
领导:“既然没有什么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
阿呆:“其实,我的意思就是想意思意思。”
领导:“你既然是想意思意思,那就是有什么意思。”
阿呆哭了:“我就是想意思意思。但是,真的没有什么别的意思。这么个小红包能有什么意思?也就是意思意思而已。”
领导笑了:“呵呵。我对你有点意思了。”
阿呆心想:“嘻嘻。我就是这个意思。”
请问阿呆什么意思?领导什么意思?结果老外泪流满面,交白卷回国了……
可见深层结构在中文的世界里更明显,NLP更适合中国这块土壤。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语言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会经过三层过滤,也就是删减,扭曲和一般化。这个过滤系统简称DDG,DDG是英文扭曲、删减,归纳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归纳,有的老师译作‘一般化’,一样的意思。扭曲、删减,归纳具体指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归纳,归纳使很多事情简化,无需再重复学习。你第一次见张三做事毛手毛脚,第二次又是,第三次又是。第四次,张三还没做呢,你就说:你做事别总是毛手毛脚的。显然你应用了归纳能力,但归纳能力也会让我们活在过去。比如一个女人被几个男人伤害过,她归纳出一个结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并且不再相信以后遇到任何一个男人。所以如果过去是好的还好。如果我们在过去在某事上失败过几次,那我们就自动归纳出来,将来也会失败。
再来说删减,为了交流的方便,语言必然存在很多的删减。比如见面问:吃了吗?我们会根据场景自动还原被删的部分。不需要去问:你问谁吃了吗?吃早饭,还是晚饭?吃什么?……删减可以让我们用更短的语言传递更多的内容,但有利就有弊,有时我们无法还原或根据自己的想法还原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交流中没有提问是万万不行的。我们后面的澄清语言模式会讲几个删减的类型,就是解决这个的弊端。
最后来说扭曲。在删减简化的过程中,扭曲是经常发生的。如张三送赵四小姐一朵花,赵四心里想:张三爱上我了。其实人家只是送朵花,并没这个意思,这就是扭曲。但扭曲的能力同样使我们能够享受音乐、美术、文艺等。我们也能看著一块天上的云而幻想出动物和人物。
凡事有利就有弊,这三种能力使我们沟通更快捷方便,也带来更多的误解。从我们心里的意思到我们表达出来,都必然会经过这个DDG的过滤。因为经过这个DDG,为了更准确的知道对方的意思,就要还原,还原就是用的下切,也就是【澄清语言模式】。”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