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突围


本站公告

    周少瑜发现自己现在心肠也硬了,若是以前,像这样可打可不打的硬仗,八成会选择避让,然而现在,却是冒险而上。

    事实上此战对于周少瑜而言并没有直接的好处,一不是攻城略地,二也抢不到什么战略物资。真若说好处,那便是将自己的名望再刷上一刷。

    终归是大梁的太后和皇帝,在大梁朝廷都不管的情况下,周少瑜动了。不管实际心思如何,单凭此举,足以表达周少瑜的忠心程度,以后若是再做点戏什么的表示自身的委屈,那么即便迫不得已需要叛乱,后果也要小许多。

    此外就是刷一刷高玉瑶的好感度了。虽不指望人家连人带地盘白送,但将来若是必要时刻心软些许,那都是赚到大便宜。

    只不过损失的确有点多。

    此次冲锋并没有什么地利,至多也就是有一个夕阳在。其实哪怕是借助日光,夕阳也绝非最佳时刻,然而以燕城的位置,若是绕道其他方向,空间相对狭小更容易被发现,比如东方,燕城东边还能有多大的陆地?被发现的几率太大。

    而若是北边,那压根就借助不了日光,而且还得绕一个大圈,浪费时间不说,未必安全。

    那么只有西边最方便了,地域广阔,利于藏身,这不,周少瑜便率领军队在地方毫无所觉之下抵达。

    既然是西边,那么自然不可能上午乃至中午出动,那样的话只会让阳光直接对着己方,让己方睁不开眼,那就纯碎是找死了。

    好在今日夕阳还算给力,硬是比往日夕阳要耀眼不少,如此对突厥的影响更甚。

    就在周少瑜于燕城城下力战的时候,另一边,大梁京师,金陵。

    因为高渐申忽然出现力压群臣,也致使朝廷原本实行救援的方案停止。并非没有阻力,但此等情形,自然会有人出面帮高渐申化解,比如,那些个亲王。

    一旦皇帝身死,且小皇帝不可能有后,那么换言之,但凡亲王,谁都可能上位,问题就在于,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

    可以说,若高渐申不出面,忠臣还能力压这些亲王,但随着高渐申的出面,这些亲王坐不住了。

    咸鱼归咸鱼,无才归无才,但那可是皇位,谁还不想坐还是怎么的?

    在高渐申出面之后,坊间就开始了流言,说的便是高玉瑶盲目自大刚愎自用,为了自己的小金库,维持却用大梁的银子和军队去帮新罗解围。结果好啦,为了一己之私,连小皇帝都害了。

    别管效果是不是有,至少亲王的态度已经明了,一个个都开始暗自会客,开始实行拉拢之举。

    如果说一开始还要忌惮一下高渐申到底何意,那么随着时间发展,也变得有些肆无忌惮起来。

    无他,高渐申老了,真论年纪,或许还没到那一步,但身体却是硬伤,作为朝中老臣,呕心沥血半辈子,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操劳总归是操劳过头了些。

    为了掌控全局,高渐申坚持着每天都去朝房坐着,单单如此对他而言便是极限,至于更多的,压根管不了,并没有那个精力。

    事实上对他而言,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谁当皇帝已经不重要,总归剩下的皇室成员都不是什么才德之辈,所以高渐申的打算便是,垂拱而治。

    皇帝可以无作为,但只要麾下大臣足够给力即可。他高渐申已经老了,但自认看人眼光不错的他,认为好几个朝中官员可为之重用。

    说到底,高渐申仍旧代表是士人集团,而这,很大程度上也是与皇权对立的。

    眼见高渐申毫无反应,亲王也愈发大胆,一些有想法的臣子也开始做出自己的选择。谁让这时候高玉瑶已经被围一月了呢?无论怎么看,都很难有好结果。

    再且,只要动作够快,那么届时即便高玉瑶回来了又如何?

    靠她那些新提拔的寒门么?那些人,现在可没有多少大官。

    金陵繁华,表面依旧。然而暗地里暗流涌动,沸沸扬扬。

    不过谁又晓得,这些中枢文武看不起的寒门小官,却在谋划另一件事情。

    因为世家存在,寒门子弟想来是受打压的存在,想要上位,多多少少都要和世家牵扯上关系才行。可以说在高玉瑶之前,整个朝廷,哪怕是寒门子弟,其成分也未必全是寒门,要么便是娶了世家女眷,要么就是直接投靠。

    但高玉瑶有魄力,大力提拔寒门,血腥清晰世家,这一切对于寒门而言无异于福音。对他们而言,一旦高玉瑶倒台,他们莫说前路,便是现有的官职,都不一定做的下去。

    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说一开始还被朝廷下达的种种指令所迷惑,那么现在,也足够反应过来了。

    在明知太后与皇帝有难的情况下,为何大军屯兵青州不动?为何蓬莱水师一直停靠扬州?为何原本集结与金陵的军队不是就地驻扎便是直接打发回去?为何忽换众人所不熟悉的主帅?

    谁都知道不能再耽搁下去了,不管是出于对高玉瑶的知遇之恩和忠心,还是处于自身将来的切身利益,必须要有所作为。

    是日,青州大营哗变,停靠于扬州的蓬莱水师哗变。因补给不足,大军直接开入城池征用当地府库存粮。至于说此举等同于造反?

    哈,咱的大好前途都要被断了,哪里还管你那么多,若救不出太后,便是反了又如何?如果投靠火凤难听了点,这不是还有周少瑜以及萧姽婳么?

    只是这一些,正在作战的周少瑜却是无法知晓。当然了,即便知晓了也仍旧会这么做。

    这些军队想要赶来仍需要时间,而高玉瑶已经准备进行九死一生的突围了。周少瑜自然不知晓高玉瑶的打算,却也知道她已经到了不得不突围的时候。

    出兵固然是为了刷名望,但也是为了减少高玉瑶一定的压力。周少瑜的最终决定,不能坐视高玉瑶就这么被随意灭掉,突厥是异族,此等立场乃绝对正确,异族不打,坐视大梁太后皇帝被灭,那所谓仁德岂不是笑话?善怀阁诗集之前一直宣扬的民族大义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是役,周少瑜不敢恋战,以死伤近四千的代价,借助日光优势,斩敌近八千。而后迅速遁走远离避免围困。但此行并未走远,而是远远吊着,已达到随时牵制的目的。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实在不知道高玉瑶的突围时间。

    而高玉瑶,作为极速成长的人物,虽未到圆满巅峰,却也绝非常人可比,如此机会,怎么可能不借机鼓舞士气?

    之前想鼓舞都没法鼓舞,孤军再怎样是孤军,如何鼓舞都无用,然而现在不一样。

    不过高玉瑶更加心狠!

    她看的明白,以周少瑜现在的实力,即便有心,也是无力。断无可能从十余万突厥大军将他们救出,所以仍旧还得自救。

    换言之,该突围还是要突围。

    越是如此,士气愈发重要,若是军队方出立刻溃散,又如何突围?所以单单自是鼓舞士气是不够的,得拿出一些更多的好处来。

    金银财宝高官厚爵太过虚幻,眼下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会管那么多?

    是夜,高玉瑶一人静坐于殿中默念经文,而城中,却是难得饱食一顿,且吃的都是肉……

    皇宫某处,一名死忠禁卫忽然发疯,拔刀坎向同僚,而后被其余禁卫斩杀。而这处院子里,已经没有一处完好之地,哪哪都是血腥以及骨头。

    人的骨头……

    哪怕杀的都是突厥俘虏,一次性杀这么多,且为了避免暴露影响人心,不仅一切秘密进行,还要进行剔骨解刨。

    发疯?这不是很正常么?

    翌日清晨,太阳升起。

    日渐高,难得晴朗,万里无云,烈日耀眼。

    燕城西城门忽的大开,大梁军队齐出,朝着城外突厥大营喊杀而去。

    之所以仍旧选西边却也简单。先前周少瑜借助夕阳,以自身在西的优势打了人家一波。而现在,高玉瑶则是借助上午的烈日,从西门而出,由东向西攻打。

    且西门突厥大营,固然乃是阿史那忽沁本部所在,也是精锐所在,但昨日方经历大战,入夜又经周少瑜骚扰,精力压根尚未恢复。

    高玉瑶想的明白,短时间内依靠人数必然能打出优势,但绝对无法长久,一旦其余突厥大营反应过来支援,己方势必弱势。谁让自己都是步卒呢?

    这也就注定了,大部分兵力会被留下牵制,而高玉瑶为主的精锐,在抢到战马之后立刻逃离。

    “高玉瑶突围了?”正在研究地图的周少瑜闻言一愣,旋即摇摇头。“居然这么急,看来燕城内的形势早已不妙到一个地步。”

    要知道他才刚刚出现露个脸打了一场,按理说对于燕城内的鼓舞效果是绝对的。但高玉瑶仍旧如此急切,那么只能说明,城内已经完全断粮,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乱子。

    “传令,整军,出发。”周少瑜果断下令。

    这一回,无需正面迎敌,只需侧面牵制即可,任务到也不重。

    同一时刻,蜀州。

    萧姽婳带领一支不过千人的分队藏于山间,俯视整个地形便可知,此地乃一处河道上游,且河道早以被拥堵。不用问便知,萧姽婳这是准备行水攻之策。为了诱敌,萧姽婳可是特地连败三场,这才将吐蕃的主力大军引入了下游一处低洼城池之处。而现在,只待吐蕃大军入城并消息传递过来,萧姽婳便要决堤。

    “报!吐蕃军忽然停止入城,全军撤退!”

    “什么!?”

    萧姽婳的第一反应便是计策被识破,但想想却又觉得不大可能,为了诱敌,萧姽婳布置了太多,甚至不惜妄送部分将士的姓名连败三场。无论怎么想,都没有缺漏之处。可若不是被发现,那又是为什么撤军?

    何止是撤军,压根就是退兵!

    斥候一路跟随,吐蕃军居然完全退出蜀州境内,连攻下的城池都全部放弃,全部退入吐蕃高原地界。这一情报让萧姽婳触不及防。别说蜀州这边的吐蕃军,就连西域那边,吐蕃也全部退却。

    “只能是吐蕃内变了。”萧姽婳自能这般猜测。

    这也猜的没错,有高原之狐之称的老赞普,于日前病逝!为避免吐蕃再次动荡,大军全部召回,但求维稳。毕竟对他们而言,吐蕃已经内乱了太久,不能再乱了。

    而只要不乱,吐蕃几乎立于不败之地。无他,高原!

    生活在高原的他们,压根不存在适应不适应的问题,而中原的军队想要进来,还没开打就要倒上大半。只要吐蕃顺利送完老赞普,随时可再攻入大梁。

    再且,与他们建立同盟的大梁太后高玉瑶生死未卜,这种情形下,吐蕃也需要时间多观望一番,才能选择最恰当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

    而吐蕃还有其他的小九九,对于老赞同病逝一事压根没有隐瞒,直接便宣扬而出,而目的,还不简单么?

    莫要忘了,此时中原,豫州火凤正在与荆州孙守仁开战。若是萧姽婳后方稳固,她会不会出兵插手?

    就算萧姽婳不出兵去插一脚,吐蕃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而若是萧姽婳出兵入荆州,哪怕萧姽婳最终大胜而归,对于吐蕃仍旧是有利的。这可是打仗,打仗是会死人的,死人则意味着实力损耗。即便招募新军,其战力也压根无法和老卒相比。

    面对如此情形,萧姽婳也有所犹豫,无论是火凤还是孙守仁,都为敌人。趁他们焦灼开战之时谋取好处自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但同样的,如果按兵不动,任由两方对耗,一样有利于己方。

    萧姽婳犹豫,火凤与孙守仁也有了暂且言和之意。火凤怕萧姽婳趁机谋豫州,孙守仁也同样怕她来打荆州,之前可是已经打下两个县的,只不过有还回来了。

    如何选择,此时就要看萧姽婳下来的举动了。

    可以说,吐蕃退兵之举虽属无奈之举,但却也间接影响了大梁战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