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以来很快就形成了示范效应,由当朝官员所引起的示范效应,许多本来对新式学堂还怀有偏见之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子女后代,亲戚的子女等,送到新式学堂去学习。
至此,时间已经接近正午了,早朝马上就要开成午朝了,好在这朝会也已经接近了尾声,朱厚照最后又发表了几句最终总结,这样开年以来最为盛大的一次朝堂议会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这次早朝虽然结束了,实际上许多事情还并未解决,首先最为重要的自然就是与巴图蒙克的和议问题了,之前朱厚照与巴图蒙克之间的和议只能算是口头约定,并未涉及到细节问题。
现在朱厚照则要选派重臣负责对鞑靼部的和议事宜以及对鞑靼部的援助和支持等事宜。
因两宋软弱,和议之事颇多,而到了现今大明,因有了土木堡之事,便有了宁愿皇帝被活捉也要死守京师,且再立帝王与敌军拼杀一事。
和议对于刚烈的大明朝而言似乎就是一件难以启齿之事。
但朱厚照并不想如此偏执,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厚照与鞑靼部的和议之举并未打破大明一直以来的骨气!
和议只是一种权术,用之并不代表懦弱,不用也并不代表刚硬,宋虽输金帛于辽金,却依旧是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即便是对外战争也能做到常胜而少败,其败亡也非和议所造成。
更何况朱厚照此次与鞑靼部和议,也不是似两宋之时那般丢脸,更不会似两宋之时那般耗费巨大而收获甚少,皇帝陛下此次的和议之举,乃是为了借助鞑靼部一统蒙古,使得大明朝的北方不再被北元余孽所骚扰,同时也是为了一举解决掉自大明开国以来,就存在的这些边关流患问题。
根据此次早朝可知,大明内部实际上早已是矛盾重重,行将就木,财政已经入不敷出,军队腐朽不堪,虽还不至于是流寇遍地走,鞑子入关若旅游一般四处劫掠的状况,但不得不承认大明的许多潜在危机正在慢慢的浮出水面,朱厚照要做的就是趁着危机还未完全显现出来,就先将其解决了,此即为防患于未然是也。
不过此事着实重大,朱厚照还需要审慎考虑之后才能决定负责此事的人选,这可不是一招一招拍板子钉钉那么简单的事情。
而且此事只是朱厚照一人之举,大臣之中知道此事的也仅仅只是禁卫军中的那一两个指挥使而已,朱厚照选择和议,所考虑的事情很多,他倒是想派几十万大军一举荡平蒙古,可只怕还没出京畿,各地援军就打了退堂鼓,或者即便是去了,整个大明的北方百姓或许又要被兵匪荼毒,到时候只怕北元余孽还没有被消灭,大明的后院就已经起火了。
宁王朱宸濠对朱厚照所坐的皇帝之位虎视眈眈,这在后世是每一个稍微知道一点历史的人都清楚的事情,尽管朱厚照对此也心知肚明,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去动宁王,毕竟藩王制度延续已久,宁王虽然心怀不轨,现在却没有表现出来,朱厚照自然也不可能先下手为强,给史册留下把柄。
大明内部还有庞大的士绅集团和寄生虫般的宗室们依旧在把大明王朝往深渊里拖,他们不事生产,只懂得吃喝享乐,生活腐朽每日无所事事却又绝不关心大明百姓的死活,而且大明的小农经济依旧在持续破产,流民数量依旧在增加,大明的军队依旧是腐朽不堪,战斗力低下……
这一切的问题都使得朱厚照不得不考虑借助和议之法来解决北元余孽的问题,因为唯有这样,才不至于使得大明内部矛盾激化。
………………
禁卫军和神机营自应州回京后便进入了休整期,在没有招募新兵之前,禁卫军这段时间也不会再有其他军事任务。
此次在宣府大同一带虽然成功击退了鞑靼骑兵,但禁卫军和神机营自身也遭受了一定损失,对于伤亡者的家属,兵部自然是给予了丰厚的抚恤,且朱厚照还命兵部对这些伤亡官兵的家庭进行登记造册,日后这些伤亡军属的子孙考学可优先录取,其家庭徭役蠲免,赋税可免三年,而伤残官兵还能直接领到兵部每月发放的补贴钱粮。
禁卫军的官兵也没想到陛下居然能给予如此丰厚的福利,一个个都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当初坚持了下来,不然此刻还是只能靠着在京城吃霸王餐过日子,临到过年时还不得不去将军家里去打短工过活。
不过,禁卫军虽说是休整,却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回家休假,休假还得向上面申请才行,大部分禁卫军都得待在军营里进行学习和加强训练,同时还要对此战进行深刻总结。各营军官要写报告,要进行再深造再强化,士兵们则要继续进行文化普及,尤其是要接受京师制造学堂里的那些技术人员的教育。
谁也想不明白,陛下为何要这样做,搞得大家都要像考秀才举人一般,而在休整期里最难受的莫过于批斗大会,一些在行军作战时犯了错误的官兵或集体会被请到台上去接受大家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很多官兵最怕的就是这个,在全体战友面前承认自己干过的缺德事比杀了他们自己还难受。这一举措是张宗所负责实施的,自此之后,禁卫军官兵们在训练之时全都小心谨慎,力争不犯错误,以免到了晚上的批斗大会上被“请”上台去做“自我陈述”。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