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八节 明主(1)


本站公告

    和往常一般,常远拿着书,坐在院子里,和同住于此的几个年轻人一起探讨着学问。

    只不过,今日的探讨气氛有些紧张和不安,所有人的心思都已经不在书本上。

    “不知吾等是否有幸能被选入新丰为吏……”一个十**岁的青年,终于忍不住挑起了话题:“若能得偿所愿就好了……”

    “是啊……”其他人纷纷说道。

    这次新丰公考,其实在一开始没有几个人注意。

    真正引发人们热情的,还是这新丰令侍中官张子重遇刺后引发的震动。

    整个关中都知道了,新丰的县令是一个侍中官,而且这个侍中官还能一以敌八,尽数擒杀。

    这样劲爆的消息,将所有人的目光都牢牢吸引住。

    然后,大家才发现,在新丰不仅仅是有一个侍中官为县令。

    更恐怖的是——天子钦命长孙食邑新丰!

    而随着这两条消息一起传入大家耳中的,还有长孙殿下在建章宫所发的宏愿。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士大夫们一听,顿时就血脉偾张,跟打了鸡血一般嗷嗷叫着:国有长孙,社稷有望!

    即使是汉家中坚,作为统治者,掌握权柄的军功贵族们,也都私底下说:长孙真社稷种也!

    据说,就连天子闻之也赞道:长孙可以托宗庙之重!

    正是这句话的存在,刺激了众人和各自的家长,立刻赶来新丰,参与公考。

    因为,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来。

    长孙的崛起之势,几乎不可阻挡。

    甚至……说不定,未尝不能在将来尊太子为太上皇,自己受遗诏,登基称帝,面北而尊。

    即使不能,在当今天子宫车晏驾之前,也极有可能被直接策命为皇太孙。

    无数的宫廷传闻,也都印证了这个可能性。

    换言之,这次公考录取的官吏,在未来,都将可能有机会角逐未来的帝国储君近臣乃至于重臣的资格!

    这可了不得!

    潜邸大臣,每一个都是两千石备选!

    今上当年潜邸之时的大臣,只要能活着撑到元光的,就没有一个不是两千石的。

    若能讨得长孙欢喜、看重,九卿也不是不能觊觎一下。

    即使不考虑这个,以这位张侍中的武力值和在天子面前的地位,长则三五年,短则一年半载,一定能获得单独领军出征的机会。

    届时,跟在这样的金大腿身边,在战场上随便立点功劳,就足以光宗耀祖,增广门楣!

    于是,几乎大半个京畿地区的地主豪强和士大夫子弟闻风而来。

    瞬间就将新丰城给撑满了。

    也正因为如此,大家才忐忑不安。

    一千四五百的应考者,竞争何其激烈?

    哪怕现在,通过重重考验后,也依然留下了五百余人。

    而据传闻,新丰官吏的缺口不过一百人。

    换言之每五个人里就可能有四个要与这登天之梯告别。

    而成功者不说从此青云直上吧,至少具备了飞跃阶级的可能。

    或许三五年,最多七八年,再见面,说不定落选者依旧布衣白身,而得选者却已经印绶在手,高举明堂,口称本府,执掌一郡之土。

    也正是如此,临近面试结果将要公开。

    再没人能沉得住气。

    哪怕常远,也是内心忐忑。

    他是冒了巨大风险来此的。

    是舍了期门郎的荣誉,来新丰赌一把的。

    本来,他的未来,早已经固定了。

    待到明年,期门军选郎,他十之**是可以入选的——这是没有疑问的事情,作为忠臣之后,被天子收养在上林苑的遗孤,只要身体条件符合,就必定可以得选期门郎。

    然后,再在期门军之中认真服役,宿卫宫廷三五年,慢慢升迁到队率司马乃至于校尉。

    就可以外放去边塞,担任某地都尉或者某塞校尉。

    在边塞通过年复一年的磨砺和战争的洗礼,十余年后,差不多就能有资格单独率领一支部队追随某位大将出征。

    再通过奋勇作战,积累功勋,升迁为可以单独领军一方的大将。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花费二十年左右的时间。

    只要有能力,而且运气够好,基本就可以做到。

    但常远等不及,也不想等这么久!

    十余年前,当他还是一个幼稚童子的时候,他的父亲跟随苏武出使匈奴,从此生死不知。

    所有人都说,他父亲为国尽忠了。

    但常远不相信。

    也不愿意相信。

    他相信自己的父亲一定还活着。

    且就在大漠之中,等着自己去迎接。

    所以,他不能再循规蹈矩的按部就班的升迁。

    他需要成为一个可能领兵出战的贵族的亲信。

    是故,当新丰这里的消息传到他耳中,就放弃了自己原本安稳的期门郎的未来,来到新丰。

    然而,到了新丰他才知道,这天下的英雄豪杰是何其之多!

    他虽然素来自诩文武双全,也算豪杰。

    但如今却没有了多少把握。

    旁的不说,此番公考,虽然那些真正的勋贵家族和列侯大臣的子弟没有参加。

    然而,却吸引了几乎整个京畿地区的草莽豪杰和士人子弟。

    五中选一,自己未必能够得选。

    若错过这次机会,下次再遇上一个如此重要的大人物公开选拔官吏和僚属,不知道得等多少年了。

    想到这里,常远就低头幽幽一叹。

    就在这时,忽然院子外面传来了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敢问此地所住可是河东阳县士子伍垣、上林苑士子常远、湖县士子张赐?”

    常远等人闻言,连忙起身应道:“吾等正是……”

    说着就有人前去,将院门打开。

    却见一个四十余岁的文官,带着几个官吏,笑眯眯的看着众人,拱手拜道:“敢请伍生、常生及张生相见……”

    常远连忙和其他两人上前拱手道:“学生等见过明公,敢问明公是?”

    所有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胸脯更是起伏不定。

    就听着对方笑道:“本官乃是新丰丞陈万年,奉长孙殿下、侍中领新丰令张公之令,特地来此恭喜三位,得选为新丰官吏,请尽快准备好户籍文牍,并于明日午时之前,赶到新丰官衙报道,长孙殿下和张侍中将亲临训话!”

    “我得选了!”常远握紧了拳头,心头的热血一下子就涌上了头。

    而其他两人,更是不堪,激动的到处乱跳。

    而另外几个同住这院中的年轻人,则都低下了头,沮丧不已。

    “我们落选了……”一个年轻的文士咬着嘴唇,眼眶里的泪珠一下子就止不住的流下来。

    他知道,自己错过的不仅仅是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更错过了一个明君,一次为明主效劳的机会!

    对于文人来说,这一点尤为关键。

    自战国以来,随着旧公卿贵族对权力垄断的破产,士大夫阶级崛起。

    儒法黄老墨名杂并起。

    而无论是哪个学派的士子,都梦想着能辅佐一位明主,能在一位尊重和重视自己的明君麾下效劳。

    由此形成了一套士大夫阶级特有的价值观。

    在这套价值观,士人有权力并起有资格挑选自己服务的君王。

    所谓邦有道则仕,无道卷而怀之。

    甚至有些缓则,还在那个年代喊出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进入汉季,士人的选择,只剩下了一个——老刘家。

    但战国的士人精神遗泽,却依然存在。

    战国士人的价值观,也依旧存在于人们脑中。

    在这个时代,臣虽然不能再择君,但每一个士大夫,都是希望自己可以一出仕就是在明君麾下,从而走上正确的道路。8)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