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和曲辕犁这两个宝贝,又是王大县令对这个时代的巨大贡献,在别人眼里是打破脑袋都想不到的神作,但其实王旭也就跑到工匠面前,花了区区数个时辰,就在兴汉民众惊为天人的赞叹中飘然离去。而王旭带走的是无数崇拜的目光,收获的是作为前世小人物的满足。
开始劳作的前几天,作为整个兴汉城的最高领袖,王旭为了表示对农耕的重视,还亲自带领众将动手,也让普通民众感受到了他亲民的一面。
于是乎,在春光明媚的原野上,无数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憧憬的兴汉民众,修渠的修渠;架水车的架水车;驱牛耕地的耕地……哗哗流淌的河水,倒影出他们干劲十足的身影。
在大量畜力的使用下,数万兴汉民众没用多少天,就沿河开垦出了数千亩田地,连御奴关、御胡关外河道两边,都开出了不少可以种植粮食的土地。又添加了草木灰、人畜粪当肥料,还用水渠、水车全部灌溉了一遍,只等着春播时节的到来。
稍稍闲下来的人们,又把目光投向兴汉周边,没过几天,中陵、武进这两个地方,也由往日的一片荒芜变成阡陌纵横的良田。尤其是取水困难的中陵县,虽然临近浑河上游,但水位与河岸落差太大,即使这样也无法改变苦盼良田的民众,硬是逼着工匠耗费无数木材、铁料,制作了一个比平常大好几倍的巨型水车。
本来热情的人们,还想在武城、骆县、箕陵等鲜卑人让出的地方上屯田,但被王旭制止了。因为他知道:上述地方虽原属于定襄郡,而且靠近河流,但是地处前套的东南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王旭已决定于夏末秋初之际,领兴汉军攻伐云中鲜卑,到时候势必会引起鲜卑人的激烈反扑,这些开垦出来的良田,也会被破坏。
最后,王旭实在是不忍心打击热情高涨的民众,只好下令在中陵旧址上筑城,恢复往日的中陵,这样也可以安置一部分新近加入兴汉的流民,避免兴汉城人满为患。同时令苦力营加固武进县城防,在原城外重筑防御墙,挖护城河,让武进县在短时间内,变成了兴汉军前出云中的坚固堡垒。
屯田事宜走上正轨后,王旭又把目光转向对鲜卑人开战的准备上来。
既然要主动攻击,攻城和野战必不可少的。以目前兴汉军的实力,王旭虽然有很大把握做到打垮鲜卑人,但伤亡一定不小。现在已经是云中鲜卑人最虚弱的时候了,俗话说得好:趁他病要他命!王旭可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那么就只能在武器上面下功夫了。
井阑,关于攻坚方面,王旭最先想到的就是它。
这时候的战争,人们崇尚的还是人的勇武,一般主要是战阵的较量,要不然也不会发明什么两仪阵、三才阵、四象阵等作战阵型,就算是人数少的一方,如果不是害怕逃跑,也会在战事起的时候,会选择冲击敌人的军阵。双方比拼的是士卒的士气和精锐程度,考验的是主将的勇武和战机把握。除非是相差太过悬殊,才会躲进城里坚守。
而攻击坚固城防的战事,主要采取围困断粮、断水等瓦解士气的手段。井阑这种攻城利器虽然早有,但因为不太灵便,易烧毁,除非是在被激怒后不惜伤亡攻坚时才会使用。尤其是在被动防守的北方,面对一沾即走、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族,更是无用武之地,所以也不常见。
王旭设计了一种可升降的井阑,三面封闭,升到最高时可达十数丈,前端设三丈长的登城踏板,后方拖拽木梯,主要部件全部用铁皮包裹。对于易磨损的车轴,又指导工匠嵌入铁箍,中间用铁块制成仿造前世滚动轴承的铁条,没有黄油,只好用动物油脂代替,在每次移动前涂抹,倒也运转的比较灵活。
耗时数天做出来的怪物十分巨大,试验的时候,看见推动的士卒,在平整的地面就步履蹒跚,王旭干脆找来三头牛,使用畜力代替人力,只是又得给牛费不少材料做防护。
经过好几次试验改进的井阑,终于达到了攻城的要求。这对于现在的鲜卑城防来说,那就是一个无敌的巨兽,不要说射火箭、投飞矛啦,就是拿石头不停地砸,也得半个时辰才能破坏。
改进井阑后,王旭受限于现在的炼铁技术,对主要靠人力运转的抛石机,没有好的改进办法,只好自己设计了一种巨型“弹弓”。
巨型弹弓制作非常简单,简单到只用两根拴腕粗牛筋绳的巨木组成。攻城时,将巨木深埋地下,垂下来的牛筋绳另一端,绑上一个可以放置石块或链球的兜状物,发射时用牛马拉动一段距离后,打开勾拉杆,兜里的东西就向前方飞去。
王旭原本就是受床弩启发,想提高一下兴汉军的远程打击能力,结果试验了一个后,众人大呼厉害,尤其是弹弓用来发射链球时,打着圈呜呜横飞的链球,在牛筋的巨大弹力下破坏力惊人,一扫一片。虽然准头不太好,但对人的惊吓作用却是一流。
可以用于提高攻坚能力的武器,王旭现在也就能搞出这么多啦,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技术背景,你不可能现在就做出火药、枪炮来,那是想破脑袋也整不出来的事情。
接下来寻找克制胡骑的办法。要想战胜骑兵,首先得让高速冲锋的骑军减速。对于这个王旭倒是有信心:它没有太好的捷径,拼的是士卒的精锐程度,而且经过前几战的磨练,只要不是受到突袭,兴汉军已经完全可以胜任。
盾兵和枪兵在外围组成坚固的枪盾阵,刀兵、弓兵在内组成远程打击力,在胡骑冲击时,先用远程弓兵攒射,再是刀兵的投矛飞舞,最后以无数长枪、重盾组成的防御墙阻挡。
胡骑经过这三四轮的减速、混乱,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冲击力了,如果不是兴汉军的马拉弩车不太灵活,怕是鲜卑骑都不敢往跟前凑!现在主要考虑的是:兴汉军步卒如何面对居高临下的敌人?王旭不由得想起了唐朝的陌刀。
唐朝是历史上对战游牧民族胜绩最多的时代,所以用于对付骑兵的手段,也是历史上最丰富的时候,尤其以陌刀最为后世所推崇。王旭结合前世经验,制作出了两种陌刀样式。
一种是步兵专用的,起名“步陌刀”,长七尺,重三十斤,由四尺长的双面刀刃,和硬木刀柄组成。
王旭本来是想仿造现在的马刀,把刀刃前端制成尖刃型的,可是一试之下,发现这个设计并不划算,刀尖刺入马体后,拔出来太费力,有时候还被前行的马匹带倒,所以就做成了平顶型的。而在战斗中,只使用“斜斩”和“撩”这两个战术动作,这样既减少了体力的消耗,又提高了杀敌效率。
刀柄长三尺,与刀刃以销钉连接,挑选木质坚密的深山寒木制成,柄尾成环装,柄身缠绕麻绳以利抓握。
另一种是“骑陌刀”,骑兵专用。材质和步陌刀相同,形状有所差异,刀刃缩为三尺,前端做成尖刃,重量也减为十数斤。
所有陌刀全部用这一阶段费尽心机收罗来的精铁打造,王旭又利用现有条件,结合前世一些土办法,给陌刀刃做了加碳钢化处理,试制几把出来后,刀刃寒光闪闪,挥舞起来呜呜作响,令人望而生畏。
陌刀制作成功以后,王旭为兴汉步军又增加了,一个威力强大的兵种,取名“陌刀营”。挑选兴汉军中身体、力量最强大者充当。又为每名步陌刀手配备加厚精铁甲一副,在头颈、胸腹等关键部位,不惜反复锻打精炼,还加装了防箭面罩,几乎把个人全都包裹起来,只漏两只眼睛和手足,这才满意地拍拍手。
几种新式武器都做出来,王旭召集来杨凤、陈融、廖化等人,进行实战演练,众将都对其效果非常满意,并没有提出更好的建议。于是下令战兵部立即选拔士兵演练,后勤部加紧时间制作,必须在两月内造足所需数量,用以及早训练成军,众人兴奋地领命下去。
数天后,满脸苦相的陈融找上门来告诉王旭,后勤部的铁锭消耗太快,以现有的供应量,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大规模的用铁,最多只能造出王旭下达数量的三分之一。
王旭听了后又开始头疼了:商队的潜力已经挖到了极致,自己的小铁矿产量又上不去,向丁原讨要吧?他自己整顿军备也不富裕,厚脸皮拿马换上点,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啊!再说上次刚坑了人家,自己觉得都不好意思。
怎么办?王旭思前想后,毫无头绪,最后还是以前在幽州待过的黄龙,给出了个主意:幽州的渔阳郡盛产铁矿,不过以前产出大部分铁具,都被当时的刺史刘虞半卖半送给了胡人,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兴汉城可以派人试试,看能不能换得到。
嗯?王旭一听就火啦!自己汉人都不够用,还卖给胡人?原来刘虞老儿的好名声,是这么得来的?典型的“宁送外人不予家奴”的汉奸做法。不行!爷不同意,这渔阳的铁爷要定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