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举义兵,唐鲁并立


本站公告

    乙酉年八月,潞王降清后,浙江省会杭州被北虏占领,不少州县都上表降了清庭。

    多尔衮满以为大局已定,随让阿济格带北虏之兵北反避暑,只让贝勒博洛同洪承畴南下,接管江南。

    清庭错误估计了形势,以为江南大势已定,一面派员招抚未下各地,一面强制推行剃头改制,却不想使得大江南北瞬间沸腾。

    江南之民,对于弘光朝廷多有失望,因而清兵南侵之初,抵抗并不激烈,但剃发令一出,却点燃了士民的熊熊怒火,亡国之痛被彻底激发出来。

    时江阴以降清庭,大明知县林之骥解印去职,清庭委派的知县方亨上任后,遵照清庭法令,张贴布告,令全城百姓剃发。

    乙丑年八月十六日,生员许用等人在孔庙明伦堂集会,一致决定:“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

    这时常州府又再次发来严令剃发的文书,其中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语,清知县方亨叫书吏把文书写成布告张贴,书吏写到这句话时,不禁义愤填膺,投笔于地,怒曰:“就死也罢!”

    百姓得知消息,全城立马鼎沸起来,清知县方亨见士民不从,局势将要失控,随连忙秘密上告常州府,请府城派兵前来镇压,但方亨所写之密信却被义民搜获,百姓义愤填膺之下,将其锁拿,公推典史陈明遇、阎应元,以中兴大明为旗号,全城抗清。

    江阴抗清之时,嘉定县民也因清庭强迫剃发,而大起义师,复大明旗号,反清复明。

    时嘉定落入清庭之手以有数十日,清庭委任的知县张维熙上任后,于乙酉年八月十七日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愤愤不平,拒不从命。

    百姓群龙无首,随征询弘光朝时,曾任通政司左通政使的乡绅候峒曾之意。公毅然回曰:“闻徐史汧护法自裁,何不奋义?即不可为,乃与城存亡,未晚也。”

    当日,候峒曾便带着二子,侯玄演、侯玄洁,会同进士黄淳耀及其弟黄渊耀入城抗清。

    苏州府昆山县,弘光朝覆亡后,士民商议拒守,然后潞王与清议和,方才作罢。时县丞阎茂才已遣使投降,被清庭用为知县,于城中多有作恶。乙酉年八月,剃发令至,士民起义兵斩茂才,推狼山总兵王佐才为兵主,迎旧令杨永言入城拒守。

    原勋阳抚院王永祚,守备吴毅山引义兵千人进城助战,翰林院修编朱天麟,爱国志士顾炎武、归庄都前往参与义举。

    大湖之上,陈子龙同吴易援救杭州失败后,引百八残兵退居太湖,不久原金山卫千户于世忠,引三百精兵前往投效,使太湖之兵曾至千人。

    乙酉年八月二十日,陈子龙与吴易以于世忠为先锋,攻入吴江县,杀清庭知县朱廷佐,南直隶大为振动。

    浙东,剃发令使原本已经投降的诸府大为振动,就在王彦于丽水护唐王南下之时,一大批有志之士,激愤于剃头改制,纷纷揭竿而起,不顾杀身之祸,大起义兵抗清。

    “天下事尚有可为,我欲举义旅,何如?”绍兴府诸生郑遵谦慷慨声言,随与旧友郡将树立大旗,招兵誓师,有众数千人,斩降清官员张愫,彭万里,自称义兴元帅,起兵抗清。

    此后,原大明九江道佥事孙嘉绩,杀清庭知县王玄如,起兵于余姚。鄞县生员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鼎,毛聚奎,拥原刑部员外郎钱肃乐起兵于宁波。

    浙东之地顿时烽火连连,但浙东抗清,于王彦拥护唐王却有些不同,隆武政权乃是王彦等一批不愿投清的大臣所立,手中有兵有钱,但浙东之地,却是在一部分高官如王彦一般南下,一部分投降清庭后,由一批朝廷生员和中下级官员领导的抗清活动。

    江南之地因为剃发令,义师拥起,几成燎原之势,但各支义军之间却互不统属,有志之士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急需要推举一人,以为抗清盟主。

    时浙东诸人并不知唐王已经就任监国,原尚书张国维和在籍官员陈函辉、宋之普等人商议,认为当务之急,在于迎一宗藩出任监国,以抗清兵,而当时浙东诸王,只有逃到台州的鲁王没有投清,随成为浙江复明势力拥立的唯一人选。

    王彦于温州拥立唐王监国后不久,张国维等人迎鲁王朱以海入绍兴,随于乙丑年八月二十三日就任监国。

    鲁王既立,浙东诸路义军似有打破各自为战之局面,石浦参将张名振,慈溪县沈宸荃,冯元骝,足海知县朱懋华,奉化知县顾之俊等纷纷拥护,或召集义兵,或提供粮草,使得鲁王政权逐渐稳固。

    时方国安部在潞藩降清后,自杭州退至钱塘江岸之东,手下还有精兵万余,亦投效鲁王,成为鲁王麾下两大主力之一。

    另一大主力乃浙江防倭总兵王之仁,其在阿济格陷杭州后,已经降清,但剃发令使江南沸腾,宁波府反清后,清庭官员派使者入王之仁军中,让其出兵镇压,宁波复明势力钱肃乐,则派生员倪懋喜为使者策反王之仁。

    两位负有完全相反使命的使者,几乎同时到达王之仁军中,倪懋喜抵达后,听说头天有位姓陈的秀才上书王之仁,怒斥其降清,被王所杀,但任毅然入见。

    一见面,王之仁曰:“君此来,有大胆!”

    倪懋喜曰:“大将军世受国恩,贤兄常侍(崇祯朝太监王之心)攀髯死国,天下所具瞻,志士皆知其养晦而动也。方今人心思汉,东海锁钥在大将军,次之则滃洲黄将军,石浦张将军,左提右挈,须有盟主,大将军之任也。”

    王之仁连忙制止他说下去,叮嘱道:“好为之,且勿洩。”随让其子带倪懋喜下去歇息,然后接见清史,给其一封回信,“但曰以二十一日至鄞,共议之。”

    清使以为达成使命,随回鄞县。

    王之仁,待清使走后,对倪懋喜说:“语钱公,当具犒师之礼。”

    二十一日王之仁果然至鄞县,清使以为得计,不料被王之仁喝令士卒拿下,令其输万金以充饷,乃释之。

    此后不久,王之仁拥护鲁王,封武宁侯,其麾下两万余精锐,同方国安之兵,成为鲁王政权的抗清主力,浙东鲁王势力随与隆武政权并立。

    (本章大量资料来自顾诚先生的南明史,感谢shyion,丹水游侠的打赏,谢谢大家都支持,希望书友们多多评论,如果不出意外,五月份作者还每天多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