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现在做的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都会这样做,还猜测如果不能让他们经验看看那些东西,恐怕,根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做法有多么的愚昧。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让他们记住这件事,然后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之中,多为他人想想想。”
“恐怕你的重点不是在这里吧!”
方孝孺等了一等,发现中愈还是停留在之前的问题上,没有说后面的话。
算了,他索性也不等了,直接帮中愈点破。
“父亲是什么意思?还是之前想到的时候,确确实实就是想让他们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一下,感受一下武将他们是怎样拼命的,战场,又是个什么情况,免得他们自己是觉得有异心,会做一些不利于朝廷的事情。”
战场上的生死,从来都不是由自己决定的,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他们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有可能攻下严密防守的一座城池或者是一座要塞,可能要损失掉自己一半,甚至是一半以上的人马,杀敌1000自损800,从来都不是一句虚言。
这样的事情是会发生的。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他们了解到的残酷,也许之前都只是表面上的。
或者是从文字上了解的没有亲眼的去看一看,所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也就体会不到战场上那些人的想法了。
“你啊你,在父亲面前也不说实话。要不是你这样做了,之前你那些编练新军的事情,哪会这么容易?圣旨你确确实实是拿出来了,可是那封圣旨,毕竟不是陛下亲自写的,是一份空白的。在前线的那些将军们统帅们可能愿意听你的,圣旨这件事,可是后方还是有一些人对这件事情心里还是有想法的,虽然他们不说,但是你怎么能保证以后他们会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呢?为父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你把文臣都弄出去,恐怕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吧。至少要让他们有一部分人站在你这边,知晓现在的大明军队有很大的弊端,必须要改进。不过不得不说,你做的事情却确是对的,至少让他们在朝廷上的阻力小了一些,其他人就算是有想法,目前也不敢说。因为他很清楚得不到太多人的支持。那些去了前线的人回来态度都有一些变化,别人也会察觉到的。稍加分析,也能体会到,就看他们能不能想到更深层次了?”
中愈看着自己的父亲方孝孺在这里跟他分析,讲明之前那些离开朝廷,离开京师,去前线的那些文官的变化,也将之前他拿出圣旨京师发生的事情,跟他讲了一遍遍。
有些是他从锦衣卫的密报中知道的,有些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看来锦衣卫现在的工作还需要加大大。
现在监控的力度还不够强,中愈听着父亲的话,心里却在这样谋算着。
他有自己的想法,父亲的想法,确确实实是对的,这一点他是很支持的,可以看出方孝孺确确实实在关心她。
他当时也确实有这个想法,不过还真没他想的这么多,现在想起来似乎确实是有这样的效果,至于父亲所说的,还有其他人盯着他,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没有罚你,以后可能会。
“父亲,其实真的不用担心,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不过要是孩儿能够一直往上走,甚至是站在巅峰。锦衣卫一直在孩儿手里,大明幻夜骑扩大。朝廷的军队,如果要不断地征伐,这些都不是问题。”
中愈说的,可是很在理的,他心里很清楚。
在这个时代,军权在谁的手里,才是最重要的的。
虽然他还没有办法掌握更多的东西,但是影响已经在这里了,大明幻夜骑打出的名号也在这里,只要他们还存在,那些其他的兵马都会有想法的,大明幻夜骑,不仅仅是装备好,战力强,他所享受的福利,也是顶尖的。
做这些事情不可能没有说的情况。
“好吧,你自己心里有谱就好了,父亲只是害怕你现在走得太高,摔得越重,年少成名并不一定是好事,这是为父在官场上多年得到的经验,当年太祖皇做了什么事情也应该知晓。”
方孝孺也没有多劝几句,他说的是事实,年少成名有可能是个拖累,毕竟会被别人都盯着他做了什么事这些事有什么影响,现在这种后遗症已经开始了,中愈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去追?
方府之外,有探子,方孝孺也是知晓的,经常能看到一些不同的人在外面盯着,方孝孺没有办法去驱赶这些人,况且他自己的儿子做的就是这样的事,在这个方面她还真没底气去跟别人争,只能让自己家人多注意一些。
“父亲,孩儿要做的事是有利于大明的,这我会跟皇帝陛下说清楚的。您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真正的成为儒家领袖,将咱们的想法广泛的传播开来。用您的名望来号召大家,帮助大明度过最深的难关。现在咱们需要团结的是更多的力量,如果您不帮忙做这件事情的话,孩儿真的太难做了。”
中愈从来没有想过要在舆论上控制太多,但是现在年轻人们对他有想法,那些朝廷的官员们也说不清楚。
党争在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太明显,也没有大明后期那种各个党派之间争斗,为了内阁首辅来做这样的那样的妥协,但是现在大家都是共同的利益,如果真的牵扯到了太多事情,恐怕那些人对中愈也还是有些想法的,再加上本来就有一些人难以答应。
只要方孝孺能够现在真正的或者说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他现在最新讨论理论。
对中愈来说都是一种帮助助助。
中愈是深深的知晓意识形态是有多重要的,底层的老百姓可以对那些有些模糊的了解,但是那些中层甚至是上层,那些在朝廷里做事的人们必须要知晓。
只有一个声音是很重要的。
不管在任何时候,一个声音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总不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其他人的声音出现。
这一点中愈是不能忍受了。
为什么皇权在这里这么受人追捧?
大家都想坐那个位置。
那是因为皇权在这个时代就是至高无上的。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燕王朱棣也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做这样的事情。
也不会将这个帝国拖入战争长达四年。
中愈要的是一言堂。
但不是那个位置。
如果这是大明最后的时代或者是其他什么情况?
他可能会选择那个位置,但是现在他丝毫没有这样的想法。
不仅仅是因为大明开国才35年,太祖高皇帝留下的威望足以支撑这个朝廷留存下去。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不姓朱。
这是朱家的大明王朝,这一点可谓是深入民心,不管中愈怎样宣传,别人也不会忘记这件事情的。
他的父亲是大明的忠臣。
是江南的儒家领袖,这件事情已经是多年集攒下来的。
父亲是爱惜羽毛的,不可能不管不顾。
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他都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妥协太多。
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多花时间。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把这些事情弄好。
有很多的突破,需要他自己来做。
或许有一些东西别人能够想到,但是别人不一定会做,或者又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没有办法去做。
但是他不一样来自后世的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事情会怎么样?
所以他必须要给这不一样的大明朝廷换取不一样的生机。
“为父知道你的意思,这些也一直会做的,只是希望你做事情的时候,能够不忘初心,不管你之前做了什么,现在又想做什么,以后会做什么,你都要记住,你是方府的长子,凡事多考虑一些,这些用不会错的,这一次你是做的大事,但是还是把你的父亲母亲吓了一大跳,你的母亲非常的担心,所以还是要多考虑一些。”
方孝孺有她的想法。
不管中愈做什么,虽然他会有迟疑,但是还是会支持。
可以说是一种信任。
也许他自己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
他没有想过在这个事情上多加纠结。
他所想的就是中愈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不要给他的父亲母亲带来太大的负担。
让他想法很正常。
大家都要活着不是吗?
方家又一大口子人呢,不是只有他们几个,他可不想,因为中愈的事情,给家里带来太多的波澜。
就算是有问题,他们一家承担就行了,不要牵连到其他人,这样可不好,毕竟谁都不是该死的,人家有人家的生活,不过依附在方家的人,那就不一定了,毕竟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这里,已经在方家这颗大树上吸食了,树倒了,被压迫也是正常的,这是方孝孺的想法。
谁不会刻意的去记得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确实是存在的。
“父亲放心,孩儿知道的,当初母亲说了那样的话,孩儿时刻都记在心里,不会把这件事情完完全全忘记了,还请父亲知晓,孩儿一直做的事,都是为了大明朝廷,从来没有改变。”
方中愈自问在这件事上她没有其他特殊的想法。
他想做的和之前的一样,就是为了保住这些。
方孝孺现在有什么想法终于都只想告诉他,获得他的支持。
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还好,现在方孝儒的表现出乎了中愈的意料。
他现在似乎一直都选择在支持方中愈,不管方中愈在做些什么。
有困难,有危险,他也都知晓,但还是选择了支持。
随后他们又一起讨论了很多事情。
不仅仅是中愈之前做的事情。因为很多事他都不知晓,所以趁中愈在,还要一次性问个清楚,给他解惑。
这是他之前一直都想做的,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现在好了,中愈回来了,那他就索性问个清楚明白。
中愈也很好说话,父亲为什么他都答什么,当然有些机密的问题还不能跟他说,但是已经说了很多问题,让父亲不再迟疑。
知道的越多,方孝孺理解的也就越透彻,对于中愈的做法,他也渐渐的理解了。
之前他并不知晓,原来朝廷还隐藏着这么多的危险,暗地里的危机很难让人把控,现在中愈提出来之后,他仔细想了想,发现确实是这样。
在中愈将他所做的事情解释清楚,明白之后,他又和方中愈讨论了,以后的事情,至少要知晓中愈以后到底打算做什么,怎样做?
他可不想再糊里糊涂的被这些事情所困扰,所以一直都希望中愈能跟他讲得清楚明白。
这可以说是中愈和方孝孺两人讨论的最清楚的一件事情。
也是,他们交流花的时间最长的一次。
一个想要弄清楚,一个想要说明白,总之都是为了让对方在这件事情上获得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方孝孺要做的就是给自己的儿子支持,中愈是想获得自己父亲的支持,所以两人一拍即合,将很多的疑惑都解开了。
随后中愈又和他讲了锦衣卫近来发现的情况,这一切都可以让人父亲知晓他到底在做些什么,现在又发展到哪一步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他们能够坐在这里的基础。
人就是这样,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就越是要弄个清楚明白,但是弄清楚之后,又觉得就是那么回事。
现在还没有什么改变,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中愈现在能告诉他的,都是在允许范围之内,没有超出其他的部分。
如果根本就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参与进来的话,也不能猜测到之前和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以两人讨论的很是彻底,中愈也帮自己的父亲将之前的理论完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