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出人意料的发展


本站公告

    这给整个科学院可谓是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用铜壶烧水他们确实知道只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铜壶之中的水必然会沸腾,可其中的水为什么会沸腾,他们却根本就不知道原因,中国人对于数学的理解,甚至是对于科学的理解,一直以来都是以实用性为主要核心,只要能够在现实中起到作用便可以了,至于其背后的理论和整个基础化学和物理的论述,千百年来甚至都没有一个人去尝试过,不得不说,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巨大缺点,实用性在生活中占据了巨大的位置,而理论派则沦为了陪衬,这于西方文明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别。

    也可以说这是两种文明最为本质的区别,这或许是因为西方文明的神本位思想和原罪论让他们对于未知的东西充满了探索的**,而中国的官本位皇权思想则让人们只是忙碌与追逐现世的利益而忽略了其他宏观世界及微观世界的奇妙,面对这样的一群人,要跟他们讲解清楚什么是沸点,什么又是力量的转换,势能变成动能应该经过怎样的变化,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过徐清现在也不是需要立刻让他们懂得这一点,他只需要让他们知道这么做就对了就可以了,至于其中的缘由,徐清打算自己慢慢写几本科普读物出来,不求让这些十一世纪的人知道什么是弦理论和费米悖论,只需要让他们知道一些生活中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常识就是了,至于更为高深的东西,还是交由他们自己去探索吧,这不是徐清偷懒不做,而是高深的东西他也确实不会,就像分子、原子这样的微观世界,他只能描述一个大概,至于其中精髓,他也就计穷力竭了,至于太阳系,银河,星体,宇宙,那就更不是他靠一张嘴可以讲的明白的了。

    毕竟就算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面对广阔的宇宙和微笑的夸克,依旧充满了无数的未知,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又怎么可能知道更多的知识呢,所以他也只能尽可能的将一些普通的基本物理知识写下来,凑成一本书然后通过报社刊印出来,希望能够激发起一些人对于科学的热情,从而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一点了。

    而且为了避嫌,他还不能签署自己的名字,而是以科学院的名义来编纂这本书籍,其中还用了大量的故事来描述这个世界的基本原理,从而让读者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一些基本物理法则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方法十分的有效,此书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光是在汴京城内便卖出二十万本左右,可以说是所有读书人都买了这样一本书了,不过让徐清啼笑皆非的是,许多人都把这本书当做了神鬼异怪的小说,而非正统,甚至有些严肃的科普类书籍,这一点实在是让徐清很无奈。

    不过这些人中,也有少部分真的开始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对照着书本中的内容做起了实验,发现这些原本认为荒诞不经的事情竟然真的存在,比如说有人拿着书本中一个关于如何验证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其实是球体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在通过观察海洋弧度尽头最后会和天空连接在一起竟然是真的以后,猛然间发现这本书中所记载的内容竟然真的是可以检验的。

    这样的消息从一个个人的嘴中传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起了书本中所记载的实验,滑轮动组、摩擦力、重力、阻力的存在以及关于光的色彩等实验,一个个开始被人们用自己的手段所证实,而一个个新罗列出来的数学方程式也在许多人的笔下得到了证实,如此一来,尽管是在战争年代,全国资源紧蹙的状况之下,一场有关于基础科学的热潮顿时席卷整个天下,甚至连徐清都没有想到,这些知识能够被如此快的传遍天下,甚至还汇聚起了一大批的爱好者来研究,这让徐清很是喜出望外。

    到最后,甚至连赵祯都找到了徐清,问他这本书中的内容到底是如何想出来的,面对皇帝,徐清自然只能敷衍了事,将这本书的作者归结到了科学院中的各位院士们身上,对此赵祯的心中格外的兴奋,宋朝是个十分开明的国度,也是在这个时代,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科学大爆炸,四大发明也几乎都是在这个时代发明或者是得到完善的,这自然跟宋朝的皇帝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赵祯自然也不例外。

    赵祯对于基础科学的推崇,还有对于天文学的狂热,让徐清十分的惊讶,他虽然不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可他也很清楚的知道,在欧洲中世纪时代,任何一项科学发明都不会为科学家带来名利,而只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压迫,甚至是带来痛苦的死亡或者是永远离开自己的故乡,哥白尼、布朗日,他们无一不是被统治者所迫害的对象,可以说科学的昌明是封建社会瓦解的重要工具,作为皇帝的赵祯,怎么可能会如此迅速的接受,并且没有任何的忌惮呢?

    这在徐清的心中是很难理解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署名的时候,他选择放弃了自己的著作权,并把他让给了科学院中几位对于基础科学有兴趣的人士,其原因就在这里,他现在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改革还需要他去做很多的事情,他可不想因为科学而放弃了自己将要行走的道路,毕竟他不是一个真的科学家,对于科学,也更多的是尊重而非信仰,为了科学送上自己的命,徐清并没有这个打算。

    “爱卿,你跟朕说说,我们真的居住在一个球体上面么?”看着如同一个小孩儿一般问着自己的赵祯,徐清整个脑袋上简直是戳满了问号,为了不让皇帝忌惮自己,他甚至在写下这本书的时候,都没有把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给写进去,只是写了地球是个球体而已,目的就是为了让赵祯不要过度联想,对自己有所忌惮而已,毕竟宋朝再开明,也终究是个封建国家,皇帝既是天下万民之主,也是苍天之子,是苍天与人类沟通的桥梁,也是代表天统治人间的人王。

    可以说君权天授的色彩充分的显露其中,而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以及生活环境中,地球其实真的是个球,无疑会让人很难接受,市面上许多报纸开始批判这种说法的也很多,甚至把科学院说成是藏污纳垢之所,反正怎么恶心怎么来,怎么这皇帝却是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呢?徐清是真的有些不太理解。

    难道是他不知道这种理论对于他的地位来说会有着怎么样的影响么?这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皇帝,他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件事对于他的影响,就像一些低智能的生物在被宰杀之前,也会流露出悲伤的气息,更何况是皇帝了,这是最普通的感触便能知道的事情,赵祯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知道,但是并不想阻止,这个想法让徐清对于赵祯的看法一下子就变了,古代帝王之中,不是没有热爱科学的,那位清朝的康熙大帝在位的时候就曾经对科学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痴迷,可是这种痴迷只停留在他一个人的状况下,对于这些科学知识的传播,康熙是持坚定的反对态度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康熙时代,明明哥伦布早已经去过了美洲,西方人也早已经知道了地球是个球体时,康熙却并没有把这些东西告诉给他的国民,甚至在贵族内部也并没有刻意的传播,导致后来他的子孙听到英格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要问一句此国在哪儿?到底有多大,不得不说,在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态度对于一个社会的进展有着十分强大的影响力,而赵祯这样对待科学的态度简直就是不可多得的,都完全可以和维多利亚、伊丽莎白相媲美了。

    这让徐清很是庆幸自己生在宋朝而非清朝,虽然赵祯的问题,徐清也不能很好的回答,不过他还是尽可能的给他解释了一番什么叫做重力、地球的组成以及宇宙的概念,至于更深奥的知识,徐清自己也不太清楚,自然就不可能讲给赵祯听了,不过当一个人的好奇心被激发的时候,尤其是他的三观在被震碎的那一刻,无穷无尽的求知欲便会充满一个人的全身,让他不停的想要探究其中的原因。

    此时的赵祯就是如此,对此徐清也表示理解,在他年轻的时代,刚刚接触宇宙宏观世界的时候,也曾经被宇宙的宏大和人类的渺小所震撼,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出来的感觉,宇宙至大,而人类身处其中,如同尘埃一般,而在震撼之后,便会衍生出对于宇宙的更多思考,这便是人类的好奇心在作祟,赵祯虽然是皇帝,可终究也是个人,而且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能力去探究宇宙奥秘的人,毕竟全天下最有权利的人便是他,他想要做什么,自然便可以动用到整个天下的力量,就像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就凭借着自己对于星球大战的狂热喜爱而开辟了现实中的星球大战计划。

    从而让gps、登月计划、火星探测计划得到了实现,有的时候,科学的进步就是如此,并非因为科学家,而是因为权势者的个人喜好而已,赵祯能有这样的态度,对于华夏的科学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徐清实在没有办法满足赵祯对于天文学知识的渴望,到最后只能赶紧让科学院抓紧时间研制一个望远镜出来给赵祯,让他自个儿拿着望远镜看看外太空,这才算是避开了赵祯无穷尽的问题。

    只不过当你做下一件事的时候,就永远无法预测到这件事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尤其是决定愈发重要的时候,其所产生的影响就会更加不可预测,就像爱因斯坦不会想到他的相对论会被用在原子弹的制造上,就像麦克莱恩发明了集装箱的那一刻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此路上贸易就会被海洋贸易所取代,也像总设计师在宣布改革开放的那一个,怎么也不会想到中国的进步会如此的神速,这便是一个小小的决定对于人类的影响。

    而徐清现在便受到了制造望远镜这个决定的影响,徐清给他的望远镜,虽然不是那么的高精度,最多也就只能看看太阳系的样子,再远的地方也只能是一片漆黑了,可即便是如此,也瞬间让赵祯沉迷进了巨大的宇宙世界中无法自拔,这直接导致了赵祯整个语言的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对于每个礼拜都要上朝的赵祯来说,自然而然便会让一众大臣们感觉到,而赵祯对于宇宙的理解又迫切的需要找人来分享,这些大臣自然是最好的倾听者,所以每每下朝的时候,赵祯也不讨论前线战争的情况了,而是跟范仲淹等人讨论起了荧惑的颜色来,到最后还拿出望远镜给他们看那些星球的位置。

    这一下子,范仲淹等人也疯魔了,虽然他们也知道古代人曾经夜观星象,知道那些悬挂与天空之上的星体其实是一个个的球体,可是从来也只是远距离看到过,谁又能离得如此近看到它们呢?在天文望远镜发明之前,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现在,通过一支望远镜,他们便能看到那些巨大的星体,这种庞大的球体和骇人的星空配合在一起,简直让他们心醉神迷,一时之间,无数有关于宇宙的诗词疯狂的从这些大文豪的口中念出来,写在纸上,随着报纸,便传遍了整个天下,可以想象,对于那些奇怪的天外星球,以及美丽壮阔的宇宙绝景,只要是一个有探求**的人,便一定会上下求其索,一时之间,天文学热潮在整个大宋如同旋风一般刮起,一场全民科普也在这个时候疯狂展开。

    到最后即便是乡野村妇,聚在一起时也不再谈论昨夜谁偷了谁家的汉子,而是议论着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是不是球体,这是徐清万万没有想到的,因为一个望远镜,而让整个天下形成了巨大的风潮,不得不说,这是徐清自己低估了科学的魅力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