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wxs520.Com第60章 大婚


本站公告

    户部、礼部等繁忙数月,终于到了太子立妃的吉日。虽然黛玉今生只求父母幼弟平安, 对婚姻一事并无期待, 但临到升辇了, 亦是难免有一丝复杂思绪,因而昨夜一夜睡得极浅,醒了数次。

    好在今世黛玉调养得宜,每日晨起在院子里散步的习惯保持了数年,身体康健, 年纪又轻,只一夜不曾好眠,倒不影响气色。铜镜中一照, 依旧面如娇花照水, 端是清丽无双。

    将将辰时,外头便鼓乐齐鸣, 礼部仪仗随着太子前来迎亲。又奏催妆乐三遍,全福太太才接了凤冠霞帔进来,这头已经有专门的女官为黛玉净面梳头。这头黛玉尚未开始更衣,那头接了吉服的全福太太们展开看了,早就惊叹起来。又将凤冠霞帔精美大气, 料子比自己见过的上用料子更加好些夸奖一遍。

    凝雨姑姑却在一旁笑起来说:“怪到你们夸, 这些料子还是我将将进宫伏侍元后娘娘的时候见过呢, 后来又说几家织造府造不出这样好的了。今儿这些,可比当年那些精品料子更加好了,绣工和针线也是一等一的, 真真是上品,也只这样的衣服配得上咱们姑娘。”

    说着专门梳妆的女官为黛玉按品级大妆了,黛玉身着大红彩凤的吉服,头戴四屏的凤冠,越发显得黛玉端庄清丽,气度典雅,华贵不凡。这头妆毕,到了吉时,才有全福太太牵了黛玉的手上十六抬的凤辇。

    临上凤辇前,黛玉回头看见贾敏站在身后凝视着自己,不由得心中感慨,也是愣愣的看着贾敏。贾敏想着林家经历多少惊涛骇浪,才有今日的风光。尤其江南时候,多少次都是黛玉梦呓中警醒林如海,自家才躲过甄家陷害,有了今日,不禁也是感慨万千。如今黛玉临要出阁,又是做太子正妃这样的显赫身份,贾敏又是欣慰,又是不舍,不禁眼中盈盈有泪。

    黛玉想着从此不能日日陪伴在父母、幼弟身边,也是心中不舍,见了贾敏不舍模样,哪里迈得动步,也是站在那里望着母亲。以凝雨姑姑为首的一应宫人、女官见了,也理解得很,尽皆低下头,回过身去。自古女儿出阁,做父母的都是又欣慰又不舍的,左右立升辇还有些许时候,不若留给这对母女再说几句体己话。

    黛玉见了宫人回避,复又走到贾敏跟前,拉了贾敏的手,除了说父母珍重,嘱咐礞哥儿上进而外,也是再无别话。贾敏亦是拉了黛玉的手,端详爱女一阵,真真天下难有第二个的灵秀女儿,心中唯盼太子一生都如他所诺,只重黛玉一个,其他亦是无话。该当嘱咐的前几日都细细嘱咐过了,今日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哪一句说起。

    母女两个如此拉着手站了不到半刻钟,凝雨姑姑才走上前来,行了礼说:“太子妃殿下、尚书夫人,吉时就到了,该上辇了。”贾敏母女才依依不舍的松开了手,由得全福太太扶了黛玉上凤辇,放下帘子。那头鼓乐齐鸣,又有宫人高升宣了升舆。

    这头又有宫人劝了贾敏暂避,那头才有十六个衣帽周全的仪仗官过来,各自就位,也没呼号子,十六人像心有灵犀一般抬了凤辇,黛玉在辇中只觉平稳异常。鼓乐、仪仗、内府大臣及随从、护卫等拥着黛玉的凤辇出了林府中门。

    贾敏又出来上了八抬的大轿,亦是衣帽周全的仪仗官抬了相送。林如海、林礞骑马,其他林家亲朋戚友及大臣亦跟在仪仗后头相送入宫。

    过礼大典不必细述,单说行了三拜大礼之后,太子原当出去敬酒。太子却又不忙,单在寝殿中亲替黛玉揭了盖头。

    却说黛玉本无心成家立业,只阴错阳差的指了太子妃,今日立妃大典,到底心中紧张得很,又不知太子怎生模样,为人谦和与否,凤冠霞帔又隆重,不觉手心出了汗。

    黛玉双眼在盖在盖头底下久了,猛然揭了盖头,只觉眼前一亮,臂粗红烛摇曳,又让烛光闪了眼睛,黛玉忙将双眼闭上。

    太子见黛玉眉目如画,清丽无双,也是看得一呆,心中自是欢喜无限。看了会子,才替她摘去凤冠。因黛玉尊贵,凤冠乃名家打造,精致辉煌,珠翠交映。太子摘下凤冠后取在手中道:“偏这多俗礼,这凤冠虽然好看,我拿着分量却不轻,师姐这样娇柔,没得累坏了。”

    黛玉尚未及笄,平日打扮也亦清爽为要,几时这样重妆过?早觉脖子泛酸了,如今头上一轻,倒觉舒泰了许多。还不及睁眼,便听见太口称自己为“师姐”,又说带着凤冠累坏了自己的话,不觉莞尔。

    太子声音略低沉,极为稳重好听,令人不觉产生依赖之感。黛玉先时虽不欲成家立业,但自指婚给太子这二年多来,太子处处想着自己,护着林家,黛玉亦已对太子生出几分好感。听了太子亦口称自己师姐,黛玉亦觉有趣。睁了一下眼睛,恍惚间看见床前站了个红衣男子,黛玉眼珠再轻轻转了两转,适应了周遭光线,才抬眼细细打量太子。

    只见面前一男子,年约弱冠,超脱俊美、眉目晴朗,犹如芝兰玉树。这男子超逸俊美倒还罢了,黛玉见之只觉油然而生一股亲近依赖之感,宛若前世便是亲人一般。只细看之,又不记得见过此人,细思之,又觉确然熟悉。

    太子见了黛玉反应有趣,也是唇角一弯,笑了出来。又摆手屏退四周伏侍的宫人,才亲为黛玉揉肩捏颈。黛玉自七岁而后,便是父亲、幼弟也不曾如此亲近,倒是身子一僵,又想着此刻自己已经是太子妃,此人乃是自己丈夫,因而又渐渐放松下来。她本就被凤冠压得肩颈发酸,太子手法轻柔相济,捏肩倒是令人觉得极舒服。

    太子又道:“玉儿莫怕,我有许多话此刻怕不及细对你说,你只需记着,无论什么事,我总是向着玉儿的。”说完,见黛玉还在发愣,又笑说:“我总是护着师姐的。”

    黛玉听了,也不知太子所指何事,她虽然历经二世,却不曾成婚,此刻依旧有些不知所措。听太子独自在一旁低声嘱咐,却不知如何作答。末了,太子又说:“我宫里的宫人,都是我仔细选过的,倒信得,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他们去做。这大衣虽然好看,却厚重繁琐,穿着怪累人,倒先换下自在。宫中的规矩,明日才需拜见皇上和皇后娘娘,师姐今日只管自在便是。”

    嘱咐完,又吩咐宫人端上细细炖了数个时辰的燕窝粥,嘱咐黛玉好生用些,才出去相见皇上、皇后并文武百官。

    虽然自指婚之后,宫里就派了宫女在黛玉身边伏侍,但黛玉惯用雪雁、雪鸢两个。本朝规矩可带二人在身边,黛玉带了宝琴

    、雪雁,雪鸢未曾进宫,又因吉服厚重,倒要二人伏侍更衣,黛玉少不得宣了宫女上前伏侍。

    因是新婚,黛玉换的家常衣裳也是大红的,但亦觉身上轻松了许多。再转头看一旁的凤冠霞帔,果见精致绝伦。又一抬眼看见窗上窗纱,用的正是前世潇湘馆所用的银红软烟罗。如云似雾,煞是好看。黛玉走上前细看,这窗纱果是软烟罗不错,但成色极新,比前世外祖母给自己糊窗户的更加绵密细软,更加好些。

    黛玉又回身看寝殿中布置,虽是大床大椅,极大气,却又不显笨重,有几分雅致灵动,一应摆设倒是自己喜欢的样子。

    不说黛玉在寝殿中如何,却说外间早就传说太子重太子妃,但谁不曾想太子在寝殿中耽搁这许久,也不知嘱咐些什么。太子出来后,先向定安帝磕头请安,定安帝命太监高声宣布开宴,众文武百官告谢落座,才正式开宴。太子再按品级排好的座次逐席给前来庆贺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敬酒。

    皇家册封太子妃的大礼虽极隆重,也极繁琐,一套大礼下来,饶是太子年轻气盛,也觉稍累。好在毕竟皇宫里头不比民间,虽有皇亲女眷前来相见陪黛玉说话,却不像民间婚礼闹洞房那样厉害。饶是如此,黛玉也是极觉乏累。

    诸事毕,已近二更,太子回到东宫寝殿,和黛玉相对而坐。太子又问了宫人太子妃可曾用过晚膳,又陪着黛玉用了一些清淡易克化的饮食,才命人撤了杯盘碗盏。

    太子宫中的宫人尽是太子仔细挑拣□□过的,便是黛玉带来的雪雁也极伶俐。井然有序的撤了太子、太子妃用过的汤果碗盏,便出到外间听太子、太子妃传唤。

    如今偌大太子寝殿只剩太子、黛玉二人,黛玉又想起这几日贾敏所授闺房之事,不觉红了脸面。太子见了黛玉脸上神色,略一思忖便知其因,拉了黛玉的手说:“师姐莫怕,以后我若是不好,你只管拿出师姐的款儿来教导我就是,师弟不敢有违的。”

    黛玉本就莫名的觉得太子亲近,听了这话,倒些微放松了些,又说:“指婚这二年多来,太子殿下待我极好,我不是不知。只到底如今你贵为太子,又拿师姐这些话来笑话人。”

    今日礼成之后,总是太子一人默默嘱咐,黛玉未曾说过一句话。太子话嘱咐了两车,也不知黛玉听进去几句,此刻听黛玉终于开口了,太子顿觉松了一口气,笑道:“咱们系出同门,你先我入师门,我叫你师姐,有什么错处?再说了,咱们闺房之内,怎生称呼自是由得咱们自己,我一片真心,师姐怎能说我成心取笑?我若有那个心,日后再教先生每年罚我抄十遍十三经。”

    听了这话,黛玉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因太子在刘先生书房对礞哥儿立誓说此生不纳侧妃,折断了一支湖笔,被刘先生罚抄十遍十三经的事,早在指婚时候黛玉就听礞哥儿绘声绘色的说过。虽已经过了二年多,此刻太子再拿此事说来,仍叫人忍俊不禁。

    因而黛玉也笑道:“你的十遍十三经可曾抄完了?可曾给先生过目,又可曾让人代抄?”

    太子摇头说:“你既是师姐,替师傅检查亦是应该的,我本想将十套十三经做聘定送去给师姐,又因礼部自有定例,倒不好随意加聘定。因而这十遍十三经我都好好收着,改日师姐有空了再查去。规规矩矩抄来的,一套二月,足足二十个月,扣除南下办事等日子,竟是前儿不久才规规整整抄完。”

    黛玉听了,只当太子说笑,却不觉放松下来,不如先时紧张了。因而又说:“午时开宴前,太子殿下说有话嘱咐我,不知乃是何事?”

    太子听了,才拉了黛玉滑腻柔软的小手,只觉掌心微微有汗,显然黛玉仍旧有些紧张。太子才正色道:“这东宫里头的人都是可信的,师姐大可以自在随意。皇后娘娘那边,只每日晨昏定省,该有的规矩做到就是,也没什么。只一样,天下父母一样的心,巴不得多子多福,我怕皇后娘娘日后要往东宫放人。届时你切莫心软自己作主收了。只管一应推到我身上,说我若允了,你必不拦着就是。横竖我不会让不相干的女子进了东宫大门。”

    黛玉听了太子称“皇后娘娘”,却不称母后,字字句句向着自己,不觉心下奇怪。只拿眼睛看着太子,竟不知如何作答。

    太子见黛玉美目流转,自带一股灵气,非凡尘女子可比,越发心中喜欢。因而正色说:“难道师姐不信我不成?”

    黛玉见寝殿无人,外头鸦雀无声,想来说什么话,只要不高声,外头无人听见的,因而大着胆子说:“太子殿下怎么口称皇后娘娘,却不称呼母后?”

    太子听了,犹豫会子,仿佛下定决心一般,拉着黛玉的手说:“师姐,你可曾记得自己的来历?”

    黛玉听了这话,先是一愣,猛然间又是一惊:自己总觉太子给自己熟悉亲近之感,宛如亲人,却不知是为何。此刻听了这话,黛玉方忆起这种感觉和前世自己见了宝玉,不由自主生出亲近之感有些相似。但太子给自己的感觉又越发纯正可信,竟如自己当年在三生石畔修行时候一般心中安宁。

    想到这里,黛玉不觉摇了摇头,又细看太子,仍是一般值得信任。黛玉方试探着开口道:“太子所指的来历……是指?”

    太子见了黛玉犹豫,心想只怕绛珠妹子在重生道上还残留着九天之上的记忆,于是也试探着说道:“灵河岸边……”

    只听得四字,黛玉便是惊得浑身一颤,连害羞都忘了,只看着太子说:“你是?三生……”

    太子听了黛玉果然记得,心中欣喜无限。也是温和一笑,越发显得温润如玉,极为好看,不等黛玉说完,太子也是轻轻点了点头。

    黛玉猛然听闻这样惊世骇俗的真相,只觉恍然如梦,分不清是真是幻。若说是真,这凡尘种种,自己已经历经二世,身边怎会出现灵河岸边的旧交仙君?若说是幻,太子让自己不由产生的亲近之感,正和当年矗立灵河岸边,为自己遮风挡雨的三生石给于自己的宁静祥和感觉一般无二。

    愣了会子,黛玉才缓缓说:“仙君好好的,怎么也下了凡尘?”

    太子却摇头说:“如今我们已是夫妻,你叫我仙君岂非生份了?我既是排行第三,你叫为三郎便是。既显得与别个不同,又不显得突兀。”

    黛玉听了,觉得这个称呼果然亲近别致,不觉脸上一红。又问起太子为何会下凡尘之事来。

    原来,当年三生石寻了九星连芒、斗转星移的天生异象时刻,助绛珠仙子夺取一线重生天机,后因犹不放心,三生石也跟着下了凡尘。只黛玉下凡,原有她托生的本体可以依附,三生石却只有一缕仙识游荡人间。

    林家进京那一年,原来的三皇孙重病而亡,三生石才寻了一个肉身依附其上。三生石对凡间诸事懵懵懂懂,将将成为三皇孙的时候,当时的太子宫中又险恶重重,倒让他吃了些苦头,也历练不少。

    但凡仙体仙识,最忌夺舍害命,黛玉听得三生石是在三皇孙亡故之后才附体的,倒替他松了一口气。黛玉又想着太子私下不称皇后娘娘母后的事,这也解了:皇上、皇后本不是三生石父母,三生石对他们生不出骨肉亲情也合情理。前世黛玉在京中生活十余年,也未曾听人说起落罪的忠义亲王有个嫡子,想是前世三皇孙在自己进京那年病故了,今世却因被三生石附体,定安帝才膝下有了如今的太子殿下。

    今日两人都疲累了,且天色已晚,说了这半日话,太子才道:“还有许多事,日后咱们有的是时间慢慢说,今日师姐只怕累了,不如先安寝为是。”于是高声吩咐外头传热水沐浴更衣。

    黛玉听了太子将九星连芒,天生异象,夺取重生时机诸事娓娓道来,再不怀疑太子来历。太子既有这样的来历,必是护着自己的,因而黛玉也放下戒备,只觉心中安宁。

    因两人说了半日的话,外头宫女准备的热水都凉了,已经换过一遍新烧的,须臾送进来,二人各自沐浴。

    因天色已晚,怕沐浴之后头发久久不干,不好安歇。雪雁挽了黛玉如云的长发,用绢布细细包好,才有宫女进来伏侍黛玉沐浴。因其时已是金秋,在浴桶撒上金桂,花香四溢。又用上好的香皂洗了,只觉肌肤生香。黛玉只穿大红单衣从屏风后出来,见太子已经沐浴完了,也是穿着大红睡袍,长发披肩,越发显得俊美脱俗,犹如谪仙。

    想到谪仙二字,黛玉又想到太子真实身份,不觉莞尔,可不正是谪仙么?难怪有这份气度。太子见了黛玉此刻不施脂粉,不着重妆,越发超逸清丽,也是看得呆了。

    只如今秋夜微凉,太子怕黛玉着凉,忙携了黛玉的手往铺着大红锦被的床上坐了,让黛玉躺下,为其盖好锦被,才命人撤去沐浴诸物,寝殿内只留新婚夫妻二人。

    黛玉如今知晓太子便是三生石,亦是喜出望外。只她到底是妙龄少女,想如今只两人独处,到底羞红了脸面,忙将头埋在柔软锦被之中,脸上红云密布,只觉双颊火辣。

    打发了众宫人,太子才轻巧上床,在黛玉身旁躺下。见黛玉被子蒙了头,轻手将锦被掀开些,笑说:“也不怕将自己闷坏了。”黛玉听了,未曾说话。太子却合着被子将黛玉搂入怀中,口中道:“累了着一整日,也没清闲半刻,只怕师姐早就累了,快些安歇吧。”

    黛玉从不曾与男子如此相亲,自极觉害羞。只太子又令她极为心安,她又确然累了,不多时,便安稳入眠。

    因这一夜睡得极安稳,黛玉次日不过卯时三刻便醒来了,太子已经起身穿好衣裳。见黛玉也醒了,传了雪雁等人进来替黛玉更衣,又打发众人出去,才对黛玉一笑,剥开一支彻夜燃着的红烛,里头取出一支圆形小管来。太子将小管塞子拔开,将里头鲜血涂在白色丝毯之上。

    黛玉见了,不觉一愣,似笑非笑看着太子。

    太子却是一笑,低声说:“等会子会有皇后娘娘宫中嬷嬷拿了丝毯去复命呢,等会子拜见母后,你可别说漏了嘴。人前儿还是要恭敬称母后的,在我面前,师姐说什么都使得。”

    黛玉听了,自是省得,昨夜她整晚睡得极心安,却并未行那新婚人事。鲜血离体而凝,太子将鲜血藏于红烛之中,借助红烛热量温着整夜未凝,自是太子早就计划新婚之夜不行房事,因而早有准备。

    想到这里,黛玉也是心中一宽,她虽知为人妇,原该有闺房之事,但若和太子做一对与众不同的夫妻也极好。左右今生之后,二人亦是要回灵河岸边继续修炼的。

    谁知太子竟像看穿她心思一般,继续在她耳畔轻声说:“师姐如今尚未及笄,早行房事对身子有损无益,左右我和师姐要长长久久做夫妻,也不急着一年半年的。”黛玉听了,又不觉羞红了脸面。

    太子又道:“就快到辰时了,该当去皇后娘娘宫中请安了,我传了宫人前来为你净面梳头。”黛玉轻轻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嗯,虽然已经洞房花烛了,也知道古言十几岁房事挺正常的,但是我还是下去不手让一个差不多初中生的小姑娘开车。再等等,培养培养感情吧。

    今天气死了,1150发文,一直发不出,又错过了小红花,恨死晋江后台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