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冀州钱粮丰足,人丁兴旺,是北方六州最繁华、最富庶的地方,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北方六州的经济中心,元起必须要留一个有才能的人来管理才行;另一方面,冀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元起进军中原的桥头堡,南边与兖州、司隶校尉部相连;东边比邻青州、东海;而这些地方可都是中原要地,除了司隶校尉部之外,其余的地方都掌握在宇宫照烈的手里,这些因素,要求留下来镇守冀州的人不但要有出色的内政手腕,还要具备卓绝的军事素养。鉴于这两点,元起才让诸葛亮担任冀州牧,正式把诸葛亮推上前台。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诸葛亮出任冀州牧的同时,元起还为他留下了三位好帮手。诸葛亮的好友徐庶被元起提升为冀州牧长史,协助诸葛亮处理冀州的内外事务;同时度辽将军张纵以及安北将军徐挡也被留了下来,负责训练军士,统率部队,并肩负着抵御宇宫照烈的潜在任务。
上任之后,诸葛亮在元起的授意下,对冀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诸葛亮传檄镇守在魏郡的宇宫洪,要求他退出冀州,保全冀州的领土完整。宇宫洪很快给诸葛亮回了一封书信,说兹事体大,他不能做主,要向宇宫照烈申请命令,请诸葛亮耐心等候。对此,诸葛亮倒是并没有很在意,宇宫洪的表现在他的意料之中。不过诸葛亮相信,宇宫照烈一定还没做好和燕军开战的准备,大战过后,无论是宇宫照烈还是燕军,都需要休整,以宇宫照烈的精明,他绝不会在这个时候霸占着魏郡不放的。那样就等于是向元起发起挑战了,要回魏郡只是迟早的事。
其次,诸葛亮对刚刚结束的大战做了一次彻底的清查,在这次大战中,共计俘虏了三十三万降军,另斩首十万余人。在处理俘虏的问题上,诸葛亮秉承了元起去芜存菁的做法,从中挑选出精壮十八万,其余的人一半遣散回故乡,让他们回乡务农;另外一半则是连同家小一起打点行装,准备迁居到燕京及周边各郡县去,以加强燕京地区的劳力。带动幽州的经济发展,尽快从整体上赶超冀州。那些从袁丁麾下投降过来的官吏,元起则是专门成立了一个考核组,对他们进行考核,只有才能和人品都过关的人,才会官复原职,甚至还会得到升迁,而那些不合格的人。对不起,燕王府可不是可养闲人的地方。另外,燕军在这一战中牺牲的人数,也被清点了出来,自从元起组建军队开始,这一战的损失是最大的,有四万多人战死在了沙场。四支精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折损,其中尤以麒麟军伤亡最大,战损超过五千。对这些战死的将士,诸葛亮把他们的名字书写造册。一边让工匠在忠烈碑上镌刻他们的名字,一边在冀州的府库中调拨大量的钱粮,向战死将士的家属发放抚恤金。
清点好了战损之后,诸葛亮又把整顿的方向,对准了冀州内部的各个士族。一些奉公守法的士族,诸葛亮没有动他们;而大部分剥削老百姓、靠吸食老百姓血汗度日的士族,却遭到了诸葛亮的严厉打击,张纵在诸葛亮的命令下,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士族进行了抄家,把他们霸占的良田重新分发到冀州百姓的手中,然后把他们驱除出冀州。至于个别罪大恶极,让老百姓怨声载道的士族,诸葛亮毫不留情,直接让张纵推送到邺城的广场上,当着老百姓们的面,开刀问斩。在把良田和钱粮分发给老百姓们之后,从那些士族家中抄出来的各种财富、物资,依然堆积如山,让元起不由得发出一夜暴富的感叹。诸葛亮对士族的一系列措施,让那些比较善良的士族们心悦诚服,同时也让冀州的数百万百姓很快安定了下来,彻底走出了战争的阴影,真心实意的拥戴起燕军来。
最后一个整顿的方向,诸葛亮放在了冀州境内的军民身上。这一点也是元起最先提出来的,每占据一个州,元起都会让人普查人口,并登记在册。现在,诸葛亮也进行了同样的工作。经过数日忙碌的普查,冀州的人口终于得到了一个比较详实的数据,军士的数量就不用说了,前面已经说过了,是十八万,当然这是不算各地郡兵在内的,而各地的郡兵在优胜劣汰的淘汰下,在减去以前的一些官员虚报士兵人数,自己从中吃亏空的现象,最后得到的数量一共是六万三千人。至于人口,在除去将被元起带回燕京的八万降军以及他们的家属,依然有着四百多万之众,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在历经数十年的战乱之后,冀州依然拥有这么多的人口,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不愧中原第一州的称号。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宇宫照烈的功劳在内,宇宫照烈攻克半部青州的时候,大量的军士和流民进入了冀州境内,现在全便宜元起了,人口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最珍贵的资源。
冀州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元起就准备班师返回燕京了。周瑜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辞行,这次周瑜率领三万江东军前来助战,正可谓是雪中送炭,着实帮了元起不少的大忙,元起对朋友是毫不吝啬的,每一位准备返乡的江东将士,都得到了一笔不菲的酬金,战死的数千名江东子弟,得到的酬金则是双倍,统一交给周瑜,由周瑜带回江东发放给他们的家人。本来周瑜是不想收这笔酬金的,可最终还是挨不过元起的一再要求,也就只好收下了。
送走了周瑜之后,元起又在邺城停留了一日,随后整顿人马返回了燕京。临行前,元起又留下两万燕军给诸葛亮,使其在冀州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六万之众,元起相信。以诸葛亮的本事,有这二十六万大军在手,又有徐庶、张纵和徐挡的帮助,宇宫照烈想要在冀州有所作为,势必难如登天。
十数日之后,元起带着先头部队,顺利返回了燕京。留守在燕京的荀略等人照例出城十里迎接元起。当元起在众星捧月之下,回到自己的府邸的时候,发现府门上大都督的牌匾已经被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崭新的巨幅牌匾,上书“燕王府”三个烫金大字。
元起在这块牌匾之下,默默的站立着。自己八岁从军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瞬间在脑海中一一闪过。那些记忆,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杀戮也有祥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辛酸……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连元起自己都说不清那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自从被封为燕王之后,元起因为要应对冀州的战事,还一直没有来得及行使燕王的权力。在回来的路上,元起就已经想清楚了对麾下众人的封赏,现在,到了正式公布的时候了。这是对麾下众人的奖赏,更是肯定,也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荣誉,同时还是他们今后更加努力为人民服务的鞭策。
一身戎装的元起进入了燕王府,文武官员们分列两侧。等到众人都坐好了之后,元起从怀中拿出了一道早已写好的诏令,上面记载着对麾下众人的封赏。
文官方面,冀州牧诸葛亮受封为相国,加封武乡侯。相国的权责地位与朝廷中的丞相相同,只是叫法略有不同。荀略受封为太尉,加封敬侯;贾愿受封为太傅,加封寿乡侯;扶余太守陈群被调回燕京,接替诸葛亮以前的职务,担任燕王府司马之职;张既也被调回燕京,卸去原职,出任尚书令;主簿蒋琬升任中书令;田丰升任谏言侍郎;杜畿升任司农;元起的亲生兄长元和升任司空;老臣阎乙升任光禄勋;李严升任御史中丞;渔阳太守董和升任政务府丞,主管政务府事宜;陈宫升任军事府丞,主管军事府事宜;徐庶升任太常,原职冀州牧长史之职不变;邓芝升任执金吾;李儒升任监察使,掌管潜龙和监察司;王冶子和马钧受封为正副将作大匠。其中,张既、杜畿与元和的官职,与朝廷中的大司马、大司空等三司权责相同,因为燕国毕竟只是个王国,因此去掉“大”字,以彰显对朝廷的尊敬。
地方上,通州牧鲁肃、明州牧田豫、光州牧崔守原职不变,均加封为乡侯;齐天的并州牧之职则正式卸任,由在燕京大学中深造的郭淮接任;顾雍被扶正,领幽州牧之职,加封醴陵侯。
武将方面,元起选出了五员大将,赐封为五虎上将,这五虎上将,每个人都是功勋卓著,武功盖世之人。分别是贪狼天将齐天;白虎天将赵虎,加封顺平侯;破军天将马越,加封威侯;射日天将黄勇,加封刚侯;武曲天将左慈,加封孝侯。此外,因麒麟军在讨伐袁丁中的卓越表现,甘静被封为锦帆天将,水军都督之职不变;许褚被封为骠骑将军,加封牟乡侯;典韦被封为卫将军,加封中乡侯;魏延受封为车骑将军,加封南郑侯;张龙受封为征北将军,加封宣威侯;张冲受封为征南将军,加封晋阳侯;徐挡受封为征东将军,加封阳平侯;张纵加封为征西将军,加封建昌侯。这八个人,官职仅次于五虎上将,号为八部良将。此外,高顺受封为奋威将军,接替齐天以前的官职;庞德受封为镇南将军;马岱受封为镇西将军;公孙入云受封为镇北将军;水军副都督苏飞升任靖海将军,副都督之职不变;夏侯若升任广威将军,依旧驻守在扶余,保护那里的油田。
以上的数十位重臣中,元起一口气封出去十九位乡侯。乡侯,是元起所能封侯的极限了。再加上天子亲封的齐天,元起麾下的侯爵,达到了二十位之多。在官职得到升迁的同时,元起还封赐给他们不同数目的黄金作为奖赏,尽管元起知道他们大多不会太看重钱财,但这却代表着元起的一份心意。
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余的官员也都得到了官升一级的封赏,有几个表现的十分突出的,还得到了元起的破格提拔。
元起在进行封赏的同时,没有忘记那些曾经为燕国做出过贡献的人,即使现在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官职在身。比如说司马徽、郑玄、徐荣和华佗这四个人。这四人中,前面两人在燕京大学中任教,为北方五州的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徐荣则是燕军普通军士实际上的总教官,很多的军士都接受过徐荣的训练,而且燕军演练的阵法,也是徐荣编纂的,可以说,燕军的战斗力如此强悍,徐荣这位幕后英雄功不可没。至于华佗,他医术精湛,不但对军中的伤兵有救命之恩,还无私的把自创的五禽戏传授给战士们,让他们得以借此强身健体,同样是实至名归的幕后英雄。元起知道他们不愿做官,因此只封给了他们一个虚衔,不用他们每日都来燕王府点卯,但却命令主管政务府的董和,每月按时发放双倍的俸禄。
至此,燕国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每一位官员,都像是一个零件,共同组成了燕国这辆庞大又精密的战车,并推动这辆战车,努力向前。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