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投资之论(下)


本站公告

    “打个比方哈,同样是投资一家五星级酒店,滨海给的政策是三免两减,内地另外一座城市给的政策是五免五减半,显然后面一个更具吸引力,可问题是滨海是旅游城市啊,春天樱花,夏天浴场,秋天八大关,冬天能稍微差点,不消说游客众多,滨海市的经济发展在国内也算前茅咯,市民的消费能力在国内也是数得着的呀。所以,单看政策没啥用。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韩俊娓娓道来,两个老人则是微笑倾听。

    常书宝兄弟俩微微侧目,耿晨曦则是手托香腮面带笑意听着韩俊侃侃而谈。

    “至于您说的好项目呀。这得看您咯。现在的投资商不外这么几种,一种是我有钱,你给我提供几个项目,我觉得合适ok,我就投这个了,我不负责管理,你们来搞定,我只坐等收钱就好啦。再一种就是我本身有自己的产业,因为内地的人工、地产成本低,同时也为了拓展国内市场,我要在这里投资建厂,你们给我地皮,给我政策,我来建工厂,我自己管理,你们不要插手。再有就是我有技术,也有钱,你们这里有个厂不错,就是技术不太行,我给钱给技术,管理咱们对半,但销路什么的得我说了算……”

    韩俊用最通俗的话,把独资、合资、合作、注资分股等等情况分析了一遍。听得韩卫兵和张海涛一愣一愣的。他们听说过独资、合资之类,却从未有人给他们向韩俊讲的这么俗。

    韩俊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你们想怎么玩儿?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想自己玩儿独资,那有独资的办法,你想玩儿合资,那也有合资的套路。

    经过他这么一打岔,原本有些尴尬的气氛顿时消弭无踪。

    两个老人又岂会看不出韩俊这是在圆场?

    “两位爷爷,我不知您在宝岛主要经营什么产业,方便跟我说说嘛?”

    耿玉诚爽朗一笑,说道:“小小韩还是有些见地,我家做的比较杂,什么赚钱做什么,老常家是做快餐店的,那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两位老人见韩俊这孩子有趣,便存了考校之心,可韩俊觉得更多的不过是逗闷子而已。

    如何投资两个老头心里会没数?而且,看他们来的时候那两辆分别挂着沪市、深市牌照的汽车,想来人家在那边已经有成熟的产业了吧。

    韩俊的确希望如果有可能,就让两位老人在滨海也留下点什么,不至于让这条线完全断掉。是以,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不拿出点儿东西来,唬不住他们是不行了。

    不过这会儿韩俊还真挺感谢因为重来而年轻的身体,毕竟尚未满十八岁,即便胡说一顿,长辈也只是一乐而不会苛责他,更不会有人觉得丢脸。可如果他现在跟张海涛这个年纪,还在班门弄斧就有些跌份了。

    而他现在的“班门弄斧”,就像一个幼童谈论国际形势,只会让人觉得有趣而不会生厌。

    “常爷爷这边若是不想转型而做本行投资的话,那就来内地开连锁店咯。投入巨量的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名气,在最多的城市开连锁……来自宝岛风味的xxx很多人都会去尝个新鲜,若加上品质过硬,市场会很快打开。这有个前提……就是广告宣传。”韩俊说道:“至于耿爷爷您……那就简单啦,既然您什么赚钱做什么,那来内地就做最赚钱的呗。讲真,滨海就不错哦。”

    “讲真”这词儿,是客家话,宝岛、香港那边都有人会用。

    突然听韩俊这么说,耿晨曦噗嗤乐了出来,觉得这小孩儿太有意思了。明明年纪不大,却一副老气横秋,可偏偏他又说的通俗在理。

    “哟?这可难办了,那你觉得,在滨海现在什么最赚钱呀?”耿玉诚老人又问。

    他却并不指望韩俊真的会告诉他什么最赚钱,正如韩俊所想,说道此时,逗逗这个孩子的意思更多一点儿。

    其实关于投资,不管是耿老还是常老,的确有这个想法,而且项目差不多已经圈定了两三个,具体如何实施有待商讨,不过目的地却并未确定。本着商人货比三家的原则,这种事情需要谨慎考察的,而且韩俊说的没错,单看政策是没有用的。

    只有那种小虾米才会盯着政府政策优惠的仨桃俩枣,而真正的大商,考虑更多的则是环境和前景,二者缺一不可。

    而说到考察,两位老人并不会亲自去,毕竟年事已高,此次来滨海的确是单纯为了送老首长最后一程。考察的事情,自有儿孙操心,否则也不用带一大帮人,整偌大排场前来。

    此时的宝岛,经济发展看似好于内地,但日益高涨的经营成本,让有远见的商人们将目光渐渐投向大陆,这里不仅有庞大的市场和消费群体,政策上的扶持远远好于在宝岛这个弹丸之地摸爬滚打。

    耿玉诚家中的企业,早在九五年就已经跟京城、沪市、深市有过投资合作,此次来内地,亦有扩大投资范围的意思在内,只是滨海并非第一选择罢了。

    “如果是一线城市最好,滨海稍微差点,搞房地产吧。”韩俊想了想,随口说道。

    听到这里,耿玉诚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不仅是他,常汉文老人的微阖的双眼这会儿也彻底睁开。

    此时两位老人的心里多少有些震惊。

    因为……他们原本计划的几个投资项目中,就有房地产!

    耿玉诚家中企业在大陆经营了五年,他本人年纪大了,坐镇家中并不太多过问,关于经营他干涉不多任由子女们自由发挥,但是一切的信息他却尽在掌握。五年来的经营,让家中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跟当地高层相互十分熟稔,信息共享之下,他们也隐约嗅到地产即将腾飞的讯号。

    就连耿玉诚也对此深以为然,是以,这次来滨海除了要送老首长最后一程,负责考察的人已经先行一步去了京城、沪市。

    不过,根据之前汇总起来的信息反馈,耿玉诚知道以他们宝岛商人的身份想要介入房地产行业,困难十分巨大,首先这块肥肉盯着点人太多,再就是资质问题,他的三和集团主要经营项目中并没有房地产,想要介入只能借壳,这样一来,其中牵扯的弯弯绕绕就太多了,还有那最纠缠不清的利益分配问题。奈何其中的利润上升空间实在惊人,不由他们不心动。

    “不过您是外商,想搞房地产困难比较大,关键就是资质问题,最初你们可以选个有资

    资质的合作单位,你们注入一定资金和借他们外商投资这个皮,以合作的方式切入,后续的发展时间会比较久,三五年之后时机成熟了,再自己玩。”

    听完韩俊紧接着说完的一番话,方才还有点儿老小孩闹着玩儿心思的耿玉诚已然收起了小觑之心。

    这些信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韩俊是从哪儿得到的。

    九八年夏天全国才逐步取消福利分房,住房走向商品化时代。

    到现在也不过两年多点,他知道房地产行业有前景,但介入房地产行业很难,是因为家中有其他企业已经在内陆扎根,有更多的信息获得渠道。

    可是换做一般小市民,这种信息他们是根本无从获取的。

    “这些东西,你从哪儿听来的?”常汉文老人好奇问道。

    “这个?不用听啊,就拿滨海来说,市政府迁到东部不久,那边建设的如火如荼,每个城市的市政府无一不是一座城市的中心和最繁华的所在,进而再向周边辐射,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啦。而且,放在古代,中国人如果生活条件好了,有钱了,最乐意干的事情是什么?不就是买田置地嘛,现在地不能买卖,房子可以啊?啊……这都是我猜的,猜的不对您就当个笑话听听就好。”

    这一次,耿玉诚和常汉文两个老头真的惊讶了。

    他们很难想象,一个高中毕业生居然这么会联想,关键是联想的还这么对!

    特别是那句“买田置地”一词,将国人心态描绘的淋漓尽致!

    不仅是两位老人,耿晨曦也有些惊讶,她毕业于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听从家人建议主修人力资源和运营管理,其中未尝没有日后回到家族企业中参与决策的意味,长辈们想要到内地投资房地产的事情她也是知道的。

    内地的一些政策她是经过详细了解过,并同时归纳总结了家族企业在内地分部汇总过来的信息之后才得出内地房地产行业有巨大发展前景这个结论。

    而眼前这个比她小了五六岁的高中毕业生,只是看到市政府搬迁,再结合“古人心思”就推断出来了?

    偶买噶!

    国内的高中生都这么厉害了?他们这个年纪不都是应该溜街把妹的吗?一时间,耿晨曦微微有些挫败感。要知道,她上的可是名校啊!

    之后的时间里,韩俊旁敲侧击地点出其实滨海虽然是二线城市,但发展潜力并不比一线城市小,相反,上升空间更大,若是两位老人能在滨海投资,肯定获益匪浅。

    “你真是高中生吗?”

    耿晨曦拿胳膊肘拐了拐韩俊,悄声问道。

    韩俊见这漂亮小姐姐动问,先是微微一怔,转而摇摇头:“不是啊。”

    “呃?”

    “我毕业啦。”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