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八 压力山大的中央政府


本站公告

    新朝初立,大战不止,满朝官员都感到压力山大。

    不仅仅是负责地方壮丁和粮草调度的地方官员疲于奔命,中央官员也疲于奔命,一方面有皇帝的政令要去负责,一方面还要负责为大军提供基础的保障,很多军械物资是需要从京师运送到战场的。

    官员们累的昏天黑地,偏偏今年过年还在打仗,皇帝怜悯官员们太过劳累,给放了一天假,除夕之夜一起吃个团圆饭,正月初一准许休息一天,然后正月初二就开始开始办公了。

    因为大军还在行军作战。

    将士们不惜生命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为国平叛,尔等官员也不能偷懒,不能不把将士们的牺牲放在心上。

    萧如薰如此严厉的表态。

    官员们不敢违背皇帝的命令,只能老老实实地来上班加班,白天黑夜连轴转,忙的是昏天黑地,累的是不知所以。

    大秦帝国的官员们对自己的假期并不是不满意。

    因为大秦萧皇帝仔细考察了宋朝和明朝的假期制度之后,发现宋朝太过于宽松,真要算起来,一名官员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可以休假,而明朝又太过于严苛,一年只有几天是假期。

    这两个朝代的休假制度都不可取,于是萧如薰制定了新的官员休沐之法,首先恢复了每十天休息一天的休沐之法,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规定了节假日的休息之法。

    除夕上班,但是晚上不用加班,从正月初一开始,春节给假五天,元宵节给假一天,寒食节清明节连休两天,上巳节给假一天,端午给假一天,七夕给假一天,中秋给假三天,重阳节、寒衣节和腊八节各给假一天,冬至给假一天,然后皇帝的生日给假一天。

    这些假期遇上了休沐日可以连休,或者调休,全看皇帝如何安排,林林总总算起来,一年也有一个多月可以休息,这样的休息,官员们比起前明要轻松多了,是以并无怨言。

    这些假期皇帝还会专门组织宴会或者庆祝活动,给百姓和群臣以赏赐,总而言之他们的日子过得比前明要好。

    但是这一切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没有大灾荒和用兵,一旦遇到大灾和用兵,皇帝亲自规定连自己的生日都不过,假期也就休想,老老实实回来上班。

    现在就是如此,这场战事打了一整个正月,官员们为此则整整操劳了何止一整个正月,从十月开始就给这场战争做准备了,十月开始的各大节日,不仅皇帝不过节不搞大庆典,连民间也受到影响没搞成大庆典。

    但是对于大秦而言,大家并没有什么怨言。

    对于官员来说,打了胜仗,皇帝自然会补偿一个更大的庆典和更多的赏赐,大家心里有数,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们为大秦出力运送粮草支援前线战争,也能得到免一年赋税的优惠政策,何乐而不为?

    过年时每一年都能过的,却一年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免一年赋税那可是极大的利好,说不定就能过上吃三顿饱饭的好日子了,还能给来年留下更多的种子粮和储备粮。

    大秦免除了很多的苛捐杂税,并且明令禁止再次增设,地方不准增加税收名目,只有中央才有这个权力,转而将这些赋税加到了商人身上,对商人课以重税,以增加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东南三省的百姓是最早受到这种政策的恩惠的,他们的负担大大减轻,生活条件显著提升,对大秦皇帝感恩戴德,此次出征,东南三省百姓也出力最大。

    现在仗打完了,大胜了,他们就可以欢呼雀跃了。

    萧如薰接到消息的时候是二月初三,京城百姓刚刚自发组织了二月二龙抬头的祭祀活动,今年的祭祀并不是官方组织的,百姓们多少有些疑惑,不过想到国朝正在大战,所以百姓们也多少理解。

    二月二,城乡百姓们纷纷祭祀和农业有关的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这是很有象征意义的节日,官方其实也应该做出一些反应,比如派人组织等等。

    不过今年,官方并未派人组织,而是直接在从民政部分离出来的农业部尚书张志和的带领下,召开了春耕会议。

    由张志和牵头,农业部官员四散而出,在整个北直隶的范围内进行考察,预估北方的农业收成情况。

    春耕是大事,按照前朝惯例,立春之时,皇帝和太子需要亲自下地耕种,皇后需要亲自养蚕缫丝,皇家以身作则,为来年的丰收进行美好的祈愿,无论多么荒唐的皇帝都不会缺席。

    萧如薰自然也不能缺席,去年开始,虽然不曾派人组织祭祀,但还是带着振邦和盈盈一起到京师外的皇庄耕地里亲自耕种了半天的土地,让彩云带领宫中的宫女亲自饲养蚕,以身作则给天下人作表率,表示国朝重农本位不改。

    和以往皇帝作秀,推着农具往返四次不同,萧如薰是要求振邦还有盈盈跟着自己干半天的农活,犁地,播撒种子,一刻也不准偷懒歇息,直到三亩地耕种完毕为止。

    皇帝带头耕种,文武百官及其家人也不敢作秀,皇庄的耕地倒是有十分之一是交给文武百官和他们的家人进行耕种和播种的。

    当然了,这效果如何萧如薰也清楚,所以他们累死累活之后,萧如薰还要派管理皇室农庄的宦官们重新整理土地。

    皇庄的设立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供给给皇室一定数量的蔬菜和水果,减轻各地方给皇室进贡的负担。

    萧如薰转战各地的时候,深知地方贡品上供给皇帝是多么耗费民力的事情,需要大量人力耗在这件事情上,因为上供的贡品必须完美无缺,甚至有些时候还会闹的百姓家破人亡。

    所以登基以后,萧如薰就下令废除了三分之二地方上供的名目,只保留了一些必须要上供的地方特产,比如茶叶啊丝绸啊瓷器啊之类京师不能生产的东西。

    更多的一些无所谓的东西则就干脆的废除了,或者只保留十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的上供量,皇家够用就行。

    而为了丰富宫廷内的用物,萧如薰从明宗室和明勋贵手里拿下来的皇庄和勋贵庄园就成了主要的供给场所,派出宦官管理,宦官耕种土地,种植水果蔬菜等平常不怎么种植的作物。

    地方上大量的土地都拿来种粮食,就这样还养不活人,就不要说水果蔬菜这些副食品了,只有等粮食产量极大的增长之后,人们才可能用一些土地来种植更多的副食品。

    而眼下皇家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而致使人们没有饭吃,那么这些皇庄就可以拿来发挥应有的作用了。

    正好宫廷里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宫女和内侍,萧如薰就定下规矩,刚进来的小内侍和小宫女就派到皇庄里种地或者养蚕缫丝,供给宫廷之用,满两年之后再调入宫廷服务。

    小宫女年满二十三岁就可以放出去,但是内侍则不行,他们一生都要留在宫中。

    宫里面有些时候不需要那么多的内侍来服务,留着也是浪费粮食和钱财,但是没了下面的子孙根,放到民间也不可能,但是总归要有个去处。

    那么各地的皇庄和矿地就是最好的去处了,皇庄里有很多土地可以耕种,专门供给给皇室,派出内侍到皇庄里耕田种地,可以减轻民间负担,节省皇室用度。

    除此之外,萧如薰还把现有的铁矿铜矿等金属矿全部收归国有,不准私人开采,还派出经验丰富的矿工和宦官、军队组成探矿部队,到处探查金属矿藏,成立新的皇矿。

    有一些萧如薰记忆深刻的大矿藏,他还专门标出来让探矿部队专门重点探查。

    原来万历皇帝的矿还有地方豪强的矿全部收归国有,最好的管理者就是这些内侍,皇帝的家奴,至于开采矿产所得的钱财,则全部充入内帑。

    倒也不是他贪财,皇帝名义上富有天下,名义上握有绝对权力,名义上只有他说了算,名义上他掌握所有人的生死,但是这里面有多少猫腻,有多少哑巴亏,只有皇帝自己清楚。

    但是只有一点是真真切切的,天下第一缺钱且永远缺钱并且永远不可能不缺钱的人,真是皇帝本人。

    逢年过节的赏赐,各种名目的赏赐赈灾,那是真真切切的一掷千金,所以萧如薰很快就理解了皇帝内帑存在的意义。

    各种赏赐,各种名目的奖励,还有宫廷内部的一切开支,全都是走内帑不走国库,赚得多,消耗更多。

    皇帝保留内帑和产业,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钱袋子被人掐住,那日子可真不好过。

    为了避免皇室家奴外出欺压地方,萧如薰还给了地方的中央调查司分局节制宦官总管的权力,一旦发现贪污不法欺压地方良善或者克扣下属该有的俸禄和食物的,立刻押解进京。

    处斩,别无二话。

    萧如薰清楚这些宦官的需求。

    没了子孙根,少了一大享受,一生也没有指望,唯一的享受就是花钱吃美食,也没有留给后代的需求,自己有钱肯定是花掉,及时行乐,所以对于皇家来说,宦官是最好的家奴。

    他们绝对是最希望皇朝存续给他们庇护的,皇朝要是没了,他们这些寄生人也就没了。

    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会比大臣更加忠心耿耿的给皇帝服务,尤其是这些能混到地方矿务和农庄总管位置上的人,对此更是清楚。

    皇帝并不亏待他们,该给的都给,外出地方办事的比在皇宫内办事得到的更多,且是轮换制,不存在被惩罚之后发配到地方去工作,而是正经的轮换工作制。

    干活的人一年一换,管理的人三年一换,还可以随时调入京城服务。

    将宫廷内剩余的劳动力派上用场,不养闲人,同时还能促进人员流动,避免宫廷内的太监们和老女官们结成利益共同体欺上瞒下,流水才能不腐。

    而这样做,也能锻炼一批能干的家奴,锻炼一批善于管理人员打理资产的家奴,对皇室的财产进行更好的处理,萧如薰也就不用花费大量精力在这些事情上,能全力应付国务了。

    将皇室的钱袋子盘活了,皇帝手上有钱,对国库没有依赖,那么对百官的约束力就更强,里子面子都有了,否逢年过节连饭都请不起一顿,连红包都发不起,那算什么皇帝?

    文武百官对此无话可说,就算有话,自然也不敢说。

    皇帝眼下大力巩固皇权,各种招数层出不穷,把权力牢牢把持在手,办事雷厉风行,毫不犹豫,对官员要求极高,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官员们也被迫和皇帝同一个步调前进,否则极有可能被丢下来,连九等宴席都吃不到。

    大秦虽然立国才一年,但是新气象新动向已经明明白白的展现出来,群臣为之凛然。

    现在,被视作立国之战的播州之役大胜的消息传回了京师,西南不服管束的土司杨氏被彻底剿灭,大秦威望大涨,在地方上的威慑力大增,所有官员立刻意识到皇帝即将对西南动手。

    皇帝必然携大胜之威在西南大搞土改,将西南彻底掌握在手中。

    在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他们也预感到了更加忙碌的未来即将到来。

    中央政府的压力真的好大。

    他们大部分还不知道萧如薰有大规模移民填充西南的想法,只知道皇帝肯定不会放过西南那些土司们手握的东西。

    干掉一个军事实力最强的杨应龙会大大助长皇帝和军方的主战意志,战争恐怕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完结。

    但是大秦立国一年,家底子还不够厚实,还有很多需要用粮食用钱的地方,皇帝能动用的也只剩下吕宋和缅甸的储藏了。

    直到现在,很多官员才看到了皇帝经营缅甸和吕宋这两块『蛮荒之地』的意义,稍作开发三四年,居然就等于再次获得了两个省的生产力。

    大量的粮食通过海船进入长江,直接运送到了播州战场,也不知减轻了江南数省多大的压力。

    之前的辽东危局也有很大一部分粮食是靠缅甸和吕宋支援的,这些地方产粮实在是很厉害,完全可以作为给大秦内地输血的存在,所以建设强大的水师把控两地实在是太重要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