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9 无可取代


本站公告

    “‘地心引力’的剧情本身,和’阿凡达’一样,没有太多探讨的余地,甚至还要比’阿凡达’更加简洁也更加直白,简简单单地讲述了一段在太空之中深陷绝境之后不依不挠地寻找着自救道路的艰难旅程。这就是全部了。

    此类故事在好莱坞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为了避免剧透,详细阐述就此放弃,还是留给观众们走进电影院观看。但依托在如此简单故事的框架之上,’地心引力’对于哲学问题的探讨和呈现却远远比’阿凡达’更加出色也更加深刻。

    自救过程中的危机四伏和高/潮迭起绝对是商业电影的必备要素,但恰恰是在这个看似没有任何枝干牵绊的故事套盒之中,阿方索却做到了展开艺术深层次探讨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到剧本本身的叙事节奏——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画面、每一个伏笔、每一个表演,全部都透露出强大而深厚的哲学思考意味,层层叠叠地渗透到整部电影的每一个环节里;并且在蓝礼-霍尔和鲁妮-玛拉的精彩演绎之中,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电影呈现出了生命从诞生到进化的过程,漫长而伟大、恢弘而玄奥、美妙而动人;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主题: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一个哲学领域的终极拷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弗洛伊德没有能够解答,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理解与参悟;阿方索-卡隆也同样没有能够解答,而是将自己的理解渗透在电影之中,让每一位观众在观影结束之后感悟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在’黑暗骑士’的结局之中,诺兰提出了一个反思核心:黑暗和光明真的是势不两立的对立面吗?还是相互交融的一体两面?失去了邪恶之后正义还存在吗?纯粹的邪恶与纯粹的正义客观存在吗?

    现在通过’地心引力’,卡隆则提出了另外一个更加深奥更加本质也更加无解的存在主义难题:

    生命到底是因为羁绊而具备了存在的意义,还是因为存在而滋生了羁绊?生命到底是应该维系着羁绊追逐心灵的回归,还是应该斩断羁绊之后追逐更高理念的升级,生命的存在本质到底是如何定义的?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求生的故事,却又更多讲述了一个为什么要求生的故事。

    至于到底应该如何思考如此理解,每一位观众都将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看似庞大而恢弘、错杂而深刻的母题,却全部完美地消融在了商业电影外壳的跌宕起伏节奏掌控之中,卡隆利用当地电影技术创造出了一次不可思议、不可复制也不可超越的观影体验——至少在现在是如此。

    画面与光影、空间与构图、角色与剧情、镜头与哲思等等因素之间的互补形成了响应的互文,真正地将电影艺术的魅力完完全全发挥了出来,如同马丁-斯科西斯的’雨果’一般,呈现出了一个胶片和光影构建的电影世界。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没有能够做到的一点。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部满分作品!无可挑剔!”

    “好莱坞报道者”作为业内最顶尖也最权威的专业杂志之一,不仅仅是在美国,在欧洲范围之内也拥有超高地位,尽管法国的“电影手册”屡屡吐槽“好莱坞报道者”太过商业也太过流行,但每一年两本杂志的年度十佳选择,却在编辑部之间互相流动,不是守望相助,而是互相了解。

    迈克尔-菲利普斯几乎是穷尽所有赞美之词,将“地心引力”送上了满分宝座!

    但对于属于迈克尔的观众来说,这似乎并不意外,因为在五月份的戛纳电影节之上,迈克尔就已经为“醉乡民谣”送上了满分评论!

    事实上,2013年才刚刚过半,迈克尔就已经认为“醉乡民谣”是年度最佳的头号种子,而现在“地心引力”又横空出世,这也让迈克尔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境地。

    迈克尔不由就想起了大名鼎鼎的罗杰-埃伯特。

    两位影评人是至交好友。

    2005年一月,迈克尔对喜剧电影“憨直舞/男2”提出了严厉批评,“我讨厌这部作品,讨厌这部作品的每分每秒,那些自以为是的、愚蠢的、假笑的、空白的所有时刻,那种认为任何人都会喜欢这部作品的自大令人厌恶,我讨厌它愚弄观众是因为它相信自己可以娱乐观众。”

    当时,负责编剧以及出演这部作品的喜剧演员罗伯-施奈德(rob-schider)出言不逊,以丑陋肮脏的词汇侮辱了迈克尔,甚至还认为迈克尔没有资格成为一名影评人,更没有资格评论他的作品,因为“他从来没有获得过普利策奖”。

    听闻如此消息之后,罗杰挺身而出,“作为一名普利策获奖者,那么我应该有评论的资格了,我必须承认:罗伯-施奈德,你的电影令人厌恶,并且令人反胃。”

    这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却成为了罗杰与迈克尔结交的机缘。

    尽管罗杰是整个影评历史上唯一一位赢得了普利策奖的影评人,但罗杰却从来没有架子,他热衷于与其他同僚们结识交往,因缘际会之下结识了迈克尔,两个人就成为了至交好友,经常在电影节之上把酒言欢、秉烛夜谈。

    事实上,两位影评人好友的观影品味却有着诸多不同,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公民凯恩”,这部电影是罗杰的个人影史最佳,但迈克尔却认为奥逊-威尔斯着实太过誉了,这部作品也许可以跻身影史最佳榜单的前二十,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反过来,迈克尔的个人影史最佳是“2001太空漫游”,这却被罗杰吐槽是“太过商业化”的选择。

    但是,这些所谓的分歧却让他们越发珍惜彼此的友谊:

    如果所有影评人的口味都相同,那么才是艺术灭亡的开端,争议和差别的存在才是艺术争论的核心本质,也是督促艺术家们不断创造流派、长足发展的重要动力;虽然他们之间的观点存在着差异,但互相都有道理,互相无法说服彼此,这也意味着对方的观点将成为自己重新审视作品的全新视角。

    当然,迈克尔和罗杰也有着诸多相同的恶趣味,比如两个人都非常讨厌备受肯定备受欢迎的“虎胆龙威2”,却对口碑崩盘的“未来水世界”双双刮目相看,而且两个人都尤其喜欢那种粗制滥造的血浆电影所透露出来的大胆。

    另外,最近几年时间里,蓝礼的强势崛起,他们也秉持着相似的观点:

    这位天赋出众的新生代演员无疑是具有灵性的,而且他的专注和敬业也是令人钦佩的,唯一的担忧就是,年少成名之后,蓝礼是否能够坚持演技的探索,又是否能够突破自己。他们对于蓝礼的未来都倍感期待,“也许可以超过汉克斯。”

    丹尼尔-戴-刘易斯、西恩-潘、梅丽尔-斯特里普、凯瑟琳-赫本等演员的表演天赋毋庸置疑,但他们却对商业票房没有太多兴趣,也没有太多能力。

    哈里森-福特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小罗伯特-唐尼等演员的观众号召力则是重要天赋,他们在票房市场的魅力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但演技和艺术层面的探讨与钻研就无法令人满意了。

    汤姆-汉克斯是唯一一位兼具了票房和演技的巅峰巨星,约翰尼-德普曾经有机会复制汉克斯的辉煌,但他的形象束缚和生活问题却成为了致命的桎梏。

    现在,轮到蓝礼了。

    诸多共同点让罗杰和迈克尔成为了亲密朋友,这也是一段难能可贵的友谊。

    今年四月,罗杰-埃伯特的癌症复发,经过长达十一年的漫长抗争,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敌过病魔的折磨,最终在四月四日与世长辞。

    在罗杰去世之前,迈克尔曾经前往医院探望这位老友,而罗杰当时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无法前往法国参加戛纳电影节了。后来也的确如此,在戛纳开幕之前,罗杰就彻底离开了他挚爱的电影。

    所以,当时在戛纳电影节观看“醉乡民谣”的时候,迈克尔泣不成声。那部电影让他再次想起了那位将一生的所有热情都奉献给了电影的老家伙,也让他再次想起了躺在病床之上却依旧念念不忘电影的老家伙。

    在当时为“醉乡民谣”撰写的影评之中,迈克尔就如此说道,“你是否还记得生活最开始的模样?错过了民谣,是不是就意味着错过了人生?”

    对于他们来说,错过了电影,也就错过了人生。他们的漫长一生就这样浓缩在了那一片电影屏幕之中,也浓缩在了勒维恩-戴维斯的迷茫和彷徨之中。即使是现在,重新回想起那部电影,迈克尔也还是热泪盈眶。

    现在,观看完“地心引力”,迈克尔又再次想起了罗杰,因为罗杰对蓝礼的赞赏,这位年轻的演员在短短一年之内就奉献了两部巅峰之作,确实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期许;还因为罗杰对电影的真诚和挚爱,所有的所有都凝聚在了卡隆的镜头之中!

    电影之于他们,终究是无可取代的。8)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