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斗智斗勇


本站公告

    汪直回答说:“我的意思是让大将军库来到时暂管大本营,留四千人马给他,库来大将军武艺高强胆识过人,留他在这里一定会照管得很好。”

    余人都无意见,只有毛海峰想提异议。可他转念一想,自己虽防库来,但是也不能弄得太明了,有做就找机会一下整死他,太明了,这小子处处提防,反倒难以下手了。更何况,这次虽留他四千人马,也只是暂管,等义父从大明回来,他就又是一个空壳大将军了。

    毛海峰也就没有提出异议,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小乔每天勤练不缀,现在已将木器中的石块取掉了两个,而且他无时无刻不带着那个沙绑腿。

    戚继光的军队每次巡防几个月,回到驻营后会休整一段时间,原先有时刚回来休整,就有接到了有地方倭寇来犯的情报,就又得整装出发。现在随着倭寇的闻风丧胆,回到营地基本就可以轻轻松松地休整了。

    黄通傍晚吃过饭后来找季宗,只要有人在,黄通总称季宗为季副将,而季宗则不管,除了在戚继光面前,别的时候依然称黄通为黄大哥。

    快到季宗营帐,黄通见小乔正在木器上绕圈,茱丽也在旁边。觉得有趣,便走了过来。

    小乔提气跑得已头上冒汗,见黄通,跳了下来。

    他叫了一师“黄师伯”,抹了一把额上的汗。

    黄通是练家子,近前一看,就知道小乔在练功。

    黄通奇道:“这是练轻功的方法,乔真,你怎么知道这样练的?”

    黄通知道季宗不可能知道这样的方法。

    小乔笑道:“是师傅教得!”

    这家伙,现在说起谎来连个咯噔都不打。

    黄通问茱丽:“俺刚还在心里想,季兄弟绝对不会知道这样的方法呢!”

    茱丽咯咯笑道:“他说得是教书的师傅。”

    黄通也笑了:“噢,原来是文师傅啊!”

    他又道:“不对呀,乔真,你的文师傅教子曰还可以,怎么懂得这些?”

    小乔说:“我这师傅呀,到哪里看见有古书,就喜欢得不得了,那天我在他那里发现了一本旧书,央他念给我,里面有一段就是讲练功的,所以我记住了,就照里面的方法来练!”

    黄通恍然笑道:“却原来是一本练武经书,你师傅既无用,让他赐于你,免得他看无用或许丢掉了!”

    黄通确实是个坦荡君子,一般练武之人听到这样消息,肯定会撺掇小乔将书拿回,然后自己过目,若是记载有高深武功,自己肯定要先学习快。黄通却一点未有贪念,句句皆实言,既使心里也有想一过目的念头,也是怕里面有什么内功心经,不似外功这样循序渐进,怕小乔若不小心练逆了气,对身体却大为不好。

    小乔笑着说:“好,我明天就向师傅讨要。”

    茱丽笑着说:“讨要什么,你面前现在就站着一本活武书,却不请你黄师伯趁着闲暇教你拳脚、刀法,还要讨要什么书干什么。”

    小乔一听,眼睛一亮,他也是个乖巧之人,抓住黄通的臂袖摇道:“黄师伯,辛苦你了,教我拳法和刀法!”

    黄通笑道:“这用什么,俺既然是你师伯,自然有教你的义务。”

    小乔心中欢喜,笑道:“谢师伯!”

    他又想起一个问题,有些苦恼:“只是我每天练轻功都是抓紧晨昏两时,要跟师伯学刀法,他休整倒有时间,我上学哪有时间?”

    他眼睛一亮:“要不我就不去上学了吧?或者只上半日!”

    黄通瞪眼道:“胡说!俺虽是个粗人,说不上什么大道理,但是也知道文可经世,武只强身,怎么能为了个人的强身而放弃了学习经世之道呢?”

    小乔马上转口道:“师伯教训的是,乔真记住了!”

    黄通转喜道:“对嘛,其实想练功,什么时候都能练,俺教了你,你上学时总有课余休息之时,这时你用来练功,既是练功也是活动了身子。”

    小乔叫道:“师伯的这个主意甚好!”

    黄通说:“好了,你继续练,我要去找你武师傅说话去了。”

    小乔是有心之人,自此抽了时间就来找黄通,让他教自己刀法、拳法。

    黄通告诉小乔,自己练得是外家功夫,小乔提气走边练得是内功,但两者并不矛盾,力气力气,本身就是一体,练外家功夫,先练力自然生气,练内家功,先练气,气足自然力生,只是偏重不同,互为相承相辅。若同样练功,十年内总是外家功胜,至二十年两者互为平手,但至三十年,就以内功为胜了。内家功只因精深,故更难练些,常有逆气、走火入魔的危险,但能将人体的潜质提练发挥出来,需循序渐进,除非有天纵之才,否则不能急进。

    只这一篇武功入门篇,听得小乔一下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黄通所练拳法为红拳,是曾拜一位陕籍武者为师而学。在这次训练戚家义乌军的时候,蒙季宗的推荐,让黄通教授戚将军以红拳,因时间有限,要学得项目多,所以黄通只拣了其中十三式实用的来教,但确实对戚家军大有裨益,连戚继光后来见到也大为赞赏,将其记录下来。

    黄通和小乔两人,一个无私相传,一个聪明认真去学,这小乔进步的飞快。连黄通都感叹小乔聪明,比自己年轻时跟师傅学得都快,只是那时自己练圆木、练石锁,已练得一身气力,而现在小乔则拳法领悟很快,却是力气还不到,当然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有聪明就能弥补的。

    胡宗宪闻得蒋洲回来相报,心中所喜更是超过蒋洲。蒋洲这次功莫大焉,本来上奏讨一赏封是轻易之事,只是蒋洲原无功名,所赐官职能高到哪里去,传出去反倒于后面所行之事不好,此时无名胜有名。

    胡宗宪告诉蒋洲,嘱他先休息一段时间,待将汪直收复投诚以后,再予他报功,到时两功合报,保他最少做一知府。

    蒋洲是明白人,怎不知胡宗宪的心意,只谢过了胡宗宪,再不多提。

    蒋洲是明白人,但是朝中糊涂混事的人多,胡宗宪几番上书,呈明解除海禁的益处,既说了只先试点,若稍有差池即闭港重禁;又从税收方面说了;甚至将蒋洲此次去日本之行夸大,说见了若干大名,取得如何如何成绩。目的只有一个,让朝庭同意,哪怕试一下,自己顺

    势就将汪直劝降了。

    当然胡宗宪没敢说见了天皇,天皇也如何一口应承,这就成了欺君之罪了,胡宗宪胆还没大到那个地步。

    奏折送上去,自己还专门派了人留守京城打探消息,一有消息就马上回报于他,然而迟迟没有消息,就似泥牛入了海。这中间胡宗宪还花了十几万银两搜购了古玩珍宝,派心腹人送到了赵文华那里。送给赵文华,信中也点示了,让赵文华自己挑些留下,其余的奉孝于严首辅大人。

    胡宗宪想自己为了国家的安稳,竟自掏腰包行贿于权贵,实在有些不平。转念一想,钱送出去,不成,情面落在以后;若成,其实为国也是为了自己,何来不平。

    聪明人总是将事情本质看得透清,包括自己。

    这时候,胡宗宪收到了汪直的一封信,信中告诉胡宗宪,自己将于一月后率舰队及大部人马来大明,将在舟山岑港驻扎,帮助胡宗宪挡御外部之倭寇。

    胡宗宪明白,这汪直选择岑港做为驻扎之地,既是因为这里进退两便,也是在时刻提醒大明,他曾有过岑港的大胜,有着强大的势力。

    胡宗宪想,到时若开放海禁之事被驳回,那时驻扎在舟山的汪直大军就不是帮他扫除外围的倭寇了,而是群起而攻之自己所辖之地了。当初自己的初衷就是想让汪直尽早来大明,但是现在解除海禁之事迟迟没有消息,这反倒成了自己引儿狼入室。

    民族英雄和祸国殃民往往只在一线之间。

    胡宗宪背上竟沁出了丝丝冷汗。

    留给他的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戚继光接到胡宗宪的手谕,通知他可休整二十天,二十天后带兵驻扎在宁波府城外。

    并不是宁波一带又有倭寇来犯,胡宗宪调戚家军完全是防余月后率大部人马而来的汪直。

    汪直到时候驻扎在舟山,与胡宗宪沟通交流起来确实方便,但是若是事搞砸了,舟山登陆,首当其冲的就是宁波府。

    胡宗宪已骑虎难下,但他一点儿也不后悔,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他可以重新做出选择,他还是会义无返顾地走这步险棋。

    所以说,富贵险中求。不要只看成功人士高高在上、吃香喝辣,他们比一般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代价不知要大多少。我们只看到了成功的,没有看到许多死到半路上的。

    戚家军的军士们都已被晓谕,他们觉得无所谓,戚家军士已经习惯了这种东征西杀的生活,都一样,又不是在家里,到哪里都是住营账、吃营饭。更何况这次去只是驻扎,又不是打仗。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