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裕的邀请,中原三国之中,只有明国表示会遣使前往蜀中观礼。
至于魏、宋、吴、元、清、金六国,后四国都一斤直接拒绝了,而前两国则还处于犹豫当中。
元蒙刚被大秦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顿,忽必烈实在是不敢在调薪大秦了,因为代价是他无法承受的,万一在来个第三次出塞的话,那可就真的连哭的地方都没有了。
满清内斗依旧也还在继续,金清两国在东北打的不可开交。
清国想让大秦加大支持力度,金国则希望大秦不要拉偏架,都有求于大秦,自然不可能派人去参加刘裕的登基仪式。
吴国不但是大秦的盟友,双方还联姻了,两国之间利益捆绑的很紧。
另外,孙权继位的时间也还短,尚未彻底收权,自然不可能抛弃大秦这个铁盟,去讨好死敌吴国的铁盟蜀国。
刘裕其实也知道,吴、元、清、金四国不会被他拉拢,所以他从攻略的目标,打一开始就是魏宋两国。
大秦出塞大胜后的扩军行为,明眼人都能看出其意图,接下来挨刀的不是中原三国,就是西凉隋国。
以大秦这次扩军的规模来看,下一刀大概率会砍向中原,逼近对付区区隋国那需要扩充这么多军队呀。
魏吴两国不可能甘愿的被大秦吞并,自然做出了很多应对措施,和大秦之间的关系也急转直下,秦魏宋三国联盟也岌岌可危。
刘裕也觉得这是个打好机会,若是这次能撬动大秦的墙角,把魏宋两国拉拢到蜀汉阵营的话,那抗秦联盟可就不是之前的草台班子了。
刘裕一直都想将除大秦之外,天下所有的势力都聚拢过来,组建一个抗秦联盟,阻止大秦统一天下。
大秦实在是太强大,单打独斗根本没有胜算,唯有各打势力联手方能与其抗衡。
这个道理刘裕等,诸国君王也懂,但奈何大秦的外交政策太高明了。
用商贸让利,以及殖民嬴洲,等等举措,对魏宋吴三国实施利益捆绑。
靠扶持阿骨打和冒顿,来分裂元清两国,让两国持续不断的内耗……
在这个的外交政策之下,各国得到了实打实好处,虽依旧防备和忌惮着大秦,但也渐渐的离不开大秦了,根本无法团结起来一致抗秦。
之前刘裕根本找不到任何能够离间大秦与其盟友的机会,但如今大秦却主动给了他这个机会来了,
所以,哪怕不久前丞相苏秦出使两国之时,魏王和宋王都一点面子都不给,曹操更是堪称羞辱般的拒绝苏秦入境。
可刘裕还是决定用自己的热脸去贴魏宋两国的冷屁股。
因为这是唯一能够对抗大秦的办法。
对于蜀国再次拉拢,魏宋两国自然都很心动,毕竟在不寻求新盟友的话,等大秦打过来,他们真不一定能抵挡得住啊。
中原地区一马平川,易攻难守,而大秦有对中原呈三面包夹之势,魏宋明三国在地势上太吃亏了。
若是能和蜀汉联手,等到大秦出兵中原之时,蜀楚两国若是能出兵的策应的话,起码能牵制大秦三四十万兵力。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没错,可真到了面领决断的时候,魏宋两国的大多数高层,却都拒绝遣使前往蜀中观礼。
宋国,寿春。
宋王赵匡胤端坐在王座上,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下方,以弟弟赵光义为首等一众反对派。
“大秦此番扩军,声势之大,前所未有,嬴昊意在统一,而下个目标显然就是中原,此时交好蜀国,对我大宋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赵匡胤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遣使入蜀,交好刘裕。
他也实在是有些不理解,交好蜀国明明是件的好事,可为何国内却有这么多人反对呢?其中竟然还包括他那自小聪颖的弟弟。
“之前蜀相出使寿春,本王顾及大秦,因而没有露面,本就已经失礼在前,而刘裕却不计前嫌,依旧愿意交好我大宋,我大宋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听到赵匡胤个此言,原先反对出使蜀国的人,也大部分都选择了沉默,可赵光义却依旧反对。
“王兄此言差矣,我大宋对待蜀相的方式,虽有失礼之处,可也比曹操禁止蜀相入境要好上百倍。”
说到这时,赵光义心中不有一阵鄙夷,觉得曹操太过于胆小怕事了。
苏秦出使魏国么,也只是正常的外交例会而已,曹操只因害怕大秦的反应,竟干出拒绝一国丞相入境这种事,也是没谁了。
曹操要是知道赵光义所想的话,肯定会大骂赵光义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宋国了不起,你宋国清高,你宋国只和大秦一面接壤,不向我魏国和大秦三面接壤,怎么赵匡胤也不敢亲自见苏秦呢?
曹操做的确实过分了些,但就结果而言,魏宋其实是一样的,宋国有什么资格指责对魏国?
魏国跟大秦三面接壤,国内还被大秦给渗透了个遍,所以面对大秦自然要小心翼翼。
赵光义显然体会不到曹操的如履薄冰,反正在他眼中曹操就是怂,就是胆小怕事。
赵光义向来自视甚高,尤其是征倭立下大功之后,也开始逐渐暴露本性,越发的开始骄纵了起来。
殊不知征倭大胜,跟他赵光义压根没有关系,他只是占了大秦的光,再加上盟友和部下们都很给力,着才蹭到了功劳而已。
征倭之战虽说主要还是靠大秦,但魏宋吴明四国出力颇多,魏吴明三国主将都有极为亮眼的表现,唯独宋军主将赵光义从始至终没有任何高光时刻。
宋军打仗时的存在感最低,但在抢功、抢战俘、战利品时的存在感却最高。
赵光义不但不以为耻还反以为荣,回国后还厚颜无耻的进行了加工宣传,心安理得的蹭着跟他没有多大关系的功劳。
对此,宋军之中自然也有很多人不满,但架不住赵匡胤包庇这个弟弟。
对于赵光义这个弟弟,赵匡胤是真的爱的深沉,在他心中弟弟身上都是优点,比自己强多了,所以对赵光义也是极为纵容。
赵光义的军事能力,不能说算差,但只能说一般,可他却自以为自己是名将水平,主要就是因为赵匡胤经常夸赵光义。
这些话听听也就算了,可赵光义却是当了真,真的以为自己比哥哥强,所以才有了之后的亲自领军征倭。
殊不知,在宋国大多数人的眼中,赵光义只是个仗着兄长宠信的平庸之辈罢了,根本没有多少在乎他。
唯一在乎赵光义的人就是他的哥哥赵匡胤。
可随着赵光义权势的增大,野心也越发膨胀来,已经不太在乎这个哥哥了。
如今更是敢当宋国百官的面,当众和赵匡胤唱反调,让赵匡胤下不来台。
这要是其他人的话,早就被赵匡胤给推出去砍了,但是赵光义的话就不要一样,赵匡胤反而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真的错了。
谁让他这个弟弟打小就比他这个聪明呢。
“就算曹操如此羞辱蜀相,刘裕也依旧不计前嫌,并不是他有多么的大度,而是他需要魏宋两国的力量,换而言之,是他蜀国有求于魏宋。
当前局势,大秦势大,刘裕必须要和魏宋联手,才能有和大秦对抗的资格。
所以,无论魏宋两国如何欺他辱他,刘裕还是会拼命讨好我大宋,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反应而改变。
但我大宋若是遣使入蜀,恭喜刘裕的登基称帝的话,这在大秦眼中可就形同撕毁盟约,也必将迎来大秦的针对和打压。
想和蜀国交好,等和大秦开战后也一样,刘裕绝不可能会不接受我大宋,而此时的话只会刺激大秦,得不偿失。”
不等不说,赵光义虽然军事能力一般,但政治和大局观还是很好的,一眼就看破了刘裕的意图。
但也有一点他说的不对,蜀国确实需要宋国以壮声势,但宋国也需要蜀国来自保,相对而言却还是宋国更需要蜀国些。
双方联手本该是各取所需,互为倚仗才对,可赵光义反而以此作为依仗,认定刘裕不会和宋国撕破脸,就反复的对蜀国示好视之不见,却只是为了眼前一时的利益。
刘裕要是知道自己不计前嫌,近乎羞耻般的去讨好宋国,可赵光义不但不领情,反而还想吃定他了,也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有不少人觉得赵光义说的不无道理,毕竟反正无论如何欺负蜀国,刘裕也还是会拼命讨好宋国,那干嘛不等到和大秦开战之后?
赵匡胤也皱起了眉头,他心里觉得二弟说的不对,但具体又说不上来,可再一想二弟在这方面比自己强,心中又不禁有些偏向二弟了。
宋相赵普见赵匡胤这幅表情,知道自己不能在沉默下去了,可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却传来了两则重要情报。
“报……启禀王上,大秦突然向虎牢关增兵三万,宣称是要在虎牢关进行训练演习。”
赵匡胤心中顿时一凛,这哪时演戏训练啊,分明就是威胁,曹操能扛得住才怪呢。
果不出赵匡胤所料,下一个消息就是曹操认怂,明确拒绝遣使入蜀,参加刘裕登基大典。
赵光义能想到的,曹操自然也能想到,但他没有其他办法,不像赵光义就会耍这点小聪明。
至此,天下诸国之中,除了被刘裕选择性无视的朝鲜和南蛮之外,就只剩下宋国一个国家还没有明确表态了。
“王兄,在不拒绝蜀国的话,荆北的秦军或许也要演戏了,大秦既然能在虎牢关演戏,那就能在章陵与汝南边界演戏。”赵光义无比严肃的说道。
赵匡胤心理反感,但也不想荆北秦军出现在汝南边境,更何况还有这么多的人反对,只能一脸无奈的说道:“拒绝蜀国吧。”
————————————
洛阳。
“启禀陛下,魏国之后,宋国也拒绝了刘裕的观礼邀请。”
听到郭嘉此言,嬴昊顿时一怔,轻道:“赵匡胤也拒绝了?
朕虽准备给薛礼下令,让他往章陵郡增兵,以演习的方式威胁宋国,可着命令都还发出去了,赵匡胤怎么就拒绝了呢?”
郭嘉则笑道:“或许赵匡胤知道我大秦会向章陵增兵,以作威胁,但又害怕激化矛盾导致开战,从而彻底一发不可收拾,故才提前拒绝的吧。”
曹操为什么怂的那么快?虽然明知大秦只是想威胁一下,并不是想直接开战,可万一将领自作主张,为了立功将军带入魏国境内,那魏国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打的话,就算大秦不想开战,也必须要开战。
不打的话,总不能站着让秦军砍呀。
赵匡胤自然也和曹操考虑的一样,所以干脆不给嬴昊威胁他的机会。
只要我跪的足够快,大秦爸爸的巴掌就落不下来。
“真没意思,朕都还没出招呢,一个个的就都怂了,朕反而希望魏宋都强硬点,最好直接撕毁盟约,那连出兵中原的理由都直接省了。”嬴昊有些失望的说道。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