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渡黄河、收义子


本站公告

    山道内惨叫声渐渐消失,整个空间充斥着浓浓的血腥味和众人沉重的呼吸声。

    马忠带着弓弩手从山坡上跑了下来,走到刘基身前,抱拳说道“主公,战船已停靠在岸,探子回报,北岸河东郡尚有两千匈奴,正抢掠各地,不过大部分却是步卒,只有不到五百骑军。”

    这时诸将皆是回到刘基身旁,刘基扫视了一眼诸将,心中甚慰,不愧是自己亲手提拔,收服的部下,对自己的命令,毫无质疑的执行。

    转过头对马忠吩咐道“你命人挑出劣质马连同敌酋和地上那些破铜烂铁,都送去弘农,记得将城前我们的兵器收回来,顺便告诉士元,董昭护好天子,不必等我,让他们先保着天子返洛阳。”

    “喏”

    “元代,永烈你二人领军将前面道路清理了,幼平,子义领军原地休息,过会还要赶路。”

    “喏”

    刘基连下三道命令后,转身寻了个地,枕着双臂,闭目养神。

    远处典韦,曹洪也没有过来的意思,坐在原地不时的相互谈论。

    徐晃有些犹豫的跟在吕雯身后,来到刘基身旁坐下。

    吕雯被血腥气熏得异常压抑,似乎每个呼吸都能吸入血气,只能不住的喝水。

    徐晃不时的看向刘基,心中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近一个时辰,前路才清扫干净,刘基起身命道“将敌首削下,挂于马上,全军开拔。”说完,当先砍了两颗头颅回身栓在马颈上,众军士纷纷效仿,头颅分挂马颈两侧。

    徐晃犹豫一下,只砍了一个头,栓在马上。

    而吕雯,典韦,曹洪三人却没动,曹洪对典韦说道“以此作功,吾不为也。”

    典韦闷哼了一声,同曹洪翻身上马,跟在众将后面,向黄河南岸赶去。

    因弓弩手有缴获的战马代步,所以近七千人,不两日便蹬上了战船。

    十几艘战船一字排开,慢慢驶入北岸,刘基留下马忠,潘璋二人,补齐两千之数,领军进入河东郡。

    仅行了不到十里,便见处处黑烟滚滚,村内房屋尽皆焚毁,汉人尸体随处可见,一些妇人更是全身****的横尸于野,其中还不乏孩童,更令人不敢直视的是,很多孩童皆是无头之尸,而头颅却磊成一座座小山,两旁树木上也吊着许多男儿之尸首,其状惨不忍睹。

    众军士满目充血,呼吸沉重,手不时的紧攥兵刃。

    吕雯骑在马上双目含泪,银牙紧咬,至此心中方知,刘基为何那般很辣的屠尽匈奴了。

    曹洪,典韦,徐晃等诸将不仅在后,看了看刘基背影,沉思不语,眼中渐渐显出敬重之色。

    一道孩啼声,打散众人沉闷之气,纷纷向发声处看去。

    刘基翻身下马,循声跑去,诸将下马紧跟在其后。

    发现在一颗树后,一名农妇背靠树,怀中抱着一个婴孩,农妇早已气绝。

    婴孩在妇人怀中不停的四肢乱动,阵阵啼哭。

    吕雯上前急忙伸手抱入怀中,慢慢轻摇“哦,哦,乖宝不哭。”

    但孩子还是大哭不已,早为人父的典韦,闷声说道“会不会是饿了?”

    刘基吩咐许褚道“仲康取些水来,再命人熬点粥。”

    许褚一阵风似的将水取来,吕雯小手指探入婴孩嘴边后,刘基慢慢倾斜水袋,一道细流顺着小手指流进婴孩口中。

    婴孩喝了两口后,还是止不住的大哭,吕雯急得脸色涨红,无助的看向刘基。

    “我来”刘基伸手抱过婴孩,煞有其事的斜抱着,用手轻拍,口中哄道“爹爹在这呢,不用怕。”说来也怪,婴孩到了刘基怀中立时不哭了,而是睁着双眼不住的盯着刘基看。

    众人惊奇不已,吕雯轻咦一声,不信邪的对刘基说道“给我,我再抱下试试。”

    刘基微微一笑,将孩子递了过去,孩子方离开刘基之手,又张口大哭起来。

    吕雯吓得急忙又递给刘基,太史慈叹道“此子与主公甚是有缘,不如给他起个名字,收在膝下。”

    “恩,我们既是为驱除匈奴,收复北地而来,就叫他刘定北吧,此子眼瞳乍一看有些紫,小名唤紫瞳吧。”刘基一时也想不出个好听的名字,有些尴尬的说道。

    还好身边都是武将,倒也没觉得不妥,纷纷抱拳恭贺刘基道“恭喜主公收一麒麟儿。”

    吕雯嘟着嘴摇头道“这刘定北倒是没什么,可这小名叫紫瞳,有些女孩子气了,不妥,不妥。”

    “哦?呵呵,你也算他的母亲,那这小名不如就由你来起好了。”经吕雯一说,品了一下,紫瞳这个名字,还真有点女孩子,小家子气,于是开口说道

    “项羽生有重瞳,而此子眼瞳也有异常人,小名不如就叫胜羽,希望他日后武艺能超过项羽。”吕雯笑道

    “好,就叫胜羽,紫瞳确实不好听,反正只是个称呼。”刘基抱着定北,回到军中,这时粥已熬好,刘基命军士撇出粥汤,细心的喂着定北。

    有了刘定北,众人一路上不再那般沉闷,不时逗着刘定北,就这样大军慢慢的向安邑城行去。

    弘农城自匈奴被击溃以后,刘协迟迟不见刘基返回,正疑惑之时,报信的亲兵入了城。

    得到信的董承不敢耽搁,急忙领着亲兵来到殿内。

    刘协急忙问道“吴侯可回?”

    亲兵跪地回道“匈奴溃败,吴侯正率军追赶,准备趁势收复失地。”

    “好!吴侯真乃我朝中兴之将。”刘协听后,心中大喜,若是能收复北地,那汉室声威无疑会大涨。

    董承闻言,急忙拱手奏道“吴侯皆是骑兵,数量又少,不如再遣曹将军,率一支精兵,北上支援。”

    “准奏,曹将军,朕命你率本部一万人,马北上支援吴侯。”刘协坐于案后,沉声对曹操说道。

    曹操心中一动,已经意识到天子刘协,经过此胜,找回了信心,可以说有恃无恐,而恃的便是刘基此子。

    暗叹一声,出班跪地,领命而出。

    百官从刘协语气中也察觉到了刘协的变化,纷纷心中大喜,跪倒口呼“陛下万岁,汉室中兴在即。”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