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王牌部队,例如美军的第一空中骑兵师。38军则无疑是我军的王牌,配备有陆军航空师、坦克师、机械化师、摩托化步兵师、炮兵师、山地师、防空旅和特种部队,装备和训练均达世界一流水平。他们辉煌的战史,强硬的作风和先进的装备,再加上他们一向在京师附近担负守卫任务,所以也被戏称为“御林军”。军长李强少将作风强硬果敢。现在他们极为秘密地部署在从甘托克到噶伦堡的那段公路上,收敛印军遗体的印度卫生兵一走,他们就随之而来。此刻当地已是黄昏时分,刚进入雨季,山林葱郁很好地把他们隐蔽起来,即使有人走到近处也不一定能看出来这里隐藏着这样一支铁军。不过该军的坦克师目前只有在公路边的40辆T-07M主战坦克和120辆JT-07电动坦克歼击车,还要靠公路上方的角反射器的掩护才避开了侦察卫星和侦察机的雷达的侦察。
这些重型坦克是如何通过那些脆弱的桥梁的呢?这是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联合组成的 “飞毯”工程队的杰作。“天鹰”作战计划小组组长安定康大校在今年初就提出必须研究把重型坦克直接运到中印边界的可能性,重型坦克在突破防御阵地以及抗击印军重型坦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此迅速组建了“飞毯”工程队,于卫东上校受命组织人员研究并实施这一运输任务。这绝对不是一项简单的大件物资的运输,T-07M战斗全重达58吨,连同运输车总重为85吨,根本无法通过那些跨越峡谷的桥梁。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后,于上校组织了2 队人马,一队是由坦克厂的技师和技工们组成,负责把坦克尽量拆分,使坦克的底盘减到最轻,于是炮管、电池,可卸除的装甲块也拆卸了,甚至履带也换成了铝合金复上了高强度橡胶,坦克成了一个空壳,重量降到了29吨,当然还要求能在野外的条件下,借助简单的工具和器械重新把坦克组装起来。
另一队是运输兵,负责把坦克的“散件”运输到前线。空壳坦克加上运输车总重仍有48 吨。运输分队的调研结果是,前线的桥梁经过一定的加固,绝大多数可承受30吨拖车的通行。经过试验铺上橡胶缓冲垫,通过电缆向T-07M的底盘供电,以低速行驶时对桥梁的冲击等同于拖车。此时电动机运转平稳的优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于是组装分队的技师和工人苦练拆装的基本功,他们可以利用专用的器械和工具在6小时内把拆成几块的重型坦克重新组装起来。在5月底他们把60辆重型坦克的“散件”秘密地运到了拉萨南郊的一个基地待命。我军出击锡金的决定一下,他们立即忙碌起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40辆的散件隐蔽地运到了甘托克。当大反攻的命令下达后,在昨天夜里运输分队好不容易才把散件隐蔽地运过了4号桥,分散地把它们放置在到峡谷口北部的3公里公路边上的8处装配点。装配分队的技师们分成10个组,拼死拼活在一个白天,凭借简单的器械和工具奇迹般地完成了40辆主战坦克的拼装任务,并完成了静态测试任务。此刻他们都在附近的树荫下睡着了。于上校看着他们,真是感慨万千,我们的工人太了不起了。不过尽管早已经过多次演练,终究有些担心这些坦克能否动起来,所以技师们还得在坦克边上待命。他与坦克手们一样焦急地等待出击的命令,多少个日夜的拼搏就等待最后的实战检验了。
轮式坦克歼击车JT-07的运输问题并不大,不装炮弹,并且拿出电池,由后面的供电车通过电缆向它供电,在通过桥梁时再降低轮胎的压力以减少震动,就安然地通过了一座座经过加固的桥梁了。他们将在大反攻中与印军的主战坦克一决高下,它们可以弥补主战坦克数量的不足。这些“迅猛龙”将经受实战的考验。
空中雄师
与地上的王牌军相辉映的是空四军这支空中的王牌军。这次他们将有288架战机负责夺取战场的制空权。而强击机团的84架EQ-6电子战机、Q-6攻击机将发挥它们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不过他们这次还承担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验证最新研制成功的歼-17螺旋桨战斗机的实战能力。
人们也许要怀疑,有没有搞错啊,在高超音速战机、矢量推力控制盛行的今天,居然还去研究螺旋桨战斗机?这可是总参一个小组的杰作。他们充分了解了电动螺旋桨飞机的特性,又研究了历次空战的细节。有二个战例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二战开始阶段,苏军实施了战略性的撤退,天空中德军的战机滥施淫威。1942年4 月苏军组建了第588夜间轰炸机飞行大队,清一色的女性飞行员,驾驶的可不是什么高性能的重型轰炸机,而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叫“波-2”的双座初级教练机,性能之低令人咋舌:双座纵列,空重只有700公斤(比现在的1000磅的炸弹也重不了多少),机身很小,全长8.17米,翼展11.4米。它是用松木条制成的,用钢丝拉紧,蒙皮是帆布的。巡航速度155 公里/小时,续航距离500公里。她们在机翼下安装了4个炸弹架,居然可挂360公斤炸弹,专在夜间用小炸弹出击德军的阵地,每夜要轰炸顿河渡口十多次,协助地面部队攻占了渡口。德军的优势空军对她们毫无办法,德军称她们为“夜空女魔”。
——9年后,在朝鲜战场,中朝空军受到她们的启发,决心用同样的波-2飞机去攻击美军的重要空军基地-水原机场。当时水原机场距前线约200公里,是侵朝美军空军第5航空队的主要基地,经常部署有F-86、F-94战斗机和F-84歼击轰炸机百余架,还经常有几十架B -26轰炸机在这里转场。机场周围配置了严密的雷达警戒,部署了40毫米的高炮,还有F- 86和当时最先进的F-94夜航战斗机担负夜间值班,可谓戒备森严万无一失。然而就是这不起眼的小东西愣是成功地挑战了这些庞然大物。1951年6月14日夜间中朝空军各派1架波- 2,每机携带了50 公斤炸弹。他们成功地飞到了水原机场,虽然由于天气不好没有投弹,但是又在低空安全返航了,并未被美军发现。6月17日夜里月光明亮,目视距离达几十米,凌晨时分中朝空军的2架波-2再次起飞,沿着山沟飞了1个多小时就到了水原机场的上空,只见机场上空一片宁静,大约100多架美军飞机静静地停在跑道边上。2架波-2在离地面约20 米的高度冲向敌军,4枚炸弹投了下去,只见4架美机着火,4架也倒向了一边。飞行员赶紧把机头一转,沿着山谷就朝回飞。这时机场才拉响警报,2架F-94战机迅速升空,可是这种战机的速度太快了,一下子冲出了几千米远,等他们绕了一圈回来,波-2早已钻进了山谷,哪里还找得到呢?
美军第5 航空队对此专门进行了研究,那些“王牌”飞行员提出了许多对付波-2的办法。几天后,志愿军再次用波-2飞机袭击水原机场,这次美军飞行员有了准备,2架F-94 夜航战斗机紧急起飞后,追赶刚刚投完炸弹的波-2机。王牌飞行员麦德尔看到了月光下的一个小黑点,他一拉操纵杆追了上去,可是还没有看清目标,自己的飞机就冲过了头。只好再转一个***再回来。这一次,他打开了起落架,又放下了襟翼,飞机的速度大幅度下降,真不愧是王牌飞行员,终于使高速喷气机可以跟在木头飞机的后头了。当距离只有200多米时,麦德尔按下了20毫米机炮的按钮,一串炮弹飞了出去,可波-2恰好再次降低高度,未能击中目标。怒火中烧的王牌飞行员再次瞄准了又是几炮,于是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机炮的后坐力太大,F-94瞬间降速到零,机头一转坠向地面,在如此低的高度这是一眨眼的功夫,王牌飞行员根本没有跳伞的机会,活活摔死在机舱内。这一事件震惊了侵朝美空军,远东空军司令下令,不准再用这种冒险的办法攻击志愿军的波-2飞机。直到朝鲜战争结束美空军也没有找到别的办法来对付波-2的夜间袭击。
研究小组认为波-2飞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主要是雷达难以发现这种主要用木头制造的小飞机在夜间的超低空低速飞行,一般的喷气式战机也确实难以对付这种低速小飞机。他们提出歼-17的指标是:
——隐形:采用电动螺旋桨推进后,又是低速飞行,飞机的红外特征是极其微弱的;由于是小型低速飞机可以大量采用合成材料,再辅以一定的吸收雷达波的涂料,可以大大地降低雷达的反射截面。
——能超低空飞行。配置GPS导航、地形跟随雷达就可以做到。
——夜间飞行性能优良。将配置微光夜视仪、“天眼通”雷达告警接收机、高性能的热成象仪“探针”等设备。
它们的任务是夜间袭击特殊目标;与直升机和无人驾驶侦察机作战。还可以承担一定的侦察任务。
经军委批准,哈尔滨飞机厂成立了设计组。经过10个月奋战,第一架样机就展现在军代表的面前,这可不是波-2那样的木制飞机了,完全是一架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单座超轻型战机了:
——机身和机翼的主梁以铝合金作框架,连同飞行员的澡盆形防护装甲全部涂上强烈吸收雷达波的涂料,外面复上既能透射又能吸收少量雷达波的合成材料-它原来是为隐形直升机的螺旋桨研制的-作蒙皮和机壳。二台驱动螺旋桨的电动机也同样处理,螺旋桨本身是透射雷达波的碳纤维材料制成的,整机的雷达截面极小。与F-117隐形战机或B-2隐形轰炸机的吸波涂料不同,我们的涂料被密封在机壳内,既不承受雨点和冰雪的高速冲击,又不受雾气和潮气的侵袭,效果好而维护工作量又低。螺旋桨叶也进行了减噪音的设计。电动机本身又几乎不发热。可以说这是世界上隐形性能最好的战机了
——机头的雷达罩内是一台高性能的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搜索无人驾驶侦察机这类小目标很有效。为了减轻飞行员的负担配置了GPS导航系统和自动驾驶仪,机身后部有地形跟随雷达,可以在10米的低空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作贴地飞行。配置了微光夜视仪、半导体强制冷的热成象仪,有二台平面显示屏,分别显示电子地图、飞机设备状况、战场情况、敌方雷达和导弹的威胁警报等。
——2台额定功率为450千瓦的变频电动机埋在高升阻比的机翼中,驱动低噪声推进螺旋桨,使飞机可以280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飞行14小时。由于电动机的特性是短时间内可以超负荷工作,因此它的最大速度达570公里/小时,升限为11000米,足以同直升机,甚至“鱼鹰”垂直升降飞机格斗。它不需要跑道只要有一小块平地即可起降,在一般土路上的起降滑跑距离仅120米甚至更短。
——拥有极为强大的通讯能力,可以直接接收侦察卫星、预警机和无人侦察机的图象信息显示在平面显示器上。更绝的是,计算机中储存了20种常用的极为简单的回答短语,使用时飞行员可在显示器上调出来显示,如:“已收到××(飞行员可在画面上输入)号命令”,“已到达目标上空”,“已实施攻击”…,飞行员点中其中的一条后,就以0.01秒的时间发出短语的编码和极少量的信息。敌方的侦察系统是不可能发现的。
机头的雷达罩下是1门双管23毫米机炮,备弹150发,有2个空空导弹发射孔,可发射新型的双导引头的霹雳-15B近程空空导弹。无外挂武器。
翼展10.5米,机长9米,机高3.3米,翼面积21平方米,自重连电池1850公斤,起飞全重才2300公斤,比二战初期名震太平洋的日本零式战斗机还小。在低空的机动性能极佳。经过试飞,顺利地通过了测试大纲,毕竟只是一架螺旋桨的小战机,从飞机结构和气动特性来讲并无特殊的地方。唯一比较特殊的是利用电动机控制性能,开发了以左右电动机的不同转速来产生转弯力矩,进一步缩小了战机的转弯半径,并采用四线数传控制,主要是用于匹配自动驾驶仪以减轻飞行员的负荷。
定型后被命名为歼-17,很快生产了24架。设计组还开发了它的二种改型,一种是拆除武器,可在机舱内搭载2名突击队员降落在1300公里半径内的地域。第二种是拆除武器后,安装一台侧视雷达和多光谱电子相机实施侦察任务。不过它们是否生产,将要等待今晚的任务完成情况而定,所以设计组的人员也在前指焦急地等待结果。
今晚歼-17的任务有二项:
——以4架分二组,分别袭击英帕尔和贾姆谢德布尔的预警机基地。这是很艰巨的任务,印军的预警机基地遭受过二次袭击后,全面加强了戒备,尤其是英帕尔基地离前线才 250公里,四周配置了严密的警戒雷达和防空导弹阵地,并有战机在高空警戒。贾姆谢德布尔距前线是600公里,同样是戒备森严。我军的战术是歼-17利用隐形和超低空飞行的绝技接近机场,等到预警机起降时实施突袭。
——20架参加对印军直升机的格斗,这次交给中央突击师指挥。
空1师的144架战机也将参加东线夺取制空权的战斗。
低空飞豹
在反击战中屡建奇功的中央突击师――他们是我军的另一张王牌,今晚将担负最艰巨的任务,将要围歼印军精锐的第7快速旅和第9装甲步兵师再建新功。他们师在前期的反击战中屡建奇功,在军委的支持下始终保持了满员,装备还有所增强,主要是直升机力量再次获得加强。郝志刚命令部队在白天睡了一天的觉,以恢复体力。现在全师14000名官兵有如一头弓身准备飞扑的豹子,等待冲击入侵不丹的印军。郝志刚在5号天鹰基地(即原印军第七整编山地师的基地,在达旺东北边90公里处)的指挥部中还在思索着制订好的计划,今天他还将指挥47集团军的141快速师的陆航兵团的3000人,这支部队将围歼入侵塔希冈宗的印军。师参谋长傅其彪将和4名参谋在Z-15指挥直升机上亲临现场在空中指挥。指挥歼-17战机对他来说也是新鲜事,不过他对这些小战机很有信心,曾亲自驾机飞了好几圈。
出击部队都在等待20:30的到来,这个时刻可是精心选择的,对应的新德里时间是18: 00,当地的天文时间是晚上7点左右,天色已经转暗,而印军的晚餐时间是18:30,也是印军较松懈的时刻。
印军锡金——不丹集群司令部6月18日新德里时间18:00
“6. 12”大败对贾吉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知道不少前线的高级军官在向陆军参谋部告他的状,骂他是个不懂实战的空谈家。虽然在总部不少老朋友的帮助下,他挺了过来,不过他也知道不可能再有这种机会了。他必须在短期内结束夺取锡金的战役。明天他就将以实际行动来回敬那些背后说坏话的家伙了。不少前线指挥官请他注意组织防御,以防中国军队的反击。他却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只有消灭了“入侵”锡金的中国军队,才谈得上真正的防御,不过他认为即使到那个时候也还要进攻,直到成立了印度控制下的“西藏共和国”再考虑防御也不晚。
当然他认为自己已经相当注重组织防御阵地了:第12重装甲师部署在左翼的大吉岭一线,第9重装甲师部署在右翼的噶伦堡,他们各有220辆主战坦克,并且都是把其中的120辆T -80UM2坦克部署在前沿,100辆性能较差的印制“阿琼”坦克部署在后部。上次损失的100 多辆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总算给补充齐了,每师又都有120辆。现在这些自行榴弹炮出击任务完成后,都会及时退回到坦克阵地后面隐蔽起来。2个师的16个防空导弹单位和一批高炮,则部署在四个要害部位,组成严密的防空火力网。
他的司令部在二个师的中间结合部后面。如果以为接合部是一个薄弱环节那就中计了,他把第8快速旅和基本恢复了战斗力的第5快速旅强大的直升机兵团就放在司令部驻地的周边,第7装甲步兵师剩余的3个团则在重装甲师的后面,协同坦克部队守卫阵地。他也深知从锡金的前沿阵地到孟加拉国的边境总共只有50-60公里,纵深实在是太浅了,这也是总部和他都急于发起进攻的主要原因。
他起身走向餐厅,他安排了一个工作晚餐,他必须再次提醒那些前线的指挥官,作战一定要勇猛,这次必须压倒中国人。凄厉的警报声打断了他的思索,他急忙要返回指挥厅,可是参谋人员却让他赶紧到地下指挥所,说中国人已经发动了全面的空袭。不过他并不相信没有重型坦克的中国地面部队敢于向他的重装甲师挑战。
空中游击队
攻击时刻一到,率先出击的我第一波混合机群准时从低空冲出各山口,首先是6架EQ-6 电子战战机发射了强大的干扰电波压制印军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站,在强大的金龙电池电力的支持下,可以说是世界上压制功率最大的电子战机,并向雷达站发射了反辐射导弹,有2架还逼近了那2架印军的预警机各向它们发射了1 枚反辐射导弹,虽然并未奏效,也引起了它们的一阵混乱,并立即后撤了50公里。192架制空战机立即升空担负夺取制空权的任务,24 架歼-11IIM 则先与42架Q-6攻击机立即展开对印军雷达站、防空导弹阵地、机场和炮兵阵地的猛烈攻击。印军的预警机和阵地上执勤部队纷纷响起了凄厉的警报声,可惜预警时间太短了,大多数前沿阵地的警报声还未结束,炸弹、火箭弹已经掉到了阵地上。这款重型攻击机出手不凡,狂暴的火力有力地摧毁了一个个目标。在低空飞越印军的阵地时角速度很大,只有灵活的高射机枪能跟得上,可惜打在他们厚重的装甲上没有什么作用。23毫米的速射炮也打不透它们要害部位的装甲。再说印军的反击机会也不多,接踵而来的还有武装直升机的打击呢。
大批印军的战机急速升空迎战,原来在空中警戒的8架战机赶紧在二架预警机的周围形成内层防御圈。大多数印机扑过来迎战我机群。
在锡金以西的大批印机均被我机阻截在极为狭窄的尼泊尔与孟加拉国之间的空中走廊,我军仅以48架战机就构成了2道阻击线,印机根本冲不过来,他们暂时还不敢再次破坏这二个国家的中立地位。我军的主力则在东部与印军东北战区的战机争夺制空权,而东北战区总共只有180架战机,再加上锡金集群在东部的60架战机,根本不是对手。在第一轮对攻中,就被我机击落了12架,不少印机在机场还没有起飞就被攻击机摧毁。经过三轮的作战,我军就牢牢地掌握了锡金-不丹战场的制空权。印军二线战机企图把我战机引入他们的阵地作战,我军不为所动,只是在不丹-锡金一带牢牢掌握了战区的制空权,保护攻击机的对地攻击。
最有意思的现象是,我军的战略轰炸机H-6自如地在东线和西线调动,现在大批的重磅制导炸弹砸到各处的印军阵地上,可是印军大吹大擂的6架“逆火C”战略轰炸机却根本不敢到东线来,只好在西线实施远程攻击,也算是隔靴抓痒。。这对印军的士气是很大的打击。
却说我们的空中游击队,东部的2架歼-17是新德里时间18:30(因为当地天文时间与新德里时间接近,所以下面用这一时间来表示)从8号天鹰基地起飞的,预计20:30到达英帕尔基地,根据多日来的侦察记录预测,印军的预警机将在20:30-21:00起飞奔赴西隆东南的10000米上空以替换现在执勤的预警机,共同执勤一段时间后,被替换的一架才返航。2 架战机起飞后就在低空沿着预定的航线,在印缅边境的深山峡谷中飞行,一直绕到英帕尔的东南方。由于先进的自动驾驶仪的工作,飞行员只是注意周边的环境,很好地保存了体力和精力。直到进入目标附近的地域他们才关闭自动驾驶仪,接管了飞机的飞行控制。
20:35他们接到了高空侦察机的信息,机场已经准备预警机的起飞了。担负首轮攻击任务的杨兴军中尉率先驾机飞出了峡谷,在低空15米的高度穿过了二座雷达站之间的一片洼地,任洪明中尉则无声无息地在150米的后方跟着他。不一会,他们就看到了机场跑道的泛光灯照亮了跑道,前面的杨兴军清晰地看见1架巨型的预警机正在开始滑行,预警机的样子是无人会搞错的。他压下了心头的狂喜,沉着地调整机位,他要在A-50离开跑道的一刻,从侧面发起攻击,戒备森严的印军基地无人知道灾难即将降临。庞大的预警机刚要离开跑道,杨兴军在300米外的侧面1个短点射,10发炮弹准确地全部打进了它的机体,灌满了燃油的预警机立即变成了一个大火球,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跑道的端部飞去。
得手后双机立即悄悄地沿原路撤离机场,他们压下了兴奋的情绪,警惕地注视着显示屏上反映的战场情况。那些印军的雷达居然对他们熟视无睹,没有锁定的信号。预警机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掩盖了短促的机炮声,杨兴军射击时没有使用曳光弹,所以没有引起印军的注意。机场虽然响彻了警报声,可是印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紧急起飞的直升机绕机场飞了一圈,什么也没有见到。杨、任二人知道机会来了,敌人竟然没有发现他们。他们再次在山谷中等待机会。我军的高空侦察机当然知道英帕尔机场大火的含义,一会儿他们收到了杨兴军0.01秒的报信,代表“继续待机”,就完全放下心来。前指的领导十分赞赏他们的顽强斗志,在前指等候消息的设计组人员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他们的杰作将打消一部分人的疑虑,他们成功了。他们告诉指挥员,歼-17的续航时间足有12小时多,他们完全可以再创奇迹。
却说,印军执勤的预警机无法多坚持了,他们也不敢实施空中加油,在敌机环视之下,哪里敢冒这种风险。机场也扑灭了大火清理了跑道,在黑夜之中一时哪里查得出原因呢? “事故”后的1个多小时,机场准备好让预警机降落了。今夜的天空并不亮,进入雨季后,这一带夜里经常要下雨,机场得到的预报下雨的概率为30%。为了保险,机场派遣了一架卡-60直升机在低空巡逻,天上有LCA巡逻,应该是万无一失了。可是直升机的搜索雷达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得到我军预警机报告印军预警机正在返航的信息后,杨兴军一出山谷就发现了卡-60的搜索雷达波,他一会儿就发现直升机只是在跑道的指挥塔台对面的一边,于是就在塔台的同一边的远处低速飞行,根据电子地图的标识找到了二个雷达站的结合处,不久就看到了A-50的庞大身影,按照商定的计划,杨兴军还是攻击预警机,任洪明则同时突袭卡-60直升机,以取得时间脱离机场警戒圈进入山谷的安全地带。杨的战机几乎与预警机同时到达跑道的端部,一串炮弹准确地打进了刚接触跑道的预警机机体,这些高爆炮弹照样炸毁了预警机,让它冒着火翻腾到跑道的尾端。在1个多小时中,这二架小小的螺旋桨战机居然连续摧毁2架昂贵的预警机连同机上的同样珍贵的机组人员,可以说是创下了空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再说任洪明中尉这次得到了歼敌的机会,他加大了电动机的功率直扑卡-60,在杨兴军射击的同时,他也发射了2枚空空导弹,导弹只是几秒钟的功夫就击中了800米开外的直升机。双双得手后,他们立即穿过了二座防空导弹阵地之间的疏林地,那些高炮和导弹根本来不及反应。只有附近的一辆装甲车上的炮手用车上的机枪向后面的任洪明打了一梭子弹,不过没有打中要害,任洪明只觉得背后一震,他继续加大功率发现没有异常就放心了。进入山谷他们就又翻越一道山脊进入另一条山沟向北返航了。在上空巡逻的LCA接警后,立即压了下来,它们的雷达如何能在山谷中找到那2架小飞机。等到再派直升机也赶不上了。杨任二人安然地返回了基地,受到了战友们的热情欢迎,二人被抛入了空中。机械师们一检查任洪明的飞机被打了6个洞,可是澡盆型的座椅防护装甲顶住了12.7毫米机枪子弹的射击,只是留下了一个小坑。
西部出击的2架歼-17从甘托克西面基地出发,他们预计在当地时间21:00赶到600公里外的贾姆谢德布尔基地,以攻击21:00-21:30起飞的预警机。大批印机正在高空迎战我方战机时,他们却在低空悄悄地穿越了狭窄的东北走廊,然后贴着印度与孟加拉国的边界向南飞越了恒河,继续向南直到这个基地的东南才折向西飞,绕到了基地的南方。不过他们的运气似乎不好,印军司令部一见大批印机被阻截的东北走廊之外,急令基地的预警机提前升空,加强空中指挥力量,所以20:20就起飞了。胡宏和王一兵两人得到信息立即降低了速度,坚信空中的那一架总是要返航的,所以慢慢地飞近机场在不远处的低空低速徘徊,歼- 17的优良性能保护了他们的秘密。不断有苏-27、苏-30等战机在机场起降,他们不为所动。22:10他们得到高空侦察机的信息,1架印军预警机已经返航。他们穿越了二座雷达站之间的小河沟,把机位调整到预警机着陆的位置。
A-50刚接触地面就被胡宏的一串炮弹打得冒火,并开始在跑道上翻滚。这是一个大型基地,有几条跑道,恰好2架苏-27战机也同时在着陆,王一兵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一个右转瞄准后面一架发动机尚未关闭的,2枚导弹飞扑过去,由于距离太近,导弹居然钻进了发动机爆炸,尽管有0-0弹射椅,飞行员也来不及操作了被烧死在机舱内。当这一团火在惯性的作用下从已经刹住了的前一架苏-27的旁边滑了过去,把里边的飞行员吓得魂飞魄散,然而灾难很快也降临到他的头上,加速赶来的王一兵瞄准他就是一串机炮,立即把他报销了。2人一举得手,立即加速脱离机场。
机场上响彻了报警声。基地的指挥官命令2架苏-30起飞搜索并追击偷袭的敌机,他们自然认为来袭的一定是中国最厉害的重型战机了,那些重达34吨的高速战机如何追得上那2 架总重2.7吨,连它们的零头都不到的小飞机呢?自然是瞎忙了一通无功而返了。胡宏和王一兵二人居然跋涉1400公里,远程奇袭得手,而且安然返航了。基地自然也是一片欢腾,欢迎他们的得胜而归。
一下子丢掉了3架预警机,印军的战机无论如何也不能夺回制空权了。我军更大的收获是成功地实施了空中游击战,手中又多了一柄克敌的利剑。
横扫千军18:00
再说锡金前沿地面的印军,此时已近晚餐时间。部署在锡金边境锡金一侧的重装甲师阵地一片宁静,各师只有20辆坦克担负执勤任务,它们也只是启动了一个小小的辅助发动机,监视设备和空调系统在运转。防空导弹阵地也只有一半人执勤,低空有2架卡-60在盘旋监视。其余人都在准备享用晚餐,师长和参谋长都去司令部了。全军上下都在想着接下来的攻击行动。
天色刚转暗的时刻是人的视觉最弱的时候,此时我军的热成象仪的优异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管是战车还是直升机看印军的目标都很清楚,红外寻的导弹攻击目标的效果很好。反观印军的装备,热成象仪上根本找不到目标,遭到我军电子战机压制后,不要说雷达的效能极大地降低,连维持正常的通讯都极为困难。这一差异在战斗中都是致命的。
分配在这一地域担负对地攻击任务的是8架Q-6,他们2架一组攻击一个防空导弹阵地,反辐射导弹率先飞扑雷达系统,印军操作人员在屏幕上一见导弹的光点,立即发射干扰弹,并急速关机,可是攻击机的飞行高度只有20米,这些手段都不起作用,导弹纷纷击中目标,阵地上接连响起了爆轰声。转瞬间火箭弹和机炮炮弹又倾泻到阵地上,导弹发射车和高炮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自行榴弹炮和坦克上的高射机枪打到攻击机身上只是溅起了一串火星。高炮则很难进行瞄准射击。这些攻击机在低空很快又装过身来继续实施攻击。
紧随Q-6攻击机出击的就是38军和23军的陆航兵团的武装直升机,第一波就有24对Z- 15M与WZ-12M最佳重型搭配,他们向印军的重装甲师的接合部二边的主战坦克发起了猛攻; 24对WZ-11M与WZ-10M的轻型配对,则首先向防空导弹阵地再次猛攻。Z-15和WZ-11武装侦察直升机的主要任务是对付印军的直升机。第一轮导弹、火箭弹和机炮扫射就打了印军一个措手不及,不少坦克还未发动就遭摧毁。随之而来的又是那2架“空中炮舰”JZ-14M,还是攻击印军自行榴弹炮,印军的隐蔽阵地并不坚固,根本保护不了它们,到处窜起了爆燃的火球,还有不少炮弹落到了装甲步兵师的阵地,那些高爆炮弹造成了印军的重大伤亡。
在印军重装甲师忙着仰头对付空中的威胁时,120辆“迅猛龙”轮式坦克歼击车飞速冲到印军阵地的全面,大批穿甲弹飞向印军的主战坦克,摧毁了一批坦克后它们分别向二边驶去,在行进中继续攻击印军的装甲目标,并不向敌阵冲击。它们的突击打得重装甲师难以应付,指挥官只好命令后撤以收缩阵地,调整阵容。哪里知道4架直升机向他们阵地前的地雷阵发射扫雷火箭开辟通道后,居然有大批的主战坦克向他们的阵地发起了强大的冲击。那些印军坦克手几乎要认为这又是中国人搞的假坦克了,可是它们狂猛的火力和冲击力立即把他们的怀疑冲掉了。36辆T-07M主战坦克以锐角型的三角队形楔进了印军二个重装甲师的结合部,后面跟随着大批的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向远处的印军装甲步兵师阵地猛烈扫射,并发射了大批的枪榴弹和火箭弹。
印军重装甲师的后撤很快就变成了溃败。占了突然袭击优势的38军战车很快撕开了印军的防线,直插贾吉尔的司令部驻地。攻击展开半小时后是最关键的时刻,第38轰炸机师的14 架H-6M和26架H-6D改已经到达攻击位置,大批的“飞蛇”滑翔炸弹砸到了印军防空导弹阵地和重炮阵地。一部分“飞蛇III”钻地弹在Z-15的激光照射器的指示下,不断钻透印军各级指挥部的坚固工事在内部爆轰。穿甲炸弹也在激光束的指引下向“阿琼”、T-80的顶上攻去。这500多颗重磅炸弹在印军的阵地上刮起了一股恐怖的旋风。
那么印军的武装直升机在干什么呢?贾吉尔总共有160架武装直升机,90架多用途直升机,65架运输直升机,占到了印度陆军的将近三分之一的直升机。有80架武装直升机,40架多用途直升机和25架运输直升机被派到驻不丹的部队手中。指挥官立即觉得不够用了,由于紧靠孟加拉国边境,纵深实在太浅,隐蔽在前沿停机点的直升机,在的第一波空中突击中就损失了21架。其余武装直升机赶紧升空,立即遭到我王牌军陆航兵团战斗直升机编队的攻击压制。我军已经在战略思想和实践中高度重视直升机夺取低空制空权的作用,为此在直升机集群中配置了专用的战斗直升机,WZ-11M强调了格斗的机动性能,并配置了空空导弹和速射机炮,在战术上演练出一套有效的双机作战的攻防战术。即使担负攻击任务的Z-15M和WZ -10M也掌握了双机配合作战的战术。在空中指挥的陆航兵团指挥员,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力量的分配,始终保持夺取制空权的直升机的数量,有效地压制了印军直升机的反击。在前沿作战的印军根本得不到直升机的支持,防御能力大受影响。
我军的主战坦克数量虽少,但速度和机动性都强于印军的坦克,又有武装直升机和轮式坦克歼击车的支持,重要的还是有一支战场抢修队。抢修队由4辆主战坦克和6辆装甲维修车组成,一旦有我军战车遭损伤,接到呼叫,主战坦克立即赶到损伤战车的一侧组成钢铁的屏障,并以火力警戒,有时还招来武装直升机保护,抢修队则迅速进行修复,救护人员迅速救护伤员,如有重伤员则由后备坦克手顶替,甚至还抓紧时间补充弹药。能修复的战车立即重新投入战斗。这一招是向以色列人学来的,这次收效更大,因为我们的战车太少了,同时电动坦克被击中后很少起火,修复率很高。
更绝的是这支抢修队还指挥一支特殊的队伍扑灭印军的损伤坦克的大火,然后视情况进行抢修,修复后立即交给后备坦克手。令他们欣喜万分的是居然“捡”到了4辆毫无损伤的空的T-80坦克,那些后备坦克手将信将疑地进入坦克一看油满弹足,一启动什么问题也没有。后来总算想明白了,一定是印军的坦克手在餐厅就被打死了,由于没有启动发动机,我军的武装直升机也就没有攻击它们。这些印军的坦克立即加装了我军的敌我识别装置,在外壳还粘贴上特殊的荧光标记,在微光夜视仪中更醒目,自己人一看就知道这已是自己的坦克,印军却不会注意。这些坦克还有印军的敌我识别装置,将给印军更大的打击。所以我军的坦克虽有一些不能马上修复退出了战场,坦克却越来越多了。
到20:20,38军军长李强在指挥部得报,印军重装甲师的撤退已经陷入混乱,印军的第 9重装甲师在奉命向噶伦堡东南的司令部退却,第12重装甲师向大吉岭方向退却。就抓紧时间命令实施“飞旋镖”行动。只见我军的武装直升机飞到前面去,打击逃得最快的“阿琼” 坦克,并专门在它们行驶到狭窄的路段把它们打趴下。这一地区是山前丘陵,大多数道路也很崎岖,几处咽喉地段被堵整个撤退行列的速度就降下来了。有几辆坦克试图翻越小山丘,立即成了显眼的目标,被我军打成了山顶的“火炬”,别的坦克也就不敢冒险了。我军的几架重型运输直升机运载了一批突击队员隐蔽地飞到印军坦克队的前面让他们下来。他们全部是印军装束,但在袖口或军装后下摆等处粘贴有一小块荧光白布,让自己人可以识别。
此时我军的直升机和坦克只是在远处“制造气氛”,H-6则击中力量去攻击印军后方的司令部了,印军坦克赶紧设法绕过损坏的坦克回撤,只见一批步兵迎面冲了过来,他们还向追击的中国坦克发射榴弹,并不断用枪扫射。坦克手的视野受限制,是很需要步兵协同作战的,所以印军坦克赶紧让他们上来,搭载他们后撤。
谁知这些步兵上车不久坦克就不动了,那些步兵还啪打坦克的外壳用英语或印地语叫嚷:“为什么不动啦。”实际上是他们用一种特制的透明薄膜粘贴在发动机的进气口。那些坦克手一见周围没有什么危险(当然不会有危险啦,这些“自己人”的身上都有我军的敌我识别器呢)就纷纷爬出来检查了,他们还要求步兵进行警戒。自然步兵们全力以赴地“帮助”坦克手了。出了坦克他们哪里是这些格斗专家的对手呢。于是这批印军坦克都成了我军手里的利器,还抓紧时间进行加油和补充弹药,在突击队员的帮助下很快就清除了前面的障碍。这批坦克有107辆之多呢,它们搭载了突击队员快速前进,很快赶上了还在开炮掩护的印军自行榴弹炮,用通话器呼叫他们,让他们也帮助搭载一些步兵可以加速撤退。于是这些剩下58辆155毫米重型榴弹炮也落入了我军手中,38军如虎添翼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势。
印军的主阵地在第8 快速旅、第5快速旅、第7装甲步兵师的3个团和司令部炮兵、防空兵部队等的支持下顽强地抵御中国军队的攻击。可是当大批的“飞蛇”炸弹、密集的155毫米榴弹炮砸到印军阵地,又有更多的坦克加入冲击行列时,印军的防御阵线开始动摇了。起先印军司令部怎么也想不通,中国人是如何把这些重炮弄过喜马拉雅山区的。后来贾吉尔得到报告,已经与第9重装甲师完全失去联系,知道大势已去。本来的应急计划是往阿里布尔杜阿尔撤退,一来可以支持不丹的驻军,实在不行还可以再撤到东北战区的战略重镇高哈蒂。可是现在一辆重型坦克都没有了,参谋们认为根本无法撤退到阿里布尔杜阿尔。于是命令全军撤往最近的大城市西里古里,那里还有大批的驻军和重装备,既可以抗御中国军队的进攻,还有机会与大吉岭的部队以及不丹的部队共同实施反攻。
可是撤退的命令一下达,立即成了溃败。那2个快速旅本来就不擅长防御,第7装甲步兵师又只有3个团,那里经得起38军在坦克和自行榴弹炮支持下的狂烈的攻势呢?司令部的主要人员乘坐了2架直升机从低空直飞西里古里,其余的部队本来是要求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在后面掩护撤退的,可是它们那里经得起重型坦克的攻击呢,于是全部加入了溃败的行列。38 军参谋长在空中发现了这一情况,当机立断命令武装直升机攻击溃逃印军队列的前部,并让我军的电动坦克和坦克歼击车火速超越到前面,最大程度地在西里古里的北部截击这批印军。赛跑的结果自然是我军得胜,印军晚餐都没有好好吃,全都是随便抓了点东西填肚子,又整整打了一夜,都精疲力尽了。只有极少数人,扔掉了武器减轻负荷从小路逃到了西里古里。这3支部队成建制地被消灭了。
到了西里古里以北10公里处,我军停止了追击,抢占有利地形立即构筑工事,部署防反击的地雷阵。这时天色已经转明,当地时间已经是清晨5点了。38军将士经过连续11小时的奋勇冲击,摧毁了印军锡金集群的主力,还缴获了大量珍贵的重型坦克。
兵不血刃大吉岭
再说印军的第12重装甲师奉命向大吉岭方向撤退,司令部要求他们尽快与那里的103师和142山地团会合,共同从侧面牵制中方的攻击部队。贾吉尔还期望自己稳住阵脚后,由这支部队从侧面冲击以切断我军的后路,实施夹击呢。师长沙拉克尔准将指挥全师向大吉岭退却,由T-90M坦克在后面押阵,自行榴弹炮跑在最前面还以炮火向后射击进行掩护,中间是一批“阿琼”坦克,由于既无直升机校正弹着点,又无法进行观察确定炮位,射击的效果极差。
根据分工,由23军对付这批印军,此时侦察机和EY-14协同指挥机已经发现有印军的步兵从大吉岭出发来接应这支装甲师。在空中Z-15指挥直升机上的军参谋长立即命令,一部分武装直升机攻击自行榴弹炮,务必迟缓印军重装甲师的速度,二架“空中炮舰”Z-14和H -6轰炸机负责击退大吉岭出发的印军步兵;运载化妆为印军步兵的突击队直升机则直插其间,实施夺车行动。69师的地面部队则以60辆轮式坦克歼击车和装甲车、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紧随印军之后,向他们发动攻击以施加压力。
他们同样有一支战车维修队,除了维修我军的装甲车外,更主要的还是维修缴获的印军坦克和自行榴弹炮。他们的运气也不错,同样“捡”到了3辆毫无损伤也没有启动过的T-80 坦克,这也可以看出我军突击行动的效率。还很快修复了4辆T-80,可是印制的“阿琼”坦克就很难修复,可见其质量确实存在问题。几乎与38军的突击队一样,23军的突击队跳上印军的坦克后,以同样的手段夺取了印军的剩余坦克和自行榴弹炮,而且成绩更突出,不但数量多,有122辆坦克和64辆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而且抓获了第12重装甲师的师长沙拉克尔准将。
这时军指挥部命令立即调整阵容,趁热打铁一举消灭大吉岭的守军,夺取大吉岭。大吉岭是150多年前英国殖民主义者在这里找到的一块风水宝地,它座落在崇山峻岭中的一块台地上,海拔有2000多米。这里的风景极为优美,即使在盛夏也极为凉爽,于是这片土地以及噶伦堡等地从锡金王国割裂出来,由英属印度斯坦管治。大吉岭被建设成英军的医疗中心和疗养基地,英国还费尽心机修建了从西里古里到大吉岭的铁路,这条窄轨铁路极为险峻,是一项杰出的工程,在不到100公里的距离就上升了近2000米,印度还向联合国申请将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呢。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这里早就不只是一处医疗中心了,已是这一带山区的中心城市了。
只见一支涂着印军标记的装甲部队直逼大吉岭郊外,部署在库尔松镇外的印军103师的阵地,坦克上还搭载了大批步兵。守军自然以为是自己人了,由于我军强力的无线电干扰在通话器中他们也只能隐隐约约听到,要求让他们进入阵地,并全力准备对付追击的敌军。等到这批坦克一进入印军阵地,突然形势大变,这支装甲部队居然向该师的指挥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搭载的步兵立即跳下战车冲进了103师的师部,那些卫队如何是他们的对手,转瞬间他们就冲入了指挥大厅活捉了师长和师部的高级军官。很快一架直升机降落在师部,我23 军参谋长要求他们立即下令让部下停止无谓的抵抗。一批“飞蛇”砸到了印军103师在各处的阵地,巨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震撼了印军,在这种情况下,印军也只有投降了。此时守卫大吉岭市的142山地团的阵地也已经被我军包围,为了减少双方的伤亡,我军并没有发起强攻,而是扔了几枚“飞蛇”,再请103师师长去劝降,印142团自知已经无力抵抗只得投降。
23军立即遵照前指的命令封锁了这一段的尼泊尔边界,并在大吉岭山下以南10公里处沿着一列小丘构筑起牢固的工事,同样布置了防反击的地雷阵,从尼泊尔边界向东一直到38军的防线,很快这一线将成为我军新的钢铁防线。
天亮后,我军兵不血刃地开进了大吉岭市。此时前指组织的城市工作队已经过来,与我军同时进城。很快就成立了军管会从印度市长的手中接管的这座城市的行政管理权,军管会的首要任务就是与原来的印度市政当局共同动员市民立即离开这座城市,其实前些时候为了躲避战乱,已经有一大半的市民前往各自的亲戚家,有钱人干脆到新德里去住一段时间了。现在一见原来的市政官员也来动员,当然一窝蜂似的都准备离开这里暂避一下了。于是城里所有的各式车辆全部动员,把他们送到火车站,铁路并没有遭破坏,可以直接把居民送到西里古里,自然效率要高得多,印军也只得放火车通过。后来足足忙了2天才把人基本送走。
噶伦堡19日2:30
噶伦堡和大吉岭都是19世纪时,英印殖民当局从锡金王国手中夺来的,这一地区是从印度平原通往西藏高原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噶伦堡经锡金进入西藏到拉萨曾经是进入西藏最便捷的通道,清朝末期和国民党政府,甚至解放初期的中央政府都取这一通道进入拉萨。当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把它从锡金王国手中夺来就是要以此为基地夺取我国的西藏,只是遭到了西藏军民的有力抵抗没有得逞。全面继承英国殖民主义衣钵的印度扩张主义者比他们当年的主子走得更远,他们怂容达赖集团进行分裂祖国的叛乱,西藏叛乱失败后,印度政府不但收容了达赖集团,并把城北的一座大寺院-扎贡寺交给他们。一直让达赖集团以噶伦堡为基地进行“西藏独立”的罪恶活动。达赖集团之所以以这里的扎贡寺为基地除了这里离开西藏较近外,这里与主要信仰佛教的尼泊尔、锡金和不丹近,在印度内地根本没有他们活动的余地,那里已是印度教的一统天下了。印度扩张主义者其后干脆吞并了锡金,妄图以整个锡金为基地侵占西藏,以完成当年英国殖民主义未竞之业。
噶伦堡市内并无驻军,第9重装甲师从城北的阵地败退后,绕过市区快速向南方撤离。这一消息在市内引起了极大的混乱,市政当局和市民昨天还以为印军马上就要展开反击,当地舆论都认为锡金的收复是指日可待的事。谁知印军的反击还未进行,就被中国人的反击打得兵败如山倒了。最紧张的就是扎贡寺内的西藏叛匪集团了,自从中印边界反击战一开始,他们与国内的所有联系通道都被切断了,为此印度的情报部门对他们大为不满。他们自然全力以赴地活动试图搞些情报好交差了,可惜一无所获,这时一听到印军败退的消息顿时手足无措,这里有好大一份家业呢。达赖喇嘛和几个“重臣”终究因为这里离开已被中共占领的锡金太近,早已经去了新德里,而且还可以从印度外交部得到一些消息。不过主要力量还留在这里。
前指按照中央的指示早就组织了一支特殊的突击队,决心拔除这颗毒瘤。这支1百多人的队伍中除了身怀绝技的特种兵外,还有3位资深的文物专家和十几名经验丰富的审讯专家、财务专家和电脑专家。从作战一开始他们就登上了2架Z-1L(电动卡-32)、4架电动 “黑鹰”待命。当前线的印军开始败退时,他们就驾机直扑扎贡寺。他们早就对着沙盘模型演练了多次,首先是3架搭载特种兵的电动黑鹰悄无声息地悬停在各大殿的屋顶上,一批特种兵直接降落在屋顶控制了全寺的制高点。其他直升机又把其余的特种兵送到大殿前的空地上,他们立即冲入各殿押送出一批批“藏独”骨干份子。在进入主殿和藏经阁时发生了激烈的战斗,那些护寺喇嘛竟然操起了冲锋枪妄图顽抗,可是他们那里是实战经验丰富的特种兵的对手呢。一轮短促的枪战后,又是一轮近身格斗,很快就制服了剩余的凶徒。不久就找出了主持。
这时就轮到审讯专家出场了。首先是那个主持,他一见经堂中满地的尸体早就吓晕了,很快交代了寺中的4处秘密巢穴和2名达赖的宠臣。文物专家从4处暗窖中起获了大批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当年达赖集团叛国出逃时从布达拉宫和西藏各处盗走的。不少珠宝已经被他们卖掉当初期的活动经费了,但是那些最珍贵的宝物一来是不舍得卖,另一方面也怕我国政府追究,所以那几位文物专家见了简直是欣喜若狂。它们经初步整理装箱后,将直接空运到故宫博物院,一大批国宝级的文物重新回到了我们的手中。
那二个达赖的宠臣都是经过英国牛津大学培养的高材生,负责达赖集团的经费筹措和管理,在集团中一贯养尊处优目空一切。审讯人员把他们一拉到血流满地的经堂就浑身瘫软了,然后隔离开来,经过审讯立即交代了他们所知道的全部秘密帐号和密码。参加审讯的财务和电脑专家立即通过电子商务程序操作,把达赖集团长期积累的8亿4千万美元的资金全部从瑞士、美国和英国的银行中取走。他们在印度银行中的资金则巧妙地通过境外的公司,作为购货款汇入印度的贸易公司的帐号。此举对达赖集团的打击是极为致命的,在资本主义世界没有了钱一切都免谈。在扎贡寺中的这批“藏独”首恶份子全部被押送回国,将受到人民的严厉审判。至于居住在噶伦堡的藏族同胞,将按他们的意愿可以随印度人撤回印度居住,也可回国由政府给予安置。
印度人手中的一件反华“武器”已经威力不再了。
不丹帕罗机场阵地18日18:00
第7快速旅旅长达姆卡上校是一位作风强悍的战地指挥官,手下的6000多名官兵在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战场屡次担任突击任务,攻下了不少险峻的阵地,打出了不小的名声。他对东北战区的作战方式很不满意,认为这完全是被动挨打的战略战术,这次调来锡金-不丹集群作战,他的抱负很大,决心率领部下做个样子给那些人看看,什么叫主动出击。当然这也是陆军参谋部把这支王牌部队调来的目的,打几场胜仗也好鼓舞东北战区的士气。从职级上看他低于第9装甲步兵师的克里达辛准将师长,但他要求二支部队的陆航部队统一归他指挥,贾吉尔同意了。现在他手中掌握了80架武装直升机,有卡-50、卡-52重型机,也有英制“山猫”和国产ALH轻型机;38架战勤直升机均为卡-60,以武装侦察型为主,也有少量通讯指挥型和电子战型;还有8架重型的米-26和17架中型米-17运输直升机,实力相当可观。
他并不忽视防御,所以这二天命令部下除了熟悉地形就是帮助工兵修筑防御工事。他的出击基地就选在机场北部的二块相邻的台地,在机场和基地四周的6个高地上修建了防御阵地,各有一个连的兵力驻防,构成了一个环形的防御圈他把32门双管37毫米高炮和8组防空导弹发射单元设置在高地的隐蔽阵地上,机场边上只有4门高射炮。他很满意这个布局,明天发起突击后,他将拥有一条顺畅的空中供应线。他在西北角的一个高地与驻防在普那卡宗的第9 师的边缘阵地只相距5公里,可以用空中火力支持第9师的防御。第9师如果要支援他的旅,那么只能通过公路并且要绕过廷布,不过达姆卡不认为有这种可能性。
根据克里达辛师长的通报,第9师的主阵地由3块台地组成,它们分别在普那卡宗的东、北、西三面,足以附带拱卫廷布,师部在东边的那块台地,保持有一个机械化团的预备队,可以策应第7旅和驻扎在塔希冈宗的112装甲步兵团。同样在主阵地四周的7个高地上布置了外围防御阵地,各由一个加强连驻守,这是由不丹的地形决定的,这里根本没有大片的连绵高原。第9师是不丹地区的防御主力,将主要依靠不丹境内的一条半环形公路进行机动,与第7旅以及112团构成一个三角形的阵势。这二天,直升机忙个不停地向各高地运送物资和人员。第9师只保留了2架卡-60,2架米-17。112团也有2架卡-60武装侦察直升机。他们还可以随时得到阿里布尔杜阿尔的基地的全力支持。
此时已近晚餐时间,当地的天色已经转暗,西方的山口尚有一抹阳光从云层上反射下来。达姆卡上校决定让劳累了一天的官兵们饱餐一顿后早一点休息,明天凌晨开始就要投入苦战了。想到中印之战将在他的手中扭转印方的被动局面,心中不无得意之处。当他迈步走向餐厅时,突然指挥部和各处阵地响起了急骤的警报声。他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中国人还是快了一步。
达姆卡上校习惯在直升机上进行指挥,他立即和参谋人员分乘2架通讯指挥直升机升空。
低空血战
战争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各国都在议论并加紧准备实施外层空间的太空战了,不过也都没有忽视空间的另一端――接近地面的低空决战。这一空域除了由攻击机实施对地攻击外,那就是直升机的天下了。以武装直升机为骨干的陆航兵团,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地遂行反坦克、火力支援、侦察、突击队的垂直输运、甚至空战――当然是直升机之间的,已经由保障兵种转变成主战兵种。不过直升机的大规模的空战实例并不多,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甚至印巴战争中都没有发生。
我军则对此十分重视,这也是逼出来的。在这一地域,我军的重型坦克远不如对方,必须依靠武装直升机的火力与之抗衡,而要达成这一点,就必须掌握低空的制空权。在这险峻的山区,高速喷气式战机并不能圆满完成这一任务。为此,我军将试验高性能的歼-17低速螺旋桨战斗机在争夺低空制空权的作战中能否发挥突出的作用。
在印军的警报声中,我军的战机掠过山口后急速升空去迎战印军的战机,将与之进行殊死的搏斗以争夺中、高空的制空权。攻击机群的主体是用于不丹战场,40架Q-6攻击机对印军的防空导弹阵地、炮兵阵地和直升机停机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它们不顾地面炮火的攻击,灵活地在各处以导弹、火箭弹和机炮打击各类目标。它们摧毁了6架试图升空的直升机,给达姆卡当头一棒。印军已经升空的直升机则纷纷利用地形躲避这些装甲厚重的空中坦克,Q-6当然也不会去“捕捉”这些灵活的“蜻蜓”,而是摧毁它们的地面基地。电子战机 EQ-6则一方面以功率强大的干扰机压制印军的防空雷达和无线通讯,另一方面在搜索印军指挥部的确切位置。
达姆卡上校竭尽全力地指挥直升机群保持队形,以抗击即将来临的中方的直升机群。他的机群由2架通讯指挥直升机、12架武装侦察直升机(均为卡-60);3架电子战直升机;50 架武装直升机,其中12架卡-50与卡-60配对,15架卡-52与15架ALH组成轻重攻击搭档,还8架“山猫”作为预备队在指挥机的边上。在地面上他保留了22架“山猫”和ALH(6架已经被击毁),以及8架卡-60武装侦察直升机作为第二波,中国人连续高强度的攻击已经出了名,他必须保留一支后续力量。那23架运输直升机是留作明天突击用的,再说它们在空战中也派不上用处。
空战一开始,达姆卡就觉察出问题了,作为防守方有以逸待劳的优点,可是没有选择作战方向的便利了。地面警戒雷达和观察所向他通报,有一批敌军的直升机从西方向他们逼近。此时太阳尚未全部落山,从西边的各处山口放射出落日的余晖。上校只能隐约看到有不少黑点向他扑来,不久又隐入一个山口,难以判断对方的阵形和数量。他知道对方可以清楚地对他们进行观察,只好让卡-52与ALH的全攻组合分在左右二翼,他的指挥部和8架“山猫-3”在后面押阵,对方直升机只要一钻出山口就将面临猛烈的导弹攻击。
达姆卡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20架小小的螺旋桨战斗机从高空猛扑下来,己方的雷达居然一点也没有报警,他们又迎着落日的余晖在全神贯注于对面的直升机,根本无法看到这些涂有保护色的小飞机。这20架小飞机专门攻击印军机群后部的卡-60和“山猫-3”,20枚交叉发射的霹雳导弹一下子把8架“山猫”悉数干掉,1架通讯指挥和1架电子战的卡-60也被干掉了。达姆卡的运气好,总算未遭厄运,可是威风凛凛的队形却一下子乱了起来。而且这些小飞机速度低转弯半径小,马上就转过了机身,瞄准印军机群后部的10架直升机又是20枚霹雳导弹飞扑下来。这次印军总算有些防备了,又是发射干扰弹,又是进行机动规避,乱成了一团还是有4架印制ALH被击落,2架卡-52遭重创被迫退出战斗,其中1架是为了掩护达姆卡而被击中的。歼-17的第一波攻击就击落了14架印机,重创2架重型武装直升机。达姆卡总算看清了这些小飞机的样子――它们如同二战时的日本“零”式战机,只是有2台小螺旋桨发动机而且是放在左右机翼上的,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难道就是这些“古董”飞机给他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达姆卡上校只得命令卡辛姆中校率领右翼的8架卡-52和7架ALH去攻击这些小飞机,又下令基地立即补充投入12架“山猫”和2架卡-60武装侦察直升机作为右翼、另2架卡-60通讯指挥直升机加入他的指挥部。他只能先顾眼前了,可是这也不能如愿,我军的EQ-6电子战机发现了地面有直升机停机点在活动,立即招来强击机对之进行攻击。4架“山猫”和1架卡-60只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余下的直升机总算升空加入编队。不过,这时编队已经更乱了,哪里还找得到什么“右翼”,2架卡-60总算能找到达姆卡的“光杆”空中指挥部。
原来董启星中校率领了60架直升机作为第一波由西向东,直扑第7旅的机群。董启星因战功卓著已晋升为中校,郝志刚为了锻炼他的能力,这次让他担任陆航兵团2大队的大队长。他们一出山口,12架武直-12(卡-50国产电动型)和12架武装侦察型的武直-15(卡-60国产电动型)就从低空向印军各防空阵地和炮兵阵地发起攻击。其余36架,大都是武直-10和武直-11轻型武装直升机,可是它们全部配置用于空战的装备。也是以三角形队形向印军机群发起攻击。双方一接战,就是一轮空空导弹互射。结果是5:2,中方得胜。
达姆卡上校,开始一看对方的都是轻型机,心里还是有点把握的。所以听到这一结果还有点难以置信,可他是亲眼见到过程的,很快就理解了。他自己的热成象仪上只能见到自己方的直升机,根本没有对方的踪影,在多普勒雷达屏幕上理应能见到对方的旋翼也不见了,自己人的旋翼却清晰可见。自己方发射的导弹效果自然就不佳了,对方的导弹却效率很高。更要命的是对方并不急于冲过来格斗,而是分成二翼隐藏的山林中,用旋翼顶上的侦察仪寻找目标,不时升起发起导弹攻击,又击中了2架印机,自己人却一无所获。这一下上校为难了,他不能率队冲入敌阵,那必然遭到对方的左右夹击;可也不能就这样与对方在这里“泡蘑菇”,对方的武装直升机正在对他的防空导弹阵地、炮兵阵地和直升机停机点发起猛攻。二天的工兵作业不可能构筑象样的工事,地面的部队连连向他告急,请他立即率领机群压制这些武装直升机。驻防普那卡宗的第9师师部更是强烈要求他的武装直升机前来抗击敌方的直升机攻击,报告说他们的1架卡-60已经被击落,另1架也只好返回阵地隐蔽起来。不过他也很担心那些与小飞机作战的卡辛姆中校。
卡辛姆率领的一队直升机不要说卡-52 ,就是印制轻型武装直升机ALH也比歼-17大上一倍。可是那些小飞机特别灵活,一见大批直升机扑来,2架立即升空,其余全部钻入山谷。中校大喜过望,在崇山峻岭中直升机肯定比固定翼飞机灵活,直升机甚至可以原地360 度转向,于是命令2架ALH在上空押阵,并监视上面的2架小飞机,亲自率领其余8架卡-52和 8架ALH、“山猫”(他们得到了3架“山猫”的增援)全部投入追击。一进入山谷就出了问题,他们根本找不到这些飞机,他们的热成象仪不起作用,微光夜视仪中也难辩目标,雷达屏幕上本来尚有一些光点,下沉到山谷后全部被淹没在背景的回波中。就在全队谨慎地进行搜索的时候,突然后方飞来了一阵猛烈的炮火,一举击落了3架轻型直升机,炮火还击中了1 架卡-52的1台发动机,并把它的后机身打了一个窟隆迫使它退出战斗。卡辛姆立即命令其余直升机原地180度掉头,试图与这些战机对面一搏。他们刚才就是没有适应小飞机的高速,让它们一下子绕过山头占了便宜。那里知道小飞机得手后,立即加速爬升,其速度之快令中校瞠目结舌,雷达的测速仪显示超过了500公里/小时,(这里要解释一下,再“隐形” 的飞机,在如此近的距离内,也会在雷达屏幕上留下踪迹的)他的直升机是望尘莫及。由于制空权在中方手中,它们自然可以自由往来。只有在上方的2架ALH抓住机会,各自发射了2 枚空空导弹,可惜小飞机的红外特征几乎为零,雷达回波信号太弱也没有起作用,4枚导弹全部落空。直升机虽然能自由的垂直升降,可是仰攻能力太弱,歼-17就是抓住了这一点。
卡辛姆中校刚叹惜完,小飞机又无声无息地俯冲下来,上空的2架ALH首当其冲,遭到4 架歼-17的交叉火力夹击,迅即爆炸成2个火球。中校怒火中烧,他是坐在卡-52的射击员位置,命令驾驶员仰起机头,他要在小飞机俯冲改平时,用猛烈的炮火扫射它们。可惜他自己也遭到了小飞机的攻击,并未能如愿。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武装直升机对螺旋桨战斗机的对攻中,历时1个半小时,印军大败亏输,最后中校只得率领仅剩的2架卡-52――也已遍体鳞伤返回隐蔽的基地。他和同伴总算击落了2架小飞机,挽回了一点面子。
中校并不认输,在事后的一篇报告中,他是这样说明的:“双方在空中的格斗是不对等的,对方的螺旋桨战斗机极像当年日本的 ‘零’ 式战机,是专门用来打击直升机的,它们的最高速度几乎是直升机的2倍,可是最低速度我们测到过小于140公里/小时,机身又轻,所以转弯半径很小、加速快,在低空的机动性几乎可以与直升机相比。作为固定翼飞机作战效能比直升机高得多,它们比“山猫”还小得多,可是载弹量却不小,火力相当强大。更大的优势是隐身性能,机身本来就小,肯定采取了隐形措施,我们的雷达几乎找不到它们。电动螺旋桨发出的热量极小,热成象仪不起作用。在傍晚的余光和星光下也很难看到它们,中国人肯定进行了目视隐形处理。我们必须找到对付这些 ‘古董’ 飞机的办法。”
二处遭到螺旋桨小飞机攻击,损失惨重的印军空军基地的报告也支持了中校的看法。其实交战双方都在研究这一开创性的战例,不过我军是站在胜利方的立场总结的。总参项目小组的报告指出:“在直升机300公里/小时与喷气式战机1000公里/小时之间有一个很大速度断层,歼-17的550公里/小时最大速度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从本次的战例中可以看出,歼- 17对付直升机不但有速度优势,而且在垂直方向的机动也有优势,初看好象不可理解,直升机的优势不就是垂直方向的机动吗?那可是指起飞降落,在空中格斗中直升机的垂直俯冲和垂直仰攻性能根本不能与歼-17相提并论。在水平方向的机动直升机略占优势,但是歼-17 的最低速度仅120公里/小时,转弯半径很小,因此差距并不大。固定翼飞机的效率也比直升机高,载弹量相对要高得多,航程也长得多。歼-17的小机身也为隐身性能带来很大好处。只是战术上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歼-17夜袭印军基地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经过隐形处理的小型战机,又采取低速超低空飞行,对方的探测是极为困难的,尤其是在这种复杂地形。”
再说达姆卡上校被迫放弃与中方直升机决战,命令机群率先去攻击那些对地攻击的武装直升机,当然这样一来也可以引出对方的战斗直升机群。他心中对空军迟迟不来争夺制空权很着急,联络参谋告诉他空军仍在冲击敌军的阻截机群。等他刚转入自己阵地的上空,那些对地攻击的24架直升机已经完成了二轮攻击,只见它们只有3架卡-50(WZ-15)被击伤还冒着轻烟,升空后集结在他的右翼。而尾随而来的那批直升机已经移到了他的左翼形成了夹击的阵势。上校一下子头上冒汗了,他发现在数量上完全处于劣势。那些卡-50和卡-60也是最好的格斗组合啊。不过他已势成骑虎不得不拼死一搏了。这是他第一次被动地投入战斗。
二军精华的低空格斗是极为惨烈的。当着地面印军的面展开的搏杀,一开始印军就处处被动。董启星指挥第一轮就左右夹击前部的一批印军直升机,其余的直升机升空后,立即再扑过去与冲上前来的后部的印机对攻。上空的2架歼-17专门攻击印军后部的直升机,几轮俯冲就干掉了6架ALH。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缠斗,达姆卡手中只有8架直升机了,在高度机动的格斗中直升机的燃油消耗很大,大多数直升机燃油快见底了。他赶紧呼叫第二波武装直升机升空前来支援。而对方的直升机尽管是从远处赶来的,可是丝毫也不见它们返航的迹象,他这才明白对方的指挥官为什么不怕同他们“泡蘑菇”。这一下他的头上冒汗了,他的外围高地已经多次呼叫要求增援,那些对方的对地攻击直升机只是格斗了一个回合就退出去,继续攻击地面目标了。现在还有20多架敌机在围攻他们,他痛苦地承认已经无力再争夺低空制空权了。实际上,没有中高空的制空权根本也不可能夺得较长时间的低空制空权的。他必须回到地面固守待援,他相信只要坚持几天,中国人的攻势就会减弱,增援部队就能够通过公路抵达。在印军直升机的拼死抵挡下,他总算返回了旅指挥部。他不忍心回顾夜空,深知不久那些直升机必然全军覆没。
分进合击
可是地面的情况比达姆卡上校预想的要糟得多。旅指挥部把主阵地四周的6个高地编了号,东北角的编为1号,顺时钟方向编了6个号。他刚回到指挥部,参谋长就告诉他,1号高地已经联系不上了,估计已经落入对方手中了。其余高地的防空导弹基本上都被摧毁了。主阵地的炮兵阵地也只有很少几门炮了,只要一开炮,就会遭到空中火力的打击。中国人的战术很简单,首先打掉高地的防空火力,然后压制主阵地的支援炮火,接着就把突击队员机降到山顶,在卡-50的空中火力支持下,逐个打掉高地的火力点。现在他们又在集中力量攻击 2号高地了。
达姆卡立即命令组织力量进行反突击,务必重新夺回1号高地,他深知只要环型阵地被打开一个缺口,就很难守住中心阵地了。2个连队将从2个方向向1号高地发起了攻击,可是这支部队还没有到达出击位置。大批的“飞蛇”重磅炸弹已经砸到主阵地的炮兵阵地和指挥部上,1号高地上的迫击炮弹也呼啸着向主阵地飞来,2号高地的联系也中断了。上校冷静地分析道:“不能被动地在中心挨打,中国人下一个目标肯定是相邻的3号和6号高地。立即各派一个连的力量增援这2个高地。让反击部队加快攻击速度。”
然而,上校并没有实力来贯彻这一目标。我军的40架H-6的火力可是上校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那些钻地弹已经摧毁了他的好几个指挥所,高爆弹则接连摧毁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部署的重炮,那些高炮和防空导弹阵地就在他的眼前逐个化为灰烬。第二波武装直升机和Q-6 攻击机也再次前来提供空中火力支持。郝志刚的战役意图很明确,就是要首先歼灭第7旅这支强军,然后再调集力量围歼第9师。EY-14不断报告现场的信息,并根据郝志刚的指令协调各支打击力量。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分为二支,一支支持突击队逐个攻占高地;另1支则在指挥机的组织下打击印军反扑的部队。高地上由运输直升机运来迫击炮、山炮和超轻型榴弹炮,不断攻击印军主阵地,切断印军的机动通道。其余的直升机一部分去如法炮制攻占第 9师的四周高地;一部分则支持突击队切断二条主要公路。H-6主要轰击印军的几个主阵地。
中央突击师遇到了开战以来最顽强的抵抗,印军第7旅反复突击各个高地。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这些反击部队既得不到空中火力的支持,地面炮火也很弱,反而要遭到中方武装直升机和山顶炮火的猛烈打击。到天明时分,第7旅又损失了7个连,达姆卡只好命令停止出击,组织力量加强防守。此时,印军第9装甲步兵师的7个外围高地也被中央突击师全部攻占。另二支突击分队已经牢固地守住了庞错林和肯加二处公路的进口,印军东北战区的增援部队在公路上遭到了阻截,推进十分缓慢。141快速师的陆航兵团也已攻占了塔希冈宗印军 121团的一块阵地,并完成了对另二块阵地的包围。
5号天鹰基地6月19日8:30
当地已经天明了,曙光开始照亮不丹的山尖和高处的台地。一夜未眠的郝志刚仍是神采奕奕,指挥部里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都压抑不住心头的喜悦。第一波攻击部队已经开始对第7旅的主阵地发起了总攻。
运输直升机队经过彻夜的努力,终于把中央突击师的6000人的主攻部队运送到攻击第7 旅的出击阵地。另有2000人的攻击部队部署在围攻第9师的出击阵地,不过他们只是全方位地对该师施加压力,并不发起猛烈进攻。包围印军121团的141快速师的陆航兵团也是以炮火轰击,并不全力强攻,而是把1个营的兵力运送到肯加南部的阻击阵地。郝志刚决定首先歼灭第7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时的情报显示,第7旅接收了第9师的陆航兵团后,实力已经超过了第9师;第7旅还扼守着普那卡宗通往印度的公路,只有歼灭了第7旅,才有可能迫降第9师。再说强弱也是相对的,像第7快速旅一向受到的训练、执行的任务都是主动的快速进攻,一旦被动地执行固守任务就转化为弱军了。
第一波攻击部队从4个方向突击第7旅的二块主阵地,战斗极为激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冲击,有二支部队占据了二个边缘阵地,还有二支攻击部队退了下来,这都是计划预料中的。在地面激战时EQ-6电子战机经过细致的电子侦察终于确定了第7旅指挥部的位置,在EY -14上的师参谋长招来了H-6的“飞蛇III”钻地弹和8架Q-6攻击机以重型穿甲弹连续攻击这一指挥中枢,在周边引导员的激光枪和雷达照射器的引导下,呼啸而下的钻地弹和穿甲弹炸得那些坚固的工事土崩瓦解。同时大批武装直升机以反装甲导弹为第二波突击部队扫清前进道路上的火力点和地堡。第二波的攻击力度要大得多,冲击部队以肩射导弹、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快速消灭前进道路上的残余火力点。周围高地上的炮火完全切断了第7旅二块阵地之间的联系。有二支突击队如同尖刀直插第7旅旅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连续冲击,他们终于接近了残破不堪的旅部的核心阵地。再经一轮突击,完全攻占了该阵地,一支部队冲入了旅指挥所,此时达姆卡上校和大多数指挥官已经阵亡,只剩下受了轻伤的斯里达尔上校参谋长和几个参谋人员了,他们很快被缴了械。
得到前方的通报,师参谋长立即飞抵第7旅指挥部,下令各攻击部队暂停攻击,干扰机暂停干扰,让斯里达尔参谋长马上向第7旅残余部队下达停止抵抗的命令。轰鸣了将近18小时的枪炮声嘎然而止,那些印军一时还适应不了,对冲入阵地的我军战士只是呆呆地看着,等醒悟过来后,赶紧扔掉武器,做手势要水喝。那些军官还勉强地打起精神办理了简单的投降“仪式”。要知道他们已经2天1夜没有睡觉了。我军的后勤人员立即给他们送上了大批的瓶装水,那些印军喝着水就睡着了,我军的收容人员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们集中起来。经初步清点,第7旅只剩下2700多人,可见战斗的激烈和残酷了。其余2000多人是工兵和少量的第9师的陆航兵团的人。达姆卡准备突击用的8架米-26、17架米-17和一大批步兵战车、装甲车都完整无损地落入了我军手中,还有7架受损的卡-52、2架卡-60和大批的轻重武器。最珍贵的是那些吊车、推土机和水泥搅拌车等施工机械,还有大批水泥、钢筋和木材等建筑材料,从我国是很难运送这些机械和物资过来的。
郝志刚得报立即率领师部的全体人员乘直升机飞抵这里,建立了师指挥部。动身时就下令在庞错林执行阻截任务的7营2连把印军放进来,以扩大战果,他就是这样一个紧紧抓住一切战机的战将。将近一个团的印军立即冲过这段峡谷直奔帕罗机场,可是不久他们就往后撤了,2连哪里会让他们溜掉,再次封锁了峡谷。原来郝志刚一到帕罗,立即让斯里达尔上校驾驶了一架印军的卡-60直升机飞到第9师的师部去劝说克里达辛准将将停止抵抗。此时大批的武装直升机已经移师普那卡宗在第9师的阵地上空盘旋,克里达辛一见大势已去,被迫率部投降。塔希冈宗的112装甲步兵团更无力支撑战局了,只好随之投降。贾吉尔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命令增援部队撤回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另一个团还想把他们接应出来。哪里知道第9师投降的事一有眉目,我军的30架武装直升机立即扑了过来,一下子就切断了这二个团的退路,并在他们中造成了极大的混乱。20架重型运输直升机把2个加强营的部队运送到庞错林南边的不丹-印度边界,在空中打击力量的支持下,利用这一带的丘陵地形迅速构筑工事,并布设了地雷阵。接着直升机又不断运送部队来加强阵地,并开始围歼那2个印军的增援团。
到傍晚时分整个不丹终于平静下来了。二条从印度进入不丹的公路在边界附近已被我军切断。141师也在肯加附近歼灭了增援的印军。这时帕罗机场和主要公路都已修复,按照预定计划将由第14集团军担负不丹王国的防务。从下午4点开始帕罗机场重新忙碌起来,运- 14 和运-8不停地起降,林国栋军长把军指挥部就设在普那卡宗的郊外,那些部队一下飞机就驾驶起缴获的各式军车直奔前沿阵地,并且连夜加固工事。印军留下的建材起了大作用,大大加速了纵深防御阵地的构筑。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