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武汉月记(22)


本站公告

    武汉月记(22)

    8月23日晴

    武昌在历史上*有名的,最早是有城墙的,据那本《武汉史话》记载,武昌城第二次大规模的改建并基本定型是在明代的洪武四年(1371年)。时任江夏侯的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周围二十余里,墙体为陶砖砌就,墙高二至三丈余不等。书中说,当时的武昌城内,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聚,俨然是一座政治中心的城市景观,为当时南方的重要城垣其位置在现在的中华门、大东门、司门口、中山路、紫阳路一带。

    和宜昌一样,民国时期开始拆除城墙,原来的城基就变成了现在大马路的雏形。解放以后,省委省政府定位到水果湖,武汉市委市政府也移师汉口,这一带就不再是政治中心,加上街道口、广埠屯一带形成了新的学院区,这一带也少了一些大学生和消费群体,不过在现在的司门口、原来的中正街、现在的解放路一带依然保留着商业闹市的繁荣,尤其是那些带有历史痕迹的街道名称,想一想就叫人怦然心动。

    下午,沿着原来叫做彭刘杨路的革命路**武昌繁华闹市。这里大清国和民国时期原来是一省之官府所在地,现在搬到水果湖以后,就冷清了不少,印象深刻的就只有一家名气很大的照相馆和名气更大、以烹制武昌鱼而闻名的大中华餐厅。可是转个弯,就已是长江边上了,大桥横空而过,桥下人多车多,无论是那个武昌邮局,还是两个规模都不大的专业书店;无论是那家武昌工艺美术商店,还是六一儿童商店,还是红旗百货商店,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水泄不通之感,一条街走下来,就足足花了两个小时。

     (举报错误和落后的章节,是您对库最大的帮助,库承诺所有的举报都会得到及时处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 返回书目 | 加入书签 | 打开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注册为本站会员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