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峡在叫着:“看见那条拖轮的那根缆绳没有?“
“看见了。“彭峡在问:“干什么?“
彭峡在解释:“等一下我们游到船边的时候,你抓住缆绳爬上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除了*****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也是这个国家工农业生产得到突飞猛进大发展的年代,这座处于川鄂咽喉的沿江城市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码头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船只。像一栋活动建筑物的是客轮,有着白色指挥塔的是货轮,有着宽宽封板的是驳船,有着高高烟囱的是拖轮,当然还有船头船尾两边都可以靠岸的渡轮,还有千百年长盛不衰的柏木船,那天在长江上被他们看中的是一艘停在趸船边的拖轮。
两兄弟一边用手脚划动水,一边从“游上水(宜昌话:逆流而上)“的姿势转为顺流而下,人是没有*鳍和*鳍的,所以没有鱼儿那么灵活,尾巴一甩就可以掉头,可是他们早就会利用水流改变方向,从那艘船的上游开始之字形、斜斜的一点一点的靠近;他们知道应该放弃拖轮那尖尖的船头,也应该放弃船头那粗粗的锚链;顺流而下的时候,同样应该放弃那长长的船舷,也应该放弃那条白色的吃水线。
彭峡会在他们的身体飘过那艘船的大半个船身的时候,用踩水的技巧先稳住身体,再看准时机伸手一推,彭涛就成功地抓住了那根被他们看中的钢缆,他一个顺势翻身,就已经抓住了船舷的栏杆,剩下的就是轻而易举的翻过去,脚踏着坚实的甲板;当哥哥的动作更简单,一把就可以抓住船舷上挂着的一个防撞轮胎,为了脱离水的挽留,就必须多费一些劲,好在他已经不知做过多少次那样的动作,即便费力,也不是不可以达到目的的。
有人在甲板上和刚上船的他们打招呼:“你们也来了?要不要上去跳冰棍(宜昌话:直**的入水)?“
彭峡在显耀:“我哥哥会跳‘燕式‘!“
彭峡在补充道:“还会跳‘剪刀式‘!“
因为父亲来自北方,两兄弟就有了北方人的耿直,当然说的是真话;因为母亲曾经当过老师,两兄弟就有了老师的那种认真,不喜欢吹牛,这样的秉性是一种优良家风,曾经被视为有知识、有教养的。喜欢实话实说,为人光明正大,做人真诚可靠,本来就是国人标志性的品德,可是那时的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一个完全颠覆的年代出现。
他们就和那些在船上遇上的几个男孩子一起,从外甲板绕过船头的锚链机,从内甲板中间的楼梯上二楼,再顺着一个笔直的铁梯爬上去,那里就是这艘拖轮的上层建筑了。船上没看见一个船员,要么就是回去休假了,留在船上值班的基本上对在江里玩水的孩子们的来来去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谁都有过少年时代,毕竟那个时候小偷小*也很少。
拖轮的最上层不过就是一层涂上黑漆的铁皮,除了高高的烟囱口,就是更高的旗杆,上面有些红红绿绿的信号灯,也许还有天线;那艘拖轮马力不大,吨位自然也不大,站在高高的船*,船身就在波涌浪推之中有些晃来晃去,那艘船就似乎有了生命力,如果不晕船就会感到很舒服的,有时候船底还会发出很大的声响,那是船底有了些空气的缘故吧。
在船上跳水必须掌握两条铁律:一是只能往外跳,如果往里跳,码头上到处都停着船,浮起来的时候头会撞到船底,那就会是很大的麻烦,有些溺水的就是这么死的;二是跳下去入水后只能往外游,因为跳水只能往外跳,而船的外面又是船的航道,冒出水面的时候,如果就在船附近,有可能被水流“豁(宜昌话:吸)“到船底去,就极有可能被船尾的螺旋桨将身体打成一堆肉酱,所以牢记这两点很重要。
而在遵循着两条铁律的情况下跳水其实很简单:太阳还是那么**辣的,可是在江面上没有那么热不可耐;跳水者打着赤脚,在被晒得发烫的船的上层甲板上一路小跑,跑到甲板最前面双脚一蹬,身体就已经在空中了,就可以让身体先是穿过江风、穿过阳光,紧接着穿过江水、穿过水流,等到再次露出水面的时候,如果跳得不错,会有人鼓掌和欢呼。
(举报错误和落后的章节,是您对库最大的帮助,库承诺所有的举报都会得到及时处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 返回书目 | 加入书签 | 打开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注册为本站会员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