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他为大宋操碎了心


本站公告

    张国安一边勾勒自己的招商引资计划,一边分析大宋的现状。

    他所谓的争取离岸资本或是投资的行为,决不是要大宋的铜钱,会子或是关子的投资,他要的是物资和人力!

    金银铜钱之类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浮云,或者说更看重它们的工业用途。

    这个时空的大宋人还是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理解不了钱钞的真实意义。

    大宋现在经常出现钱荒的现象,动不动市面上就缺铜钱,流通的全是纸币。

    一开始时,大宋的官员怪商人把铜钱拿到外国了。

    这个现象真有。

    大宋经济发达,与那面世界里的日本、东南亚、阿拉伯乃至非洲开展密切的国际贸易,大宋铜钱差不多成了这一贸易区的国际货币,有点接近那面世界美元的货币地位。

    不但日本是酷好铜钱,交阯跟大宋人交易,也必以铜钱为约,而又下令其国,铜钱许入而不许出。

    爪哇国也用胡椒交换大宋的铜钱。

    所以大宋人说,缗钱原为中国财宝,而今四方蛮夷通用之。

    这并不是夸张之词。

    这些与宋朝通商的国家,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

    为阻止铜钱外泄,当时还有人提议,干脆关闭贸易港,中断与外商的贸易。

    这个二货的建议是在全方位的大踏步倒退!

    幸好大宋还是有些常识的大宋,加上官员们个个敢发言,二货的生存空间不大。

    其实大宋的钱荒并不是因为铜钱短缺,换言之,铜钱的外流对钱荒或有推波助澜的影响,但绝不能说是导致钱荒的元凶!

    原因很简单,一是,人家也不是白得你大宋铜钱的,是用人家的物资和你交换的,换句话说。你大宋好做的生意基本上都是禁止民间做,自己玩垄断,弄了个十禁买卖啥的,那么人家的物资一定会被大宋政府卖更高的价钱了。

    所以。大宋政府获得的铜钱应是更多才对。

    二是,宋代政府投入市场的货币总量是非常庞大的。

    按广义货币供应量算吧,北宋时,宋政府每年的铸币量高达一二百万贯、二三百万贯,宋神宗元丰元年间还创下年铸币量超过500万贯的记录。

    按狭义货币供应量算吧。四川的铁钱、交子以及货币化的金银以及盐钞、茶引之类的有价证券及流通票据也是不少的!

    而唐代的年铸币量,高最也不到33万贯,就算明代近300年的铸币总量,还不及北宋元丰年间一年所铸的货币。

    北宋末年,大宋政府投放于市场的铜钱总量约有三亿贯,这个货币总量,是足以满足当时市民的交易之需的。

    就算是到了南宋时,每一年的铸币量虽远不如北宋,但政府发行了大量纸币支持市场的运转,当时的钱荒也表现为物贵而钱少。可见并没有发生通缩,总体的货币供应量并不缺乏。

    况且,大宋时期的商业信用工具也比较发达,大宗交易通常不必使用现金,而是采用赊买赊卖等方式。

    比如张国安自己送给大宋的海盐及其其它货物,大宋政府一枚铜钱也没有掏,直接转手卖不说,他们给自己的也全是货物啊。

    那么大宋的铜钱哪去了?!

    没有大宋官员裹着铜钱跑吧?

    更没有拿铜钱去买外国国债,再回馈去人家买货物的钱吧?

    那么怎么大宋也出现了,铜钱难挣。物价还高的情况呢??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物质是不灭的,它们一定去了一个地方。

    很简单,民间大小商人都给囤积了!!

    换句话常识性的说法。就是铜钱没有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

    民间大小商人也不是傻瓜,能再次挣钱的生意不做,非要把钱埋起来,变成铜矿------根本原因是,大宋一直在搞国进民退的经济制度,而且乐此不疲!

    好做的生意。全让大宋政府占了,而且各个交通路口的拦头制交税法,进一步压低了民间投资的热情。

    根源在大宋的制度上!

    但是大宋全体上下没有一个比张国安更明白经济理论,他们使劲对着问题的表面发挥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这个真不是故意的,是真不懂。

    若是有人再囤积铜钱,算你恶意囤积了!

    这不是原话,大概的意思吧,南宋时,朝廷便出台了一个法令,要求命官之家存留见钱二万贯,民庶半之,其他的铜钱必须变换成金银、钞引之类。

    这意思是领导干部带头,群众跟上,把铜钱拿出来花吧。

    但是无法有效监督的行政命令都是笑话,这就好比大宋政府说:看盗版是一种违法行为!

    但是盗版者会冷笑道:你来抓我啊。

    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大宋后来也发现这样不起作用了,便又冲着问题的表面下功夫了,铜钱不够,我多印交子吧,怎么也要钱钞流通啊。

    完了,纸币作为信用货币,如果国家超发,就会迅速贬值,南宋后期的会子就贬值得厉害,第一界会子可以兑换近800文铜钱,发行到第十八界时,也就是南宋后期,每贯会子只可兑换铜钱不到200文。

    这便导致出现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人们拼命花掉纸币,贮备铜钱,反而又让物价上涨了。

    但是大宋政府的行政对策有的是!

    一是实行严厉的“钱禁”,即禁止铜钱外流,禁止民间私自毁钱铸器,限制民间储藏铜钱。

    这一思路有点像那面世界楼价高企不下了就采取“限购”措施,看起来是对症下药,实际上经不起经济学的考验。

    还是那一句话,大宋朝的钱荒并不是因为货币总量供应不够,而是货币循环过程中出现的“短缺假象”,货币囤积了,沉淀了,主要大小持币者投资愿望不旺盛,这说明经济制度上出现了一点问题,找出原因来解决它,肯定行。

    可惜的是,大宋的领导人虽然有非常明显的重商主义倾向,但是经济学常识却很欠缺,而且比较迷信行政调控的力量,于是将市场的调节机制当成了造成钱荒的因素加以严厉限制,一边厉行“钱禁”,一边铸币放水,加大流动性的供应。

    结果导致铜钱的购买力下降,而“钱荒”却一直没有解决好,更要命的是铜钱难挣不说,物价还高。

    大宋的民间不缺钱,张国安用奢侈品换出来多少钱钞了?!

    张国安接着先前吴大鹏给大宋开出的实行工业化的一个药方外,又给大宋开出了另一个药方,必须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

    但是,张国安写下了几条后发现,这些全是动了赵家人的核心利益------他相信,自己要是敢提出来,有人会在分分钟钟弄死自己。

    可拉倒吧,另想办法!(未完待续。)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