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老道士(下)


本站公告

    道心失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一种含义则体现在四个字的字面含义上,就是心里的道进入了无序的状态,对道的领悟因为某种原因而颠覆的顺序。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无序的领悟也许会重组,也许会完全崩碎,区别也许是崩碎了会彻底的使一身修为化为乌有,而重组也许会组出更贴近于道的领悟,更可能的是组出似是而非的道,所以道心失守很危险。

    上古的修士大能一旦道心失守,要么凭借大勇崩了重来,要么凭借大毅强行重组,但无一例外的是,没有补天的至宝在手,身具大勇的大能之辈都心神崩碎的和道了,而选择重组道痕的大毅之辈反而有一线生机,只是九成九的在重组道心之后,修为永远都无法再进一步了。

    而周寺卿此时的状态却是比道心失守还要可怕的道心种魔,似他这种情况在上古那种玄仙遍地走,天仙不如狗的时期确实也有不少。

    但道心种魔可怕之处就在于,即便是在上古那种天材地宝遍地都是的时期,也没有一个大能能左右道心种魔的结果。

    而道心种魔的结果只有两条路,要么极阴灭阳,以杀入道,嗜血而成魔。要么便是极阳灭阴,无心无性,以身和道,困于道,而行随自然无有自我。

    至于道心失守的另一种含义,则单指元神因为某种原因,短暂的失去了对道心的控制,这种情况和走神差不多,只是比元神失守严重的多的多。

    而老道士寄托希望良多的《泰然心经》便是做此用的,为的就是让周寺卿的元神短暂的失去对道心的控制。

    此刻老道士虽然双眼尽是贪婪,却也不想在周寺卿的道心由入魔转为无序的情况下就贸然夺舍,虽然此刻这颗道心已经比前时安全了百倍,也升值了百倍。

    可早已做好最坏打算的老道,面对这突然发生的变化,自然希望这种良性的转变能继续下去,甚至待到周寺卿重新将道痕排序重组之后,他再凭借强大的元神硬抢也不迟。

    “真我!真我!”周寺卿艰难的思考着这两个字的含义,或者说他正艰难的从脑海里那好似一锅粥似的领悟中寻找关于真我二字的片段。

    “如果明心见性可以见真我,那真我.。。真我..”周寺卿只觉着浑身发颤,好似就要崩溃了一般,可心底却始终有一道执念在催促着他寻找答案。

    “身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周寺卿艰难的说出了自己寻到的一段似是与真我二字有关的领悟片段。

    “心是明镜台?身..。性是菩提树,什么是菩提树?什么是明镜台?”老道原本是乐见其成,可不知道怎地,他的元神总能被周寺卿的只言片语所打动,心神更是不知不觉就被吸引着去思考。

    “你可真笨,明镜台就是心喽,菩提树就是身,身就性,所以擦明镜台心才不会被蒙蔽,修剪菩提树性才..。”被打扰到的周寺卿怒火中烧,可才烧到一半,却又止住了话头,又自顾自的琢磨起来。

    周寺卿说一半留一半,可正听得大点其头的老道士不乐意了,急吼吼道:“你这小子,怎么不接着说了,修剪菩提树才怎地?”

    老道士话音落下,抬眼看向周寺卿的道心时,却骇然的发现,随着道心上的道痕游动的越来越缓慢,光华渐渐绽放的道心上隐隐有钟鼎仙鸣之音传出。

    “人初心如一纸白,入凡就为和泥来,若无明镜照自我,怎得镜中见如来!”一语既出,周寺卿只觉得自己从来未有此刻这般的舒服过,这种舒服的感觉玄之又玄,却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魂魄到**,甚至到汗毛的毛尖都通透了。

    “你.。。你.。。你狂妄,你狂妄!”老道士只觉得自己的无明业火已经被眼前的小子全部点燃了,如此狂妄之徒真真的千年未有,老道士自负活了近三百年,却从未见过这般狂妄的人,这人居然狂妄到要自立道统,居然狂妄到要以自己的心性为道基。

    老道士被气的歇斯底里,好似周寺卿撅了他家祖坟一样,可事实上也差不多,换了谁走了将近三百年的道被人告知走错路了,也会发脾气的不是?

    只可惜周寺卿此刻正在领悟自己的道,重组自己的道心,压根没有搭理他的意思,只听他又自问:“人初心如一纸白,入凡就为和泥来,有人和出金万两,有了和出乌纱来,今问小子心所在,又要如何筑阶台。”

    “你什么意思,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疯了,你一定是疯了,你会和道的,你一定会和道的,你不会成功,不会成功。”

    周寺卿的话老道士自然是听懂了,正因为懂了,他才觉得可怕,甚至是畏惧,畏惧周寺卿的狂妄,畏惧周寺卿的疯狂。

    即便是天仙如狗,满地乱走的上古时期,也没人敢如周寺卿一般的狂妄,天可怜见,他不过是引气期大圆满而已,连筑基都没有的修士,成就道心已经是邀天之幸了,居然还妄想创立道统,这岂止是狂妄,简直就是疯了。

    而最重要的是,周寺卿的道完全打破了老道士对道的认知,换句话说,老道士听了周寺卿的只言片语后,已经被周寺卿破了道,要么从此修为止步不前,要么驳倒周寺卿的道。

    修为止步不前对于一个即将三百岁,却仍未成就元婴的修士而言看起来像是问题不大,反正三百整寿时若不能成就元婴,要么成活死人坐等自悟,要么成封神图挂在墙上,无论哪一种都与修为止步不前没多大区别。

    可实际上却是致命的,自古至今的修士无不是大毅大勇之辈,修的便是窃天地之力而为几用,你对天地领悟的越多,你自身便能得到的越多,这便是老道士一直修的道。

    所谓大道无情,窃天自行,代天而守,我道自灵,天地之力无边无涯,可天地之力却有天道守着,你若不偷,便只有等着被自然轮转之力碾碎,换句话说,不修道就没办法长生。而只有不断的领悟天道然后窃到天地之力,才能成就自己,才有资格代天道而御万物,从而成就大自在和无尽寿元。

    可这道说起来简单,修起来却千难万难,天下修士何其多,为了一块洞天福地或是天材地宝争斗何其惨烈,哪个修士若是没有争斗的心,他甚至连筑基的机会都不会有,就比如乾坤观的李观鱼,她的筑基丹就是旁人施舍的。

    老道士虽然到了三百寿的关口,可不等于他没有成就元婴的野望,活死人似的坐等自悟也并不是没有人能成就元婴然后醒转的。

    可如今老道士的道被周寺卿的只言片语给破了,现在周寺卿告诉他,想成就道心就得照见自我,想照见自我就得有明镜台,想修身先修性,想修性就得勤修剪枝干.。

    若说老道士的道是窃天功而为己用的话,那周寺卿的道便是栽得梧桐树,凤凰自然来了,这两种道之间哪有半点相同,说是平行线都是轻的,还的用背道而驰才形象些。

    最重要的是,周寺卿的道太有说服力了,一个引气大圆满的小孩子就因为领悟了明心见性便成就了道心,就因为这个,也足够让人深思,足够让人着迷了。

    老道士此刻已然后悔来此了,原本就知道此次夺舍不会太容易,毕竟对方虽然年轻,却是成就了道心的,本以为对方道心失守无序,自己会有机可乘,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却成就了对方。

    “无论此子此番的结果如果,我都没有机会了。”老道士毕竟是修成金丹大圆满的修士,他如何不知道周寺卿此刻面临的是什么,简直就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成则道成而道心固,若是败了,道心崩碎都是轻的,人绝对是废了,就算有纯阳之脉也无法幸免。

    叹了口气,老道士思虑的清楚明白了,便也不敢再在这里待下去了,他担心周寺卿一旦道心崩碎会波及到他的元神,所以趁着周寺卿还在悟道,他便转身离去,眨眼便消失不见。

     (举报错误和落后的章节,是您对库最大的帮助,库承诺所有的举报都会得到及时处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 返回书目 | 加入书签 | 打开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注册为本站会员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