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
而更加具有喉舌兴致的全国性报纸《光明日报》上,则将中心聚焦于丹尼尔来访背后的意义上。
“丹尼尔.桑德勒昨日出席第九届沪上国际电影节开幕仪式,和李桉、凯瑟琳.德纳芙、连姆.尼森等国际巨星,为沪上国际电影节共襄盛举。随着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逐年扩大,国际上,尤其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电影演员,开始更多地和中国进行交流。去年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3》也在沪上取景拍摄。随之而来,章子仪、巩利、李联杰等一批中国电影人在好莱坞也参演了更具影响力的作品。丹尼尔.桑德勒此次受人瞩目的访华之旅,可以说是这一趋势的最新表现。
据悉,拥有电影公司老板身份的丹尼尔.桑德勒,此行还会见了国家广电总局的有关领导,以及中影、华影等拥有外片引进权的国有电影公司。其推进中国发展战略的意图昭然若揭。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电影产业和好莱坞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在和好莱坞交流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本国的民族电影产业,可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开放不能一开了之,发展也不能盲目。
……”
《光明日报》巴拉巴拉的一篇数千字的社论。主要内容就是借鉴发展,但要充满警惕,呼吁一下本国产业要抓住发展良机,不断奋斗,最后感召一下民族自豪感,说拥有13亿观众的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最大的票房市场。
相对于纸媒的倾向性保守。互联网媒体则更为开放一些,尤其是和丹尼尔貌似关系不错的w浪——当然,雪莉.桑德伯格和w浪高层的会面并不见诸报端,丹尼尔和工信部领导的碰面也没有那么瞩目,尤其在前有卫生部部长和副总理,后有广电总局的时候,和工信部的一位副部长的会面,是相当低调的,但效果并不差。
可以说。普路托思投资公司旗下社交网络对中国的亲善,是被中国政府接收到的。这也不枉丹尼尔在美国国内遭到众多批评,所谓亲华派如果不能在中国得到相应的待遇,那就是里外不是人了。而且,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在互联网领域,对外资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不管是t讯、a里还是千度。都有大量的外资比例。
所以,在丹尼尔抵达沪上开始自己的电影节行动的时候。以雷蒙德为首的普路托思投资公司团队,以及雪莉.桑德伯格等旗下公司的高管,已经开始自己的既定行程。雷蒙德会见t讯、a里的创始人,以及千度的老板,以及华伟公司——这是丹尼尔希望拉入开放手机联盟的中国成员。
这一切行动都潜藏在水底,不为人知。现在中国和世界媒体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参加沪上国际电影节的丹尼尔身上。即便有少数专业刊物注意到他带来的访问团队。也因为影响力不足而乏人问津。
……
丹尼尔在沪上国际电影节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银星论坛”,主办方邀请了李桉、冯晓刚和丹尼尔三个人——很有代表性的三位,冯晓刚是国内商业电影的招牌,在张导演一头栽进中国式大片,程凯歌则转悠在《无极》里。冯晓刚的“安分守己”为他赢得了中国第一商业片导演的美誉。而李桉作为全球最具知名度和实力的华人导演,唯一在好莱坞闯下一片天地的华人导演,今天要谈中国电影和好莱坞,必然不能少了他。至于丹尼尔,连好莱坞都在学习他的成功故事,中国电影人能一听圣音,当然求之不得。
除了他们之外,caa 中国区总经理罗亿、华艺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忠磊、美国制片人克里斯.李和著名影评人周黎名等人,也都有出席。
主持人是中国电影频道的花旦金纬。
在近1000名听众的面前,介绍了台上这些电影大腕之后,谈话正式开始。
冯晓刚的发言可能代表了大部分中国导演的意见。
“早些年我拍的片子,结果外国人看后却直呼看不懂。李桉也拍片子,而且比我的片子深奥得多,但外国人却也争先恐后地说看得懂。那么这些都是什么原因?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的电影没有处在一个强势的地位,李桉的电影能被肯定,原因之一肯定是因为他处在一个强势的地位,有话语权。我们必须要承认,中国电影还没有强势到让别人争先恐后地要看懂它,正因为这样,所以外国人才可以很轻松地以看不懂来敷衍你应付你。”
将华语电影的失意归咎于整个电影产业的弱势,尽管他对李桉大肆追捧,但李桉却并不同意。
他认为,《断背山》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的同性题材有足够多的受众,而是这个故事里表达的爱,是所有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共有的,因此大家都能够理解。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并不是努力去获得奥斯卡的认可,而是发掘出面向全人类的特质,以及学会如何去表达它,在此之外,努力地学习好莱坞的成熟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因为无畏的民族自尊心,而放弃学习的谦虚。
克里斯.李赞同李桉的看法,但他在发言之后,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提到了丹尼尔。
“丹尼尔的名字在好莱坞差不多等同于传奇,他对市场、对观众的敏感,他在表演上的天赋和演技。都是好莱坞最顶级的,在美国,他的一场演讲常常被开到百万美元的价格,远比前总统要来的更贵。所以,今天我觉得一定要让丹尼尔多说一些,大家会感觉自己赚到很多。”
不论接下来是不是丹尼尔的发言顺序。金纬肯定都是让丹尼尔说话了。
“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很难说去把握市场、把握观众。因为它太大,而且太复杂,文明悠久,民族众多,这和美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我是一半赞同李桉导演的看法,还有一半不太赞同。赞同的是。在技术上、在管理上,好莱坞确实比中国要走的更前一点,有一些是值得中国电影学习和借鉴的……另一半为什么不赞同,我认为中国电影人在考虑如何发掘面向全人类的表达方式之前,应该先考虑面对中国人的表达方式。这在美国也是一样的,好莱坞最初依靠的也是北美市场,然后自然而然地推进到全球。而中国尤其不同,你们的国家拥有13亿人。这是个让人望而生畏的数字,是美国的四倍之多。那为什么中国的年度电影票房远远不如美国呢?一方面当然消费能力有差距。另一方面我认识是对市场的发掘不够,没有做出足够多的,让观众想要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美国是供过于求,竞争激励。中国的竞争也很激烈,但实际上是供不应求的,中国的观众希望看到更多好的作品。并不是选择太多,而是选择太少。供需双方在这里有一个矛盾,我觉得,这一点是需要中国电影从业者深思的。”
除此之外,丹尼尔毫不避讳地表达了dd影业的中国战略。
“我们会也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全面地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当然是争取将我们在北美制作的电影以符合中国政策的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第二方面则是进入中美合拍片的领域,和优秀的中国电影制片公司一起合作,我们来提供更好的管理,更好的技术,中国公司则提供本土的创意和故事,一起来创造好的作品。第三方面,我们也会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合作方目前还不确定,我们也会以这家公司的名义来独立开发中国影片。第四个方面,dd影业也会更多的来和各大公司合作,推介在世界其他市场推介华语电影。需要强调的是,美国确实是最大的票房市场,但并不是唯一的,华语电影在中国文化圈内的发展在现阶段更有潜力一点,比如东亚、东南亚地区。除此之外,欧洲和非洲地区对华语片也有需求,我们会利用dd影业全球发行体系来和中国公司合作。
我们实质上不会排除任何合作方式的可能性,只要是合理的,只要是双赢的,我们都愿意接受,愿意尝试,愿意推动。dd影业在中国要做‘百年老店’(中文),而不是‘一锤子买卖’(中文)。”
丹尼尔最后秀了两个中文词,让全场观众捧腹大笑。
但不可否认,这两个词非常确切。
当着丹尼尔的面,讨论的还是相对平和很多,他21号离开中国之后,关于这段话的讨论才算是进入白热化——不同的意见非常极端。
冯晓刚就投书《南都周刊》,反驳了丹尼尔的说法,一如他的词锋,很不客气,“他的意思是,中国电影人在自己家刨食吃就可以了,外面你们没什么希望,再要么就是东南亚,东南亚才多少大的市场,加一块比不上美国的一个州。他还顺道还给国内的同行挖了个坑,现在网上不少人都在捧他的臭脚,认为国内电影人做出来的东西都没人看,不是观众不支持,而是没法支持,电影太烂,不值得花钱看,这就是丹尼尔的意思,他说要进入中国市场,我倒看看,他怎么让观众花钱看他的好电影。”
紫禁城影业总经理的章强却持不同的意见,尽管他们刚刚成功合作了《天下无贼》。
两个人刚刚好代表民营电影产业和国有电影公司,只能说丹尼尔的切入点是非常精确的,这也是12月中旬,经过长达半年的接洽,dd影业和中影旗下的紫禁城影业合资成立dd中国影业有限公司,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以dd中国为新公司的名字,主要是为了利用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dd影业投资8000万美金,紫禁城影业以1亿人民币,加上部分固定资产、人员等入股,双方按51比49的比例分配股份,紫禁城影业控股公司,但由dd影业方面负责日常运营。
2006年年底的这一次合作,也是丹尼尔旗下公司大举进入中国的第一个标志**件。(未完待续。)u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