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就剩这二十三章了,看一章就少一章,看完了,就没了,就好像是小朋友有一盒糖果,不舍得吃掉一样,可是就算再不舍得,糖果所带来的诱惑也是极大的,让他们陷入一种矛盾中。
《明朝那些事儿》作为区别于传统历史读物的新类型,收到了广大读者和史学家的好评,这本书开创了一个通俗历史的先河,达到了让历史不再枯燥乏味的目的,大大的提高了华夏人对历史的兴趣。
粉丝们不舍得看最后的二十三章,但是史学家们不行,他们必须看,看看这后面的二十三章是不是匆匆结束,是不是后劲不足,是不是正常完本。
当然,张德开和武元魁就属于第一批就开始看的,而且几乎是迫不及待。
他们被现实狠狠地打脸了,现在就算外面不说,他们也自觉脸上无光,所以,在最后这二十三章,找出漏洞是他们找回场子的唯一出路,因为任何狡辩现在已经没有用处,他们已经站在悬崖边。
可是当武元魁和张德开逐字逐句,并翻阅资料的读完最后这二十三章的时候,两个人都不由自主的瘫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好像堕入冰冷的冰窖中一样。
没有漏洞,一点漏洞也没有。而且很明显。这是精心策划的收官。就算不说是完美吧,但也是没有差迟,所以,武元魁和张德开已经失去了反击的机会。
怎么办?凉拌!夹起尾巴得啦,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外面怎么针对他们,都不要站出来说话,而且脸皮要厚。这件事情从此不提了……
不过,他们是高估自己了,虽然有一些粉丝的冷嘲热讽,但是专业人士和扶摇本人并没有出来指责两个人当初的落井下石,只有扶摇在结尾后发了一个单章,说明了一下情况。
“对不起,实在是不好意思,本来想在恢复更新后,一口气更完的,其实稿子早已经准备好了。只是我忽然感冒了,整个人卧床几天。手机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外界一直联系不上我,直到病好了,我才知道外面的情况,实在抱歉,让大家担心了,所以,我把准备半个月更新的 章节,一次性发了上来,至少可以让大家一次看个过瘾,谢谢支持。”
就是一个说明,并没有提什么武元魁和张德开。
他没有追究,粉丝们也很少去追究这两个老家伙了,张德开和武元魁两个人都是惶惶不安的度过了一天,到晚上他们发现情况还好,于是也松了一口气。
看着专家们一个个对《明朝那些事儿》的称赞,对扶摇的称赞,他们俩也只能无奈的看着。
“《明朝那些事儿》完本了,有些感慨,想当初,这本书面世的时候,我根本就没看好,这样一本书在当时我的心中,是离经叛道的,是旁门左道,哗众取宠,当时我也对这本书进行了强烈的主观批判,因为看不上,因为不相信,使我格外的关注这本书,逐渐的,我不得不抛去我的成见,因为《明朝那些事儿》绝对是一本极好的历史书,它并不是扶摇的哗众取宠之作,它是一种创新,真正的良心之作。
从一个质疑者,变成了拥护者,追随者,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它让我抛弃了偏见,感染了我,打动了我,不得不承认,扶摇做到了他开书前所说的一切,他做到了,而现在,这本书完本了,我觉得并没有半点的仓促,结尾部分处理的很好,这就足够了。
扶摇是开创者,或许有的地方做的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是他只是开创者,开创出这种新类型,已经很了不起了,完善的工作,可以交给我们来完成,不要成天紧盯着他的一点点的失误,漏洞,没有用的,公道自在人心,扶摇做了什么贡献,明眼人都会记住的,是无法抹杀的。
希望扶摇以后能够为华夏文学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篇微型博客一天之内被转发了十万次,或许十万次转发对于大威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个人,却是很难得了,而且还得到了七万多个赞……
这篇文章的主人,叫做刘亮,最开始,他是紧跟着张德开后面摇旗反对扶摇的,当初《明朝那些事儿》刚刚发表的时候,这货没少黑,而且还是每天好几黑的那种,坚持不懈,可惜没持之以恒,竟然毫无节操的变成了‘明朝’粉……
他的叛变让张德开一阵苦笑,看来自己的所谓坚持,不过也就是一张老脸而已,面子……真的害人不浅啊,可是世上,又有几人能够看穿?
刘亮虽然名气不大,但是经过这篇文章之后,他火起来了,因为扶摇粉丝在捧他!
扶摇粉丝的力量很强大,虽然不能让他大火特火,但是至少也能让他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人,混个脸熟还是很行的。
《明朝那些事儿》的完本没有造成什么轰动,有的只是无数的祝福和肯定,在平淡中,完成了自己华丽丽的谢幕。
这本书的意义,早已经被历史学家们所铭记,不需要别的了,林笑在自己的微型博客上面做了说明,《明朝那些事儿》完本之后,他并不准备休息,而是准备连续写,明天就开新书,新书的字数依然不多,在网络中,是很少的字数,但是林笑想要表达的故事,一定能够让大家弄容。
字数无所谓,读者们看扶摇的书,谁在意字数?字数不是衡量作品好坏的标准,就好像《第一次亲密接触》那么少的字数,依然可以让无数人感动,林笑在微型博客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新的故事或许很平凡,但是依然是感动……”(未完待续。。)u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