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4章


本站公告

    第2824章

    朱由栎此次赶来莱州会面,所关心的不只是海汉对削藩举措的态度,还有目前他两个儿子在海汉的发展现状。

    如果说德王府与海汉在山东的合作是为了敛财谋生,那么送出王府子弟到海汉入仕为官,目的则是着眼于大明衰亡之后的出路。

    朱由栎认为海汉的崛起已经无人能够阻挡, 取代大明统治天下只是时间问题。虽然这意味着朱氏江山寿数已尽,但对于仅剩一个头衔的德王府来说,朝代更迭却未必见得是坏事,若能加以利用,反而可能是一个发达的机会。

    海汉所倡导的治理方式,就注定需要规模庞大的官僚体系才能执行, 这也是制约了海汉吞并大明速度的重要因素。而德王府出身的子弟,不但通晓大明的各种事务, 更重要的是具备了极高的政治价值, 如果到海汉做官,被委以重任的机会肯定要比留在济南大多了。

    当时双方对这个项目的态度可谓是一拍即合,海汉这边也没费太多口水,就说服了朱由栎派出最具才华的两个儿子,分别前往金州和杭州,参与由海汉官方举办的科举乡试。

    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来可以用乡试成绩堵住悠悠之口,让朱氏子弟能够冠冕堂皇地进入海汉官场;二来利用宣传手段,将其政治价值最大化,让天下人都知道已经有朱氏子弟明智地选择了立场。

    朱由栎其实一直与两个儿子保持着书信联系,但从这种渠道所获取的信息,基本只是两个儿子单方面的感受,而海汉高层是如何看待他们的表现,是否愿意继续向他们提供发展机会,这就必须得朱由栎亲自出面打探了。

    既然朱由栎主动问起,陈一鑫和白克思倒也乐于给他讲一讲两个年轻人在海汉的发展现状。

    白克思道:“朱子安在去年的东海大区乡试中名列榜首,之后就得到征召, 加入了东海大区出访朝日两国的使团。期间在海外出访的经历, 我想他应该也有通过书信告知王爷。”

    朱由栎点头应道:“他在书信中说,亲眼见识了海汉在海外他国的影响力,在出访期间受益良多,体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

    白克思道:“出访归来之后,朱子安就被任命为东海大区特别联络处的副处长,也就是这个衙门的二把手,专门负责处理与大明相关的事务。据我所知,他的表现还是很令人满意的,石迪文也很器重他,假以时日,相信会在东海大区有所建树。”

    朱由栎道:“不瞒两位大人,这孩子上次写信回来说,他觉得自己过去所学远远不够,想找机会去到贵国高等学府再进修一下,不知是否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白克思道:“他当下有职务在身,大概暂时没法安排他去三亚进修。不过也不用等太久,我国即将把京城从三亚迁往杭州,届时一些高等学府也会一同搬迁过去,他就比较方便了。”

    朱子安想要去进修的念 修的念头, 早就跟海汉这边反映过, 但东海大区正值用人之际,石迪文不想放他去三亚,所以还是设法将他挽留下来。不过朱子安由此所显露出的上进心,却是深得海汉高层的赞赏。

    白克思向朱由栎简单介绍了一下海汉的官员晋升机制,以及进修培训的体系,并且保证只要朱子安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事,日后不管是进修还是升迁,都会循序渐进作出相应的安排。

    只要能让儿子在海汉当上大官,朱由栎就觉得值了。当初朱由栎认为德王府空余头衔,自己继承这个藩王称号之后本就没捞着什么好处,过些年还有没有大明都不知道了,也未必还能把德王之位继续传下去,所以干脆将最能干的两个儿子都派到了海汉这边。

    为了保证从海汉获得的资源不发生冲突,当时朱由栎与陈一鑫商议后,决定让他们一个留在北方,一个南下,两人还就此进行了抽签。

    如非得到朝廷许可,藩王及家属一向都只能在封地内活动,擅自离境是要被追究罪责的。虽然后来管得不那么严了,但不公开离境去外地,仍是默认的规矩。德王府这两个年轻人走的时候是悄悄走的,但后来的事迹却是海汉有意公诸于天下,明廷想装聋作哑也不行了。

    这对于德王朱由栎来说,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有望给德王一族带来极大的长期收益,但也会因此召来朝廷的打压。明廷拿海汉没办法,也没法去抓回这两个年轻人,那所有的账就只能算在朱由栎头上,正好也就借着这个由头对德王削藩了。

    这其实是一场豪赌,如果这两个年轻人没能在海汉混出名堂,那德王府所承担的风险就得不偿失了。不过从白克思的描述来看,去了杭州的朱子安似乎在当地已经混得风生水起,颇受器重。

    朱由栎内心窃喜,连忙向白克思表示了感谢。

    而留在北方大区发展的另一名王府子弟的情况,则是由陈一鑫来作了介绍。

    这个名叫朱子武的年轻人跟朱子安是同父异母的堂兄弟,两人年纪相仿,在朱由栎的子嗣中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无意外,其中一人肯定会成为德王府的世子。

    朱子武抽签留在了北方,自然是比去了杭州的朱子安多了许多便利。他先是到登州住了一段时间,在当地接受了相关的培训,然后到金州参加由北方大区举办的乡试。

    在官方的有意安排之下,朱子武的科举成绩自然也不差,发榜之后便成为了舆论焦点。在陈一鑫的钦点之下,朱子武很快就进入了金州管委会任职,开始接触当地的各种事务。

    朱子武虽然没能像朱子安那样参加使团,到海外各国访问,但他接触实务的时间要比朱子安早得多,因此也就有了更多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陈一鑫对朱子武在任职期间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即便他没有德王子弟这一重身份,同样也能在海汉争取到出人头地的机会。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