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接管大明治下的州府,可不是随便派几个官员进驻当地就能完成的任务。至于接管大明的军队,那就更加困难了,就算明廷下旨,也未必能让各地的军头们心甘情愿地交出兵权。
而且双方心里都很明白,这份协议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停战, 而非立刻完成政权交接。
不管是大明还是海汉, 都不愿在当下展开一场全面战争。大明自知不敌,与海汉交战只会加速耗尽已经所剩无几的国力,到时候就算能扛住海汉,类似农民军之类的武装组织届时也会在国内资源耗尽时再次死灰复燃。
而海汉不愿全面开战的原因则更为复杂一些,执委会综合考量后认为开战弊大于利,所以更倾向于在施加军事压力的同时,通过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逐步瓦解明王朝的权威,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来完成对大明统治区的接收。
通过停战协议,大明为自己争取到了缓冲时间,可以在停战状态下继续筹措钱粮,操练新军。而海汉则是获得了一个正统的名分,今后不管是和平过渡,还是武力交接,夺取天下都是名正言顺。
孙丙所提到的这些迹象如果属实,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 双方很可能又将会回到军事对峙的局面,甚至不乏爆发武装冲突的风险。
但白克思丝毫不为所动,他认为北方大区提供这些信息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让执委会相信扩充武装力量的必要性。否则以陈一鑫在北方地区的影响力,又岂会坐视大明这些备战性质的不友好举动,恐怕早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明廷施加压力了。
“军事手段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选择,我想知道,北方大区有没有通过正式的外交渠道,就此向明廷发出过告诫。”
作为执委会的代表,白克思的立场还是要保持与执委会一致。如果他对北方大区升级对抗的做法表示鼓励,那可能就会引来其他大区的效仿,以各种理由争相对地方武装力量进行扩充,甚至会自作主张采取一些对外军事行动。
一旦各个大区从中尝到甜头,那么今后很可能会频繁出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状况,加速海外大区形成武装割据的局面,到时候可就不好收拾了。
陈一鑫做个手势,旁边立刻有副官递上一份文件。
“这是年初的时候,我向明廷发出的质询函副本,以及明廷的答复,你可以看看。”
白克思接过文件翻看了一下,陈一鑫在公文中提出的质询中规中矩,便是询问明廷为何要在山东周边多地加固城防,整兵备战。而明廷的答复倒也简洁明了,就是对此统统予以否认。
“在这之后,这些地方的城防工事也没有停工,还在继续进行,所以我有理由认为,未来在接收这些地区的时候,我们会遭受武力抵抗。”陈一鑫见白克思放下了文件,又补充了几句。
白克思相信陈一鑫不会对公文作假,但他同时也注意到,陈一鑫提出质询的同时,并没有强调海汉将对这些行为采取何种对应。这就是说,陈一鑫其实没有就此向明廷施加足够的压力,或许这便是明廷敢于将此推得干干净净不认账的原因。
陈一鑫走了该走的程序,但并没有充分运用外交手段,这在白克思看来,很可能是他有意为之。先放任对方行事,直到局面明朗后,再动用武力施以惩戒,这样不管是修建军事工程还是扩编军队,都有了充分的理由。
当然了,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白克思肯定不会点破,只是顺着陈一鑫的话往下问道:“那你是什么想法?”
陈一鑫肃容道:“我认为有必要在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彻底打碎明廷不切实际的幻想,让其回到谈判桌前,老老实实地接受我们开出的条件,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
白克思继续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陈一鑫道:“我准备在这些修筑城防工事的地方选择一两处作为目标,率军攻打,城破即退,作为警告。若是明廷仍然不思悔改,一意孤行,那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白克思不置可否地问道:“以你和明廷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像这样略施惩戒,能不能让他们放弃对抗?”
陈一鑫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坦然应道:“恐怕很难。或许我们只有摆出更大的阵势,才能让明廷充分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白克思道:“那我想你应该也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吧?不妨先说来听听。”
陈一鑫站起身来,站在壁挂地图旁的孙丙立刻退开两步,将位置让给他。
陈一鑫走到地图前,指向渤海湾道:“见效最快的办法,当然是从天津卫登陆,直逼顺天府。但这样做有可能会导致明廷误判形势,真的跟我们搏命,到时候可能会不太好收拾局面。”
海汉并非没有能力攻入顺天府,甚至是攻克京城,但现阶段仍有保留明廷的必要性,否则朱氏王朝一朝倾覆,而海汉又没有能力立刻接掌政权,群龙无首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维持明廷的存在,至少可以让天下继续保持安定,海汉才能以尽量平稳的方式接收大明的地盘。
而按照双方的停战协议,海汉承诺不在顺天府境内部署军事力量,一旦这样做了,那大概就不会被视为可调解的武装冲突,而是海汉准备要对大明施以重手,直接攻打京城了。
这可不比得在山东境内作势吓唬人,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海汉对天下大势的布局。即便陈一鑫真的有此打算,肯定也还是得先向执委会请示,得到批准之后才能采取行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