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一拍即合


本站公告

    useShow(1);

    PS:白天工作忙,写不成字,我码字速度又慢,所以,即使大封推期间,更新也很不给力,还是两更,请大家原谅。但是,现在的两章分量还是很足的,一般都是3K多甚至是4K,更得还是不算少的,我已经很尽力了。另外,恳求书友大大们订阅、推荐、月票支持啊!拜谢了。

    王彦斌看着报纸上关于肖飞新作的新闻。

    他面色阴沉,撇了撇嘴。

    王彦斌是京华新报的记者,一年多点之前,就在肖飞新作《第一次亲密接触》正引发华人世界轰动之际,他带着一个自称是“轻舞飞扬”的女孩去到河阳一中,打算搭乘肖飞的顺风车帮着女孩一举杀入演艺圈扬名立万。

    可恨的是,肖飞算计了他一把,让他在河阳这小地方虎落平阳翻了船,不但被警察修理了一晚,还被河阳警方将案底传给了自己单位。

    为此,他还被京华新报重重处罚。

    要不是王彦斌关系够硬,没准就直接给报社扫地出门了。

    这过去的一年,肖飞带给他的负面影响一直像个阴影一样笼罩着他,让他诸事不顺,痛苦不堪。

    一年过去,他的轰然倒塌的形象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现在没什么人再拿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了。

    因了这次的挫折,王彦斌心底,对肖飞十分的恐惧却又恨之入骨。如今,他看见关于肖飞的报道,见自己的仇人现在越发的名声大噪,火爆得不行,内心的嫉恨跟一团火似的烧得他难受。

    他想,得想个法子报复一下这小子。

    不能让他好过喽!

    王彦斌觉得,眼前,《明朝那些事儿》貌似就是个机会。

    王彦斌对学术界狗皮倒灶的事知道得不少,像肖飞写的这什么《明朝那些事儿》估计很多专业人士都会不服气,认为写得太浅薄不专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知道有多少人虎视眈眈,正等待着捋胳膊挽袖子的大肆批判,试图靠踩人而出人头地。

    他想,若是能找几个历史方面的专家。做个采访,批判一下《明朝那些事儿》这作品,给肖飞一个沉重的打击,也还不错吧?

    王彦斌手托着下巴,越想越觉得自己这想法不错。

    现在的媒体。几乎一边倒地都是在捧肖飞的臭脚,把《明朝那些事儿》给吹得什么似的,自己这样唱反调,貌似也是可以制造一两篇好新闻的。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啊。

    趁着其他媒体还没反应过来,自己还是要抓紧时间赶紧炮制肖飞的负面新闻。

    王彦斌这么想着,拿起电话开始给自己的朋友打电话。他一跑社会新闻的记者,并不认识学术界尤其是像历史这样偏门学科的大牛。

    想要找到合适的采访人选,那肯定是要朋友托朋友,关系托关系,才能找得到的。

    不过。王彦斌很幸运,他刚打了两个电话,就有一个朋友给他推荐了一个人选:北大历史系博士生周超。

    周超是北大历史系主任吕泽林的得意门生,是国内小有名气的青年明史专家,主攻的研究方向就是明史,写过一系列的重要明史论文。

    王彦斌了解了周超的具体情况之后,很是满意。

    他的那位朋友将周超的传呼给了王彦斌。

    王彦斌迫不及待地给周超打了个传呼,给他留了个言,表明自己的身份:京华新报的记者,有事找你。请回电。

    这时候,周超正一个人待在寝室里翻看着这两天的京城各家报纸。

    他将《明朝那些事儿》目前公布出来的章节全都找了出来,摆在面前翻来覆去的查资料做考证。

    结果,周超就发现。肖飞的这部类似历史演义的书,虽然戏说的成份不小,但史料的运用真的是很严谨,所有历史事迹都有显著的出处,同时也加上了作者的考证。

    这书写得还是很严密的。

    由此可看出,作者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并不是胡乱拼凑的游戏之作。

    一部通俗历史评书一样的作品能做到如此程度,已经是相当难得了。就目前这书可看到的内容来看若是都保持这样的水准,普通人看完《明朝那些事儿》就足可以对明代的历史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要知道,普通的民众,他们对历史了解并不深刻,他们对各朝各代的历史都只是知道一个皮毛,也就是上学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学到的那么一点点。

    这个时候,网络又是刚刚起步,绝大多数的人们是不上网的,网络上也没有像后世那样的丰富历史积淀。

    就是对历史很感兴趣,想要探究一番的人,也是不得其门而入的。

    现在好了,有了《明朝那些事儿》,大家想了解一下明史,又嫌那些历史典籍、论著太枯燥乏味的,看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就足够了。

    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啊!

    那么,它有没有缺点呢?

    周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有!它的缺点还相当大!

    历史是很客观的一件东西,一直来,历史学家都被要求尊重史实,不能随意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

    而《明朝那些事儿》这书里,作者像个万能的神似的,对这些历史史实指手画脚随意臧否点评。

    这个,不能说不行,但点评过多,主观的东西过多,就很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这是很让人诟病的。

    除了这个,周超还发现,《明朝那些事儿》对历史史实有很多很自我的细节发挥,如,这上面说,朱元璋给地主放了12年的羊,这个细节好像就不是那么准确的。

    周超正在皱眉研究着,一边想,一边考证,一边将《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他认为的错漏之处用笔记下来。

    正在这个时候,他放在一旁的BP机突然响了起来,有一条信息进来。

    周超拿起来看了一眼,他就看到上面居然写着:我是京华新报的记者,有事找你。请回电。后面留了个电话。

    周超就笑了。

    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自己正想着怎么找记者合作,将自己对《明朝那些事儿》的批判思考发表出来,记者就主动上了门。

    他抓起桌上的插卡式固定电话就拨打了这个自称是京华新报记者的人的电话。

    “您好?我是周超。您是哪位?”电话接通,周超彬彬有礼问道。

    王彦斌倒是没想到,周超的电话回得这么快,他刚打完传呼还没过半分钟,对方电话就打过来了。

    “您好。周博士,我叫王彦斌啊,我是《京华新报》的记者,我想给你做个专访,可以吗?”王彦斌说道。

    “哦?哪方面的专访呢?”

    “就是想了解一下你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的一些观点和评论。周博士是学历史的,肖飞又是北大历史系的学生,您对《明朝那些事儿》这书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吧?”王彦斌说。

    周超心里更是惊喜。

    这真是太巧了,没想到,对方找自己过来,竟然也是为着《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

    “可以的。”周超满口答应下来。

    一个小时之后。周超就和王彦斌坐在了一个茶楼的小包里面。

    “周博士好。”

    “王记者好。”

    两人见面问好,王彦斌要了点茶点,就开始了试探性的采访。

    王彦斌害怕周超会跟肖飞关系甚佳,那样的话,想要对方说肖飞的坏话,批驳肖飞的作品估计不太可能。

    “周博士,你跟肖飞关系如何?肖飞现在可是北大风头最劲的学生啊!”王彦斌笑着说道。

    周超冷哼了一声:“哼!王记者邀我过来不会是也想让我给肖飞唱赞歌的吧?那我恐怕会让您失望了。”

    周超知道,最近两天,北大历史系好多跟肖飞关系比较近的学生被记者争相采访,目的都是为了深入挖掘肖飞写作《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手资料。

    这位王记者一开口先问自己跟肖飞的关系。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王彦斌是何目的。

    但他不管王彦斌是何目的,他今天过来见王彦斌就是为了炮轰肖飞泄私愤而来的。

    他一定要说服这位王记者将自己批判肖飞作品的观点都写下来,形成报道并刊发在报纸上。

    王彦斌看见周超这反应。心里就笑了。

    单只看这一点,他就知道,眼前这位周博士想必跟肖飞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融洽,没准还有不小的仇怨。

    那就好啊!

    不用自己多费口舌了。

    “不, 不,当然不是。我今天约您过来,就是想听听您这样的专业人士对《明朝那些事儿》的真实看法,好的坏的,您都可以说,我想做与众不同的新闻,我这话您能理解吗?”王彦斌呵呵笑着说道。

    周超笑了,看这位王记者脸上表情及话里的暗示,他也是想做点标新立异的报道吧?

    那他就是想听对《明朝那些事儿》的批判咯。

    “我可以毫不客气地给《明朝那些事儿》两个字的评语,这俩字就是:垃圾!”周超冷笑着说道。

    “哦,愿闻其详。”王彦斌一下子抖擞起了精神。

    直接用“垃圾”评之,这可真够激烈的,看来,自己这篇新闻是一定能够做得好看了的。

    不说别的,就只说肖飞跟同门博士师兄的恩怨纠葛,就肯定有不少人会感兴趣的。

    “那我就逐条说道一下?”

    “洗耳恭听。”王彦斌从兜里掏出个录音笔,打开来,又摊开了采访本,准备将要点记录下来。

    周超就开始大肆批判起来。

    他的主要批评有这么几条。

    第一个,他认为,《明朝那些事儿》不是历史类的专著,充其量是个很业余的演义,跟天桥那儿的说书人似的目的不是研究历史,而是为了娱乐大众。所以,这书格调很低,很俗,难登大雅之堂,勉强算是一本历史快餐文。

    第二个,《明朝那些事儿》其实跟学术不沾什么边,最多算是个读史札记,作者读读明代的历史,然后,按照历史的大致发展顺序,把自己所看的内容用比较逗比较痞的话写下来,再发表一些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评论,让看客哈哈一笑,完事!这对严肃的历史研究是个极大的伤害!

    第三个,肖飞的这部书里存在太多的史料错误,单只是目前能看到的章节,就至少有一二十处之多。

    错误之一,作者介绍到朱元璋的家族时,如此写道:在朱元璋出生后一个月,父母为他取了一个名字(元时惯例):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做朱八八。我们这里再介绍一下,朱重八家族的名字,都很有特点。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他的父亲我们介绍过了,叫朱五四。

    取这样的名字不是因为朱家是搞数学的,而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记户口的人一定会眼花。)

    “作者大概忘记了,元朝建国才不过百年,到它完全征服南宋,一统中原时,已经是1279年了。”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肯定不是元朝人,而是在南宋统治时期出生的,那么,为何朱元璋的祖父也是以数字来命名的呢?还有,朱元璋的曾祖、先祖,都更加肯定不是元朝的人了,为何他们也都是以数字命名的呢?”

    “这里,我可以肯定的告诉王记者你,肖飞所写是个天大的谬误,其实,古代的时候,很多朝代汉人都有以数字取名的传统,不止是元朝如此。”

    ……

    周超娓娓讲着,不大一会就将《明朝那些事儿》里的谬误列出了一大堆。

    王彦斌听在耳中,频频点头,心里是高兴至极。他心想,这就是所谓驳得体无完肤吧?

    可是,既然《明朝那些事儿》那么多的错误,为何吕泽林和钱大理两位历史名家就没有帮助肖飞斧正呢?

    王彦斌对此有些不得其解。

    或许,两位历史学家也不过是碍于面子才替肖飞站台呐喊的吧?事实上,没准他们连肖飞的书稿都没看的吧?

    唉!没想到,著名的历史学者也这么不靠谱,为这么一本狗屁不是的书站台推荐,一世英名,到了老,竟然是要毁掉了啊。

    “感谢周博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您这么一讲,我大有醍醐灌顶之感,顿时就悟了,我这就回去写稿子,咱们随时保持联系如何?”王彦斌得到了一手资料就想赶紧回去,就向周超告辞道。

    “也好,王记者忙去吧。”周超道。

    等王彦斌走后,周超深吸了一口气,无限怨毒地自语道:“我这篇专访发出来,不信对你造不成沉重打击!”(未完待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