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决定放刘希光一马,施给突吐承璀一个恩惠,他不指望突吐承璀能知恩报恩,但能保持相安无事便阿弥陀佛了。
突吐承璀拿不出什么新茶,却拿出了一沓盖了吏部、兵部印章的空白告身,“我知道你现在正在招兵买马,这些东西或能助老兄一臂之力。”
李茂欣然接纳。
苏佐明要求外放监军,这是代他义父杨志廉表个态度:他杨志廉年岁已大,在仕途上已无进取之心,只求站好最后一班岗,平安落地。
这就意味着李淳要做什么事,他杨志廉既不会出面成全,也不会从中作梗。
对李淳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议论完杨志廉的事后,李茂并没有急着走开,他向李淳报告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第五守亮的义子第五策涉嫌走私盐铁军器给吐蕃。
情报是龙首山驻凤翔管事呈报的,李茂派人核实过,千真万确。
“走私,资敌,两罪并罚。”李淳直接判了第五策死刑,“你出面处置。”
李茂道:“神策军犯法自有神策军法司处置,或交三法司议处,臣出面不合规。”
李淳道:“我记得你还兼着御史中丞,如何不能过问此事?”
李茂的确还兼着检校御史中丞的职务,那是他外放辽东经略使时的兼职,方便他监察管内官员,自奉诏进京手这项兼职再无用武之地。
这自然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李茂的疑问只是为了核实李淳对此事的态度,李淳现在是监国,距离皇帝的名分仅一步之遥,但这一步跨过去却并不容易,李淳正在全力冲刺。长安最有实力的两大军头,杨志廉已经表态不会挡李淳的路,另一个军头第五守亮是什么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老狐狸迟迟不肯表态,那就逼着他表态。
李茂亲赴凤翔,手持监国手谕调动边军,越境百里,将躲进吐蕃人堡寨的第五策揪出来押回了长安。
第五策可不是什么硬汉,在回京的途中就把该说的都说了。禁军参与走私盐铁、军器这本不是什么新闻,若非第五策这个人有些用处,李茂才懒得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因第五策的供词里涉及突吐承璀的几个门生,因此老阉不辞劳苦出城迎接李茂。
把柄在李茂手里,突吐承璀说话时的腔调都变了。
“我早说过将军此去定是马到成功,如何,顺利吧,人抓住了吗?”
李茂点点头,笑道:“托常侍的福,一切都还顺利。”
突吐承璀道:“那就好,那就好,这个家伙可是个硬骨头,据说是软硬不吃,若是将军有需要,只管知会一声,内侍省有几个惯会审讯的大行家,我跟他们都还有点交情。”
内侍省**成一体系,司法自专,外司无权管辖,宦官的心理多有些阴暗,整人手段之酷烈,绝非常人所能想象,老阉急着献殷勤,除了讨好李茂以献媚外,也想过借机下黑手弄死第五策,来他个死无对证,一了百了。
李茂笑道:“他已经招了。”
“招了?”突吐承璀声音有些颤抖。
“招了。”李茂留给突吐承璀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突吐承璀小跑着追上李茂,张开双臂拦住李茂去路,双膝一软跪伏在地,泣道:“事到如今,我也只好厚着脸皮给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孩子求个情了。”
李茂惊道:“这里面竟牵扯到常侍的门生。”
突吐承璀苦着脸道:“怪只怪我教导无方,我算是被这帮无良的害苦了。”
说罢嚎啕大哭。
李茂还是决定放他一马,李淳要的是第五守亮哭,突吐承璀的眼泪不值钱。
看完第五策的供词,李淳沉默良久,对李茂说:“先前你说要训练一批小猫,专门用来对付那些扰乱关中的吐蕃老鼠和回鹘老鼠,我看还不够,外面的老鼠固然要抓要杀,家里的老鼠呢,也绝不可轻纵。”
李茂道:“纠察百官,弹劾奸伪,乃是御史台的职责,臣奏请监国调一员御史来协助臣,待时机成熟,臣请将这只捕鼠的猫交还给御史台。”
李淳道:“这却是为何?国内的硕鼠不该抓吗?还是你怕得罪人。”
李茂道:“国家体制不可轻易动摇,捕杀藩篱内硕鼠的应该是御史台。”
李淳点点头,认可了李茂的看法,又问谁可担当此任。李茂举荐监察御史李绛,李淳回头问突吐承璀:“他不是王叔文一党吗?”
突吐承璀事先没有准备,被李淳这一问,吃了一惊,不过他脑子转的极快,立即答道:“臣已查明此人与刘禹锡、柳宗元乃文字之交,并非王叔文一党,政见虽有雷同,却不赞成王叔文结党、躁进,王叔文得势时,他也绝少参与‘二王党’的聚会,只是出于朋友之谊,偶尔跟柳刘混在一起吟诗喝酒。”
李绛先前因为跟刘禹锡、柳宗元有过接触,被突吐承璀列入“二王党”的成员名单,这份名单是他秉承李淳的意思制作的。上面所列人物,名义上是他考察的,实际就是李淳的意思。李绛做监察御史时直言敢谏,且往往切中时弊,李淳对其印象深刻,只因参与二王党有涉,这才忍痛打入另册。
今日李茂向他举荐,这才有此一问。
突吐承璀松了口,李淳也不愿深问。自己这家奴本事没什么,忠心还是有的,是非面前也还算明白,他有门生卷入第五策案子里想讨好李茂,这个可以理解,但若李绛果然奸邪不可用,谅必他也不敢造次。
自己两大心腹同时保举一个李绛,让李淳觉得这个人还是可以用一用的。
李淳没有给李茂的新组织什么名分,却明确新组织由李茂牵头,具体事务由李绛主持,并且这个新成立的组织挂靠在御史台名下。
李茂说的有理,纠察作恶的官员本是御史台的职分,眼下御史台无力去跟这些人缠斗,作为过渡可以借助李茂之手,待将来一切水到渠成,一切还是要归诸御史台名下,这样才能名正言顺,不动摇国家体制。
更主要的是可以借李绛限制一下李茂手里不断扩充的权力。
李茂跟李绛其实不熟,甚至说素未平生,至于为何要拉他入局,因为李茂知道李绛和眼前这位监国太子、未来的大唐天子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演绎出一段传诵千古的君臣佳话。
作为开启这段佳话的推手,李茂感到很自豪。
(举报错误和落后的章节,是您对库最大的帮助,库承诺所有的举报都会得到及时处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 返回书目 | 加入书签 | 打开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注册为本站会员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