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狙击手一词的来源,首先起于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由于英国殖民印度时,英国官员或贵族亦有游猎印度乡间或荒野间之习俗,于游猎中偶然发现属鸻形目鹬属之鹬鸟(snipe)极难以狩猎,射手得以伪装埋伏,辅之以极佳之射击技术与精密度较高之步枪方能猎得。是故狙击手(sniper)一词自“猎鹬者”转化而来,也因此高精密度的步枪被称之为“狙击枪”(sniper rifle)。
不过随着精密度与时代技术的变化,狙击枪亦然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因此操作狙击枪之狙击手得另外接受专业之狙击射击训练,方可符合战术上之需求;广泛之定义包括一般军用步枪或民间猎枪于装置瞄准镜后即可被称为狙击枪,而该枪支之持有人或操作者亦可被称为狙击手。
早在南北战争的时候,部份南方邦联士兵配备3倍瞄准镜的英国魏渥斯步枪(whitworth rifle)并创下据说有800码的远距离狙杀纪录;最早期的狙击枪就有如前面提到关于广义定义的狙击枪,只是更阳春,甚至只有搭配“瞄准筒”,射手就著筒子“以管窥物”。
不过现在狙击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世界各国的足够重视,各国陆军开始承认狙击枪的价值,但是一直要到一战陷入壕沟战的僵局以后,狙击枪才被发现能够在壕沟战中发挥片面的战术上的弹性与效果,因此大量地被从军械库里翻出来送到前线,至于第一款正式的军用狙击步枪相信是李-恩菲尔德步枪mk iii型。
狙击枪被推上另外一次高峰是在二战时期,一反一战的常态,狙击枪于二战中的部队是常态性编装装备。基本上各班(squad)得配属狙击手一名、狙击枪一把,而非有如一战为任务性需求而编装。狙击枪于二战中依然保持古老的手持方式(无脚架),搭配2.5倍瞄准镜,并且多了一般步枪没有的托腮板;枪机拉柄也因为瞄准镜的位置关系而被枪厂重新修正设计,截直取弯以免干扰枪机动作。一直到战争末期不论交战各国狙击手的数量确实已有长足的发展,包括其装备,均在各项地面任务中将其职务与效率发挥到极致。
但是任超作为一名穿越众,自然清楚狙击手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因此很早便开始培养狙击手。任超不但下令青岛兵工厂研制出了新型的狙击步枪,而且还在济南开设了一所狙击手培训学校。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所狙击手培训学校。
虎贲军每个月都要从各部队抽调一批有潜力的优秀士兵进入狙击手培训学校,进行特殊的正规化的培训,如今这所学校的规模不断的扩大,每年至少能够为虎贲军培养出上千名合格的狙击手。当然了这些狙击手还需要接受实战的检验,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
任超将大量的狙击手投放到前线之后,很快收到了巨大的回报。刚开始的时候,俄军根本无法习惯这种特殊的作战方式,很多俄国士兵,甚至是一些到前线视察的高级指挥官。莫名其妙的被不知道哪里飞来的子弹,直接送到了天堂。
狙击手们战果最辉煌的一天,竟有三千多名俄军被狙击手击毙,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和三名上校等等十几名中高级将领。当然了再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之后。俄军也变的小心了起来,狙击手再想狙杀俄军就没有那么容易的。
但是即便如此每天仍然有几百名甚至上千俄军,由于粗心大意被虎贲军的狙击手狙杀。几百人对于兵力超过十万的俄军来说,似乎无关紧要。但是一天就是几百人,十天就是几千人呀!如此巨大的损失,是俄军根本无法承受的起的。
何况除了这些致命的狙击手之外。虎贲军还不时的发动小规模的进攻,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每次都能给俄军造成一些损失。
因此现在吉林城外的俄军每天都要付出上千人的代价,虎贲军如同一把锋利的小刀一样,不断的从俄军身上割下一片片的血肉,不断的消耗着俄军的实力。
“总督阁下,今天一天又有六百八十三人被清军狙击手击毙,其中包括第一军第二师第四旅第2团图门耶夫上校,另外在今天白天清军发动的三次进攻中,共有四百五十六人战死,四百余人受伤。今天我们一共有一千一百三十九人阵亡。另外还有五人病死,五十六名重伤员不治身亡……”
“好了!不要再说了~!”俄国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副官的汇报,此时阿列克塞耶夫一张老脸已经完全胀成了青紫色,整个人因为愤怒都开始微微颤抖了起来。
阿列克塞耶夫本来并没有随军出征,而是踏踏实实的待在他的总督府里享受着贵族该有的幸福生活。阿列克塞耶夫自大的以为对付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和那些毫无战斗力可言的清军作战,根本用不着他老人家亲自出马。但是虎贲军主力赶到吉林之后,双方几番交战,俄军连战连败。阿列克塞耶夫自然将战败的责任全部归结于前线将领的无能,所以阿列克塞耶夫才决定亲自出马,好好的教训一下那些可恶的黄皮猴子。
但是这个阿列克塞耶夫本身是海军出身,对于陆军虽然说不上是一窍不通,但是也差不多了。就算是这个海军上将也是有着绝大部分水分在里面的。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出身,凭借这家伙的才能根本无法爬到今天的位置。说起这个老家伙的出身那可是大有来头,他可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也就是现任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叔。(未完待续。。)u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