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奚族之思


本站公告

    “公子,可以下来休息一下了。”后周渭州通往开封的官道之上,赵普正带着家眷返回开封。

    赵承嗣刚刚经历奚园事件,朝廷就来了诏令,赵匡胤进封归德军节度使,赵普被赵匡胤举荐为节度使掌书记。赵普只有带着家眷从渭州返回开封了。

    “恩!”赵承嗣跳下马车,望了望四周。车队所处的官道的宽度大约有五米左右,可让两家马车并驾齐驱。官道附近是茂密的深林,大小树木与高低灌木参差有错,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官道旁有一处大约百来平米的平台,上面只有一些杂草与黄泥覆盖,是个安营的好地方。赵普抬头望了望天色,透过高大的树木,只有稀少的阳关透下,夕阳西下近黄昏,黄昏之后入晚夜。

    “赵忠,今夜就在此地安营,我们休息一夜再启程。”赵普为了尽快回到开封,选择了只走官道不入城郭,为了节省时间,赵普一行人多半都住在了郊外。

    “是,大人!”赵忠拱了拱手,就带着王五与张七就砍伐树木,准备安营扎寨了。

    “阿奴!”赵承嗣望了望四周,树木葱郁是个捕兽的好地方。

    “主人!”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来到了赵承嗣的面前,此人本名阿奴,就是奚族送给赵承嗣的捕兽奴隶。赵承嗣赐给了阿奴一个姓,姓赵,名灭丹,取意消灭契丹之意。在赵承嗣面前,阿奴还是唤作阿奴!

    阿奴发色棕褐,毛发稍卷,肤色略带褐色,双目如黑珍珠般明亮,身体结实,双臂虽不粗,但却十分有力。按照赵承嗣的推测阿奴应该是古代中亚一带的人种。

    “让休哥与燕燕去活动一下。”赵承嗣指了指阿奴左右肩上的两只海东青。这是一对海东青,雄的被取名为休哥,雌的被取名为燕燕。

    这一对海东青是奚族送给赵承嗣的礼物,两只海东青都是上品,头如雄鹰,全身雪白通透,特别是一双爪子如白玉一般。双目黑眸带残红血色,眼旁的羽毛白中略带点红,双目带有弑杀之气,就像是一个时刻准备吃人的恶魔!

    “是,主人!”阿奴耸了耸肩,休哥与燕燕立马腾空飞起,一溜烟就飞入了山林之中。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白的诗句恰如其分形容了海东青的飞翔英姿。休哥与燕燕借助阿奴的肩膀双爪一蹬,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张开了如孔雀开屏般美丽的双翼,抖动两下就飞入了山林之中。

    不一会,休哥与燕燕就将猎物取回来了。休哥爪下是一只肥大的野兔,燕燕爪下则是一条肥蛇。

    “承嗣,那两只鸟儿太凶残了,你要小心一点。”见到赵承嗣俯下身查看猎物,魏氏连忙叫住赵承嗣。

    “娘亲放心,休哥与燕燕很厉害的,对不对阿奴?”赵承嗣将野兔与肥蛇拎了起来,此二物早已经是海东青的爪下亡魂了。

    “王五,还不过来将这些东西烤给小公子吃?!”魏氏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小儿子从小天不怕地不怕,偏偏赵普又宠着,虽然任性了一点,但是只要品格上不出问题,魏氏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是,夫人!”王五连忙将拾取来的柴火弄干,起了一个烤火架,帮赵承嗣烤兔肉与炖蛇汤了。

    “好饱,吃完了烤肉与蛇汤,自己就进入帐篷之中在魏氏的怀里美美地睡觉了。

    天刚刚蒙蒙亮,赵承嗣就被阿奴唤醒,赵普指挥着马队继续向开封前进。赵承嗣躺在马车之上,手里拿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一个奚字!奚园的事情已经过去月余了,赵承嗣回想起此事,心中一阵后怕。

    自己乱冲乱撞居然用金针搞死了重伤在身的耶律皓,耶律德光的侍卫统领。若不是自己运气好,恐怕又要再死一次了。还有在奚园的事情,若不是奚族之人心存好意,自己恐怕也要交待了。一日之内,两次处于危险之中,让赵承嗣重新认识了乱世二字!

    “这里是五代十国末年,自己以后出城还是小心点!”赵承嗣用手指在旁边的软垫上划了小心二字,然后注意力又回到了奚字之上。

    奚族?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商周时代奚族就已经和中原地区有了交往,奚人男为奴,女为婢是周朝外族奴隶的主要来源之一。奚园里的奚族应该是上古奚族的流传下来的东胡一脉,著名的库莫奚!

    库莫奚与契丹族是同种异族,同时也是一对冤家。早在北魏时期两个民族基本都生活在北方的草原上,但是由于实力不强,只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算是一对邻居,库莫奚与契丹还曾经依附突厥,是突厥的两番。

    唐太宗的后期,这一对邻居成为了生死冤家。唐太宗末期,契丹与奚族为了各自的利益在突厥与唐朝之间摇摆不定,一会契丹依附突厥,奚族依附唐朝,一会奚族依附突厥,契丹又依附唐朝。两根墙头草就在北方的草原上打得不亦乐乎,世世代代都有争端。

    唐玄宗开元初年,契丹实力大增,本想脱离唐朝的统治,但是奚族当时的首领依附唐朝,并娶了唐朝宗室之女为妻。在北方协助唐朝镇压契丹,这一次将奚族是将契丹打残了,将契丹赶回了老家,从此世仇变成了几代人的血仇。

    安史之乱后,契丹逐渐强盛,到了唐朝末年,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开始多次征讨奚族,将部分奚族安置在山后八州一带。自从,奚族一直反抗辽国的统治,一直到了澶渊之盟后辽国才真正控制住奚人。

    “奚与辽人?”赵承嗣将奚族的历史回顾了一遍,渐渐地理清了头绪。奚园的奚族人应该是反抗辽国最激烈的奚族部落之一,阿会部是奚族的古老王部,一直都是奚族的领袖。阿会部迁入夏州就是为了寻求时机,重建奚族的辉煌。

    奚族三问!赵承嗣又在白纸之上写了四个字。奚族三问居然有两样是与唐朝有关的,难道这有什么玄机?

    “阿奴,奚族三问是奚族祖先什么时候传下的祖训?”

    “主人,阿奴不知,只不过听阿爹讲,阿爹的爷爷还没有这样的祖训。”

    “阿奴,奚族三问是不是只有本公子听过?”

    “主人,除了主人之外,奚族三问也曾经告知外人,只不过那些人最后都没有找到答案就死了。这是阿奴偷听兴奚王子与灭丹王子说的。”

    通过昨夜与阿奴的闲聊,赵承嗣尝试了解奚族三问的根源,但是阿奴并没有给出更多的信息,凭借零星的信息,赵承嗣大胆地做出了一系列的推测。

    “阿爹的爷爷还没有这样的祖训!”从这句话来看,奚族三问产生的时间应该比较短暂,并不是代代相传的东西,从时间上推断,奚族三问应该是在唐末五代初才被阿会部的族人提出,那时候正是耶律阿保**击奚族,让奚族族人逃离故土的时期。

    “唐刀与霓裳羽衣舞曲?”这两个都是在五代初期才遗失之物,从侧面也印证了奚族三问产生的时间。

    “除了自己,还有奚族以外的人知晓,但是还没有获得答案,人就已经去世了。”赵承嗣在心中默念了三遍,阿奴的这个信息让自己捕捉到了两点有用的信息。

    第一,

    奚族三问并非只有自己一个外族人知道,奚族还曾经让其他人尝试破解三问。从这一点来看,在自己没有破解奚族三问之前可能会有竞争对手的,如果对手抢先了一步,阿会部的奚族就会听从其他人的号令。(如果奚族族人遵守约定,这一切都会发生。)

    第二,

    奚族三问在回安溪的口中是奚族的遗训,应该是奚族族内的秘密。但是自己身为一个孩童,为什么回安溪要告诉自己,原因恐怕只有一个要提高破解奚族三问的几率。多一个人始终多一个帮手,从这一方面来说,奚族人心中是迫切想找到能破解三问之人。

    “依附有实力之人,重建奚族辉煌?!”赵承嗣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要重造唐刀与重修霓裳羽衣曲必须是有大权力与大财力之人才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任务之人能获得阿会部奚族的依附。这要是什么样的人?从现实来看,这必须是一方握有实权的节度使或者是更高的皇帝才有可能解答奚族三问。

    “奚族不可为异族所用!”想通了一些细节,赵承嗣在纸上写了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赵承嗣日后对于奚族的态度,就算自己不能收服阿会部,也不能让对中原王朝有威胁的异族所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