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渊三郎听后顿时心有明悟,一时间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不自觉地一拍大腿道,“说得好啊!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正是高君这样的超级射手,可惜你不是日本人,否则我们甚至可以拿到世界杯!”
“多谢抬举,但我对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很骄傲。”,高军轻摇了摇头回道,“不过日本队的中场确实强大,因此你们的前锋摆脱能力不那么重要,有一个像我们队里的大羽这样的纯射手就够用了,这一点跟我们中国队的要求有很大不同。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日本这些年来已经形成了技术流打法的传统,因此跑位好、射术精的技术型前锋相对好找,而同时具有出色力量或者速度的却可遇而不可求。”
“再次感谢您的指点!”,川渊三郎又一次地向高军鞠躬。由于内心的激动,这次他甚至用上了尊称,要知道日本人甚至比中国人更加在意长幼尊卑,以川渊三郎年近七旬的高龄和日本足坛掌舵者的身份,居然对高军这个未满17周岁的年轻球员如此客气,消息传出后估计会令日本舆论一片哗然......
“希望日本队能够尽快变强,别让我等待太久,足球有了好的对手,才更有意思。”,高军在分别时说的这句话让告辞离开的川渊三郎差点摔了一跤,他也由此才意识到,病床上那个看似低调内敛的少年,骨子里其实比任何人都更骄傲。而一度自认为是亚洲霸主的日本队居然被人如此轻视,又令川渊三郎深感耻辱,但在耻辱的同时,也有另外一种埋藏多年的情感从川渊三郎的心底里涌出......
与政府的日益右倾不同,日本的体育界长期跟他们的中国同行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足球界也不例外。当初日本足球沦为亚洲二流之后,围绕着“振兴日本足球”这一主题,日本的足球人因为对中国足球的态度不同而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其中一派认为只有中国足球衰落了,日本足球才有崛起成为亚洲霸主的希望,因此主张想尽办法打压中国足球,避免像篮球等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始终被这个巨人的阴影所笼罩而无法翻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只求目的,不择手段。”,这一派也是利用裁判等不正当手段谋取好成绩的做法的最主要支持者。
而另一派则认为只有中国足球崛起了,亚洲足球的水平才能有根本性的提高,而因为足球运到的特殊性,当足球人口达到一定数量级以后,再增加的意义不大,因此日本足球不必担心像别的项目那样被甩得太远,如果中国队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那么日本队至少也会有世界二流水平,运气好的话,偶尔问鼎一次世界冠军也并非没有可能。比起让亚洲足球继续维持在低水平,然后日本队“猴子当大王”,这一派的人更希望看到这种前景。
这两派的观点分歧,说白了就是“鸡头”与“凤尾”之争,但其中也多少掺杂着一些日本人对于中人的矛盾情感,而事实上后面那一派也经常被另一派指斥为“亲中派”。与足球相比,这种“亲中派”在其他的体育项目上更加常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当年大松博文来华执教、为中国女排的崛起打下基础,即使是后来中日关系不断恶化之后,日本体育界的“亲中派”依然有相当大的影响。
之所以会如此,关键在于体育是一门科学,不管日本政府如何在宣传中贬低中国和中国人,这些搞体育的专业人士也都明白中国人与日本人在先天的身体素质上并无太大的差别,甚至中国人的身体素质还要更好一些(注1),对于身体素质普遍超过常人的运动员来说尤其如此,再加上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运动员的筛选余地和类型的多样性都远远超过日本,因此几乎所有头脑正常的日本体育人,都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只要中国发展好了的运动项目,日本无论如何也比不过......
对此,有些较为狭隘的日本体育人想的是必须将中国同行死死压住,以便让日本体育至少可以保证在亚洲的地位,但还有一部分视野较为开阔的日本体育人则认为日本受制于人口的不足,最多只能在少数体育项目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只有地大人多的中国将竞技体育发展起来,才有可能挑战西方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统治地位,证明黄种人、特别是东亚人并不比白种人差,这对日本而言,要比想方设法阻挠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而能够在低水平的亚洲比赛中称霸来得更有意义。
而在日本足球界,这一派同样有不小的影响力,当年日本刚搞职业化联赛的时候曾经从中国引进过多位优秀球员,其中贾秀全还曾力压多位被日本人高薪聘来的世界级球星(当然都是过气的高龄球星)而当选那一年的j联赛最佳外援......
但是,随着二十世纪末日本足球迅速崛起,而中国足球则停滞不前、甚至开始滑坡,日本球迷便越来越看不起中国足球,导致日本足球界的“亲中派”由此日渐式微。但是这几年里中国各级国字号的辉煌战绩却令很大一部分日本球迷重新开始审视中国足球,而“亲中派”的影响也开始迅速反弹......
注1:即使战后日本政府通过全民健身和营养干预的手段大幅改善了普通人的身体素质,但由于先天的限制,到了**十年代以后就难以继续提升,而九十年代以后中国人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年轻人的身高体重等基本的身体素质实际上已经又反超日本了,只是仍有很多无良媒体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总拿老资料出来打击中国人的自信心......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