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离修笑眯眯的眨起了眼睛,他知道秦鸿这句话其实是试探之意,便一板正经的回答道:“不知道大人有没有听说过上古时代的一个故事?”
秦鸿便问:“什么故事?请说。”
“故事到很简单,曾经有一位君王很喜欢养鸟,他从民间收集了几只极为漂亮多彩的小鸟养在宫中,专门有一个养鸟官员伺候着。但是有一天一只他很喜欢的鸟突然之间死去,这位君王十分伤心,搂着小鸟的尸体已经哀悼了半天,但是依然无法平息心头的怒火。于是他叫来了刽子手,要把那名官员给押下去斩首示众。
这个时候,他手下的宰相正好进宫面圣,看到这件事便拦住了君王,告诉他说:‘你要杀了这个人,他罪大恶极。在杀他之前,请允许我这个宰相代表满朝官员来批评他一番。’
君王一想:反正他是要杀了,你要批评就批评吧。
那位宰相就把那位养鸟官叫到自己的面前,随后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这个养鸟官,你把鸟给养死了,这就是你的死罪。其次你让我们君王因为死了一只鸟而要杀人是把君王陷入不义之地,这是你的死罪之二。再次,如果要让外面的人知道我们君王会因为一只鸟而杀了一个官员的话,他们会觉得我们的君王简直昏庸不堪,怎么能统领朝政大事?这是你的死罪之三。还有……’
没等他说完,那位君王就急忙羞愧的打断了宰相的话,说:‘宰相大人,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知道我错了。’于是,他就把那名养鸟官给放了出去。”
秦鸿微微一笑,并没有做声,欧阳明修也没有再说什么,两人心中各自了然。
如果说是上级官员做错了事情,绝大多数的官员都会有这么一种心态:上级官员是绝对不会做错事的,如果事情做的不好,一定是下级官员执行的不好。上级官员是不会吩咐错的,如果真的是他们吩咐错了,那一定是我的耳朵不好,我没有听清楚他在说什么。就算上级官员真的做错了,最后引起一大系列的人事变动或者官场地震的话,那也不是他的错,那是时机不济。总而言之一句话,上级官员永远不会做错事,做错事的都是我们这些下级官员。如果保持这么一种体系的话就会形成一个从上到下,大家唯唯诺诺,不敢发表自己意见的腐朽官僚体系。到了这个程度,这一家人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许多事情可能前面的人有所遗漏,后面的人一定要查缺补漏,但是要分清楚你所跟随的那名官员是不是一个能够听取自己意见的那个人。
秦鸿接着说道:“如果说,那名君王当时不听那名宰相的话呢?”
欧阳离修笑道:“我这儿还有一个小故事:当初有一位宰相曾经要向皇帝举荐一个人,但是第一天上朝的时候他就告诉了皇帝他要举荐的是什么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担任什么官职,但是皇帝并没有理睬他而是让他去休息。第二天他依然拿着相同的奏折,来到皇帝的面前,同样他还是要举荐这个人,那位皇帝依然没有理他。第三天皇帝在后花园里钓鱼的时候,他拿着奏折跑去找这位皇帝,皇帝直接不理他,把他的奏折撕得粉碎。他默默无言,捡起那满地碎片就走。第四天,他拿着那份奏折就是被皇帝已经撕碎的破烂奏折,只不过被他重新装裱在一起,依然上朝,双手高高举过头顶,还是要举荐这个人。接二连三之下,这位皇帝终于被他所打动,仔细的翻阅了奏章,觉得这个人还是可堪大用的,便依照宰相的话提拔了他。”
秦鸿便问道:“如果他遇到的是一位残暴无德的君王呢?”
“刺史大人,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如果真的遇到一位残暴无德的君王,那像我们这些草民只能躲得远远地,宁可不做官也不要去招惹他。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生命都给搭了进去,那做官还有什么意思呢?挣钱有得花才叫有钱。如果是一个守财奴,他这辈子挣下了家产万贯,但是他一分钱都舍不得花,最后到他老去死去的时候,回想起来今生今世吃的是清淡食物,穿的是破衣烂衫,那他的这一生也没什么乐趣可言了啊!”
“那扬州此地,我初来乍到,对人对事都是一头雾水,不知先生可有赐教?”秦鸿悠然问道。
欧阳离修拱手道:“那要看刺史大人在此地是要成就王道、霸道,还是仁义之道。”
秦鸿便即问道:“何谓王道、霸道、仁义之道?”
欧阳离修施施然的说道:“刺史大人,所谓王道,就是看谁不顺眼,就打谁。”
“霸道呢?”欧阳离修便道:“看着顺眼的,该打的时候也得打。”
秦鸿又问道:“那仁义之道就是不打了?”
“非也。”欧阳离修笑道:“所谓仁义之道,就是打人之前先打个招呼。”
这番话说得喜气洋洋,可秦鸿却渐渐肃颜。眼前的欧阳离修,不管他到底是多少学问,也不管他在扬州部遇到过多少坎坷。但今rì他说得话,都绝非一个苦读书,只懂得子曰诗云的人。他说的这三道,看似粗俗可笑,其实不然。王道,要的就是堂堂正正,以力敌人。霸道,讲究的是心狠手辣,只要为我有利,即便是自己人,也大可推出去牺牲掉。而仁义之道的用法,便是挂羊头卖狗肉,偶尔做了些不太好见光的事,也要渲染成自己是不得已,被人逼迫才不能不这么做。
“本刺史刚刚来到扬州部,手下缺乏能人志士。欧阳先生若是不介意,在刺史衙门中,做一位治中从事吧!”秦鸿淡淡的吩咐道。
欧阳离修心中一喜,这刺史衙门里,从事多得很。但真正称得上是刺史左膀右臂,能够为他分忧的,治中从事才是首屈一指的人物。秦鸿半晌没有提到招揽自己,可一出手就是令人最为眼红耳热的官职。区区一介书生欧阳离修怎能不开心?
“多谢大人赏识。欧阳唯大人马首是瞻。”欧阳离修双手一合,长躬到底。“刺史衙门里的闲职还很多。欧阳从事有没有相熟的朋友,可举荐一二。”秦鸿漫不经心的说了句,目光却牢牢的落定在欧阳离修的身上。
欧阳离修心头一紧,他知道秦鸿提携自己做治中从事,那是一番恩典。可其他职位就不同了,譬如兵曹管的是武力,簿曹管的是书。这些从事的官职虽然不如治中从事,但也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如果自己真的得意忘形,举荐几个熟人兄弟,那岂不是说,刺史衙门成了他欧阳离修的一言堂?身居上位者,手中分寸拿捏要恰到好处,上位者可以允许属下相互竞争乃至敌视,但要是部下们都和气一团,你好我好,今天去张从事家里喝一顿,明天去李假佐家里打麻将,那这个上位者的rì子就不太好过了。
“属下只是山野匹夫。壮着胆子来到会稽郡,只求有慧眼如电的人,看到属下一两分长处。得遇刺史大人赏识,属下已经喜出望外。以后属下尽心尽力为大人鞠躬尽瘁。至于举荐官职人选,属下那一点点眼光,又怎么能和大人的万分之一相比?”欧阳离修恭恭敬敬的说道。
秦鸿微微一笑,想来欧阳离修早年是吃过不少亏,现在学聪明了,知道怎么进退,哪些事是能碰的,哪些事最好想都别想。
其实秦鸿不知道,欧阳离修到了三十多岁,才想清楚这个道理,已经不容易了。早年,欧阳离修出身贫寒,他立誓苦读诗书,为求有朝一rì可考上科举,做了官职,光宗耀祖。欧阳离修的确是个聪明人,他十七岁考中秀才。说句不恰当的话,秀才就是做官的预备队,举人更进一步。可到了他开始参加考举人的会试,才知道官场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欧阳离修考中秀才的那一年,名列榜首。偏偏第二名正是中书省某位高官的孙子。如此一来,欧阳离修中秀才之后,便被这位高官惦记上了。第二年科举,欧阳离修采飞扬,本有资格进入三甲之列。但是,那位高官暗中动了手脚,阅卷之时,欧阳离修便被判为落榜。那时的欧阳离修不知道内幕,以为是自己才不够。回家去苦读三年,再度赴京。而这次更惨,那位高官又已高升,轻描淡写就把欧阳离修再次打压下去。如今的欧阳离修已不是毛头小伙子,他知道高中进士和同进士的那些人,论到采,和自己不过半斤八两。完全没理由,人家是状元,自己是失败者。但是,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想要获得功名,科举才是最辉煌的一条路。古往今来,多少才子在科举一举成名。于是,三年……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当年二十三岁的欧阳离修已经三十五岁了。他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满屋子除了那堆积如山的书籍之外,再也找不到值钱的东西。早年娶回家的妻子,嫌弃他贫困,全娘家的人来死缠烂打,硬逼着这位举人老爷休妻。如今的欧阳离修已经是什么都没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