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通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人。顶点小说 元末北方红巾军的重要将领,与韩山童等人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龙凤。
刘福通立韩林儿为皇帝后,稳定了当时的社会局势,他分路出兵,军队强大,势力强盛,兴旺得很,当时颍州的沈邱,有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名叫察罕帖木儿,他身世显赫,能量很大,威震四方。他是元朝的枢密院平章,不久后改任丞相,掌握了元朝的军政大权。
察罕帖木儿,字廷瑞,畏兀儿人。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即元之别失八里)。曾祖阔阔台随蒙古军入颖州,以探马赤军户留居那里。他的祖父乃蛮台、父亲阿鲁温,都居住在颖州,成为了颖州沈丘(今安徽临泉)人,改姓李氏。察罕帖木儿自幼攻读儒书,深受汉文化影响,曾参加进士考试,成绩突出,名闻乡里。
察罕帖木儿出身探马赤军户,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作为色目地主阶级的一员,他深感切身利益受到威胁,因而纠集武装,组织义兵,对抗起义军。他治军有方,作战勇敢,使这支地主武装发展成当时规模最大、对农民军镇压最力的地方武装力量。察罕帖木儿因此而跻身行省长官,后来元朝把他的地主义兵改编为官军,他本人也成为握有重兵的军阀。
察罕帖木儿本来是元朝贵族阔阔台的后裔,阔阔台率领元朝蒙古军队收复河南时,他在颍州居住了下来,所以子孙相传。没有迁居到别处去。当时正好遇上颍州盗贼蜂起,就招募了当地子弟兵数百人,与罗山人李思齐,共同社长,巧设奇计,数次攻打农民起义军。连连得手,接连攻城掠地,后来平定了罗山。
至正十一年,即1351五月,北方红巾军发动起义,占领了颍州(今安徽阜阳)、亳州(今属安徽)、罗山(今属河南)、汝宁(今属河南)等地。不到数月时间,江淮诸郡皆被红巾军占领。元朝派军镇压,多大败而归,没有得手。
至正十二年。察罕帖木儿率先组织地主武装,纠集当地数百人,号称义兵。并与罗山县典吏李思齐组织之地主义兵相合,设计袭破罗山。时元廷官军破敌无方,忽有地主武装收复城池,因而大加赞赏,授察罕帖木儿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李思齐汝宁府知府。察罕帖木儿义兵在朝廷支持下发展很快。聚焦上万人,自成一军。驻扎在沈丘,与刘福通部红巾军屡战告捷,并迫使北方红巾军一度士气低落,处于低潮。
北方红巾军重整旗鼓,再次与元朝军队开战,元朝廷接到地方军情报告。立即授予察罕帖木儿为汝宁府达鲁花赤,达鲁花赤是元代官名。李思齐知府事。于是所在义士,都率领当地士兵前来汇合,数量达到上万人,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察罕帖木儿率领大军浴血奋战,转战南北,作战英勇,所向无敌,颍上的多支起义军,都屡战屡败,察罕帖木儿因此威名大震,无人敢与他对敌。
刘福通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立即派遣大军西出,攻占了陕州,知枢密院事答失八都鲁,看见形势紧急,急忙率领朝廷大军据守河南,统率元朝廷的各路大军,以保存实力,抵抗农民起义军的强大攻势。得知陕州被攻陷的消息,答失八都鲁立即慌了神,紧急通报察罕帖木儿、李思齐,请求他们立即派出军队增援。察罕帖木儿接到命令,不敢怠慢,亲自单独率军火速增援,他急匆匆地到了陕州,看见当地的城市防守极为严密,不能轻易得手,便想出了一条计谋,就在军营中大烧特烧干马粪,就像浓浓的炊烟,在无边的军营中升起,就像数量众多的军队驻扎在那里,准备围攻城市一样,作为疑兵,以此迷惑守卫城市的农民起义军。察罕帖木儿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亲自率领着蒙古大军夜袭灵宝去了。
灵宝地处黄河中游,位居豫秦晋三省交界的枢纽地带。境内的函谷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阳、达长安、连京都、接帝畿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灵宝与陕州,唇齿相依,相互设防,此时也被起义军所攻陷,守城的起义将领对敌军毫不知情,因此毫无防备,被察罕帖木儿出其不意,率领奇兵驱散了士兵,登上了城墙,占领了城市,赶走了农民起义军,接着再率领攻打陕州。
陕州的农民起义军守军,听说蒙古大军攻占了灵宝,非常了得,闻风丧胆,连忙放弃城市,率领逃跑,在逃跑时遭到了察罕帖木儿的无情追杀,连续追赶了数十里,被杀死杀伤了无数农民起义军,察罕帖木儿因作战勇敢,立下战功,被加封为河北行枢密院事。
农民起义军在元朝蒙古大军的强大攻势下,接连败退,起义军将领李武、崔德等人,为了重振救声威,决定变守势为攻势,率领农民军进攻长安,几路大军分别攻占了同、华诸州,当时的元朝陕西行台长官为豫王阿剌忒纳失里,看见起义军来势凶猛,难以抵抗,心里万分焦急,他听从了侍御史王思诚的建议,连忙写信向察罕帖木儿,请求他发兵增援。察罕帖木儿当时刚刚收复了陕州,接到书信后,看见又有杀敌立功的机会,欣喜若狂,立即率领轻兵五千人,与李思齐火速增援。
农民起义军将领李武、崔德等人,早已听说蒙古猛将察罕帖木儿的大名,顿时六神无主,心里慌乱得不行,不敢轻敌,立即挑选勇敢健壮的士兵,组成敢死队,前来迎敌,与敌军对垒。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兵分两路,发起强大的攻势,夹攻农民起义军,他们各自为战,浴血奋战,好像老鹰驱赶麻雀,好像水獭捕捉游鱼,那些农民起义军,武器杂乱,士兵缺乏操练,毫无作战能力,在元朝蒙古大军强大攻势下,只有招架之功,毫无反抗之力,在敌军的长矛战刀下,血肉横飞,伤亡惨重,纷纷逃亡,霎时间起义军四散奔逃,李武、崔德等人阻挡不住,只得败阵退走。
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了南山,又杀死杀伤了无数农民起义军,才鸣锣收兵,率领返回。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得知察罕帖木儿再次获胜的消息,边忙拜表,向朝廷传送军情捷报,归功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两人,朝廷接到捷报后,立即下诏,提升察罕帖木儿为陕西左丞,李思齐为四州左丞,共同协守关陕,并准许他们他们便宜行事,先斩后奏,自行决断地方军政事务。
过了数月时间,红巾军将领白不信、李喜喜等人,又重新向元朝蒙古军队发起攻势,从巩昌发兵,进攻凤翔。凤翔古称雍,地处关中西部。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察罕帖木儿得知军情,预先设防,先派兵进入那里,守卫凤翔城,守株待兔,等到白不信等人率领红巾军进军到城下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率领蒙古铁骑数千人,在夜色的掩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察罕帖木儿率领蒙古铁骑,快速到冲向敌人军营时,诡计多端的察罕帖木儿立即把军队分为左右两翼,潮水一般地向敌军掩杀过去,城市中守卫的蒙古士兵,也乘机发起呐喊,争先恐后地冲杀出来,这样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喊杀之声惊天动地,吓得白不信等人连忙抱头鼠窜,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不知下落,剩下的红巾军士兵纷纷奔跑而逃,在奔逃的过程中,慌不择路,自相践踏,死伤了数万人,只有那些命不该死的红巾军首领,最先逃亡,保住了性命,处心积虑,准备东山再起。(未完待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