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湮没在烟雨红尘中的故事,一个古玩故事,一个爱情故事,一个有关中国梦的故事。它凄美哀怨,如梦似幻,会让人唏嘘感念,竟夜难眠。
故事就发生于光绪二十四年的一个仲夏夜,那一晚夜色如墨。
在北京崇门外一条街道上,一个踽踽人影,提着个纸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着。从灯笼里散发出昏暗的烛光,只把他脚下一小块地方照得朦朦胧胧,前后左右仍旧是无尽的黑暗。黑暗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从四面八方围绕着他,他伸出手去,却又触摸不到。
忽然,在前方夜幕里,一个亮点一闪,又倏忽不见。
再往前走,亮点又出现了,而且逐渐多起来,它们忽明忽暗,忽生忽灭,像飘忽在夜空中的鬼火,一会,黑暗中又隐约出现幢幢人影,你来我往,悄无声息,如同幽灵一般。
前方鬼火飘忽,幽灵出没,会是什么地方?是坟茔还是墓地?或者是赶路人真的遇见了鬼?
看赶路人的样子,却又未显露出惊慌,甚至连一点诧异的表情都没有。他之所以不怕,是因为他心里清楚,那里即不是坟茔,也不是墓地,更没有鬼,那里只是他今晚要去的目的地,一个叫做“鬼市”的地方。
这个被叫做“鬼市”的地方,是清朝末年、座落在北京崇门外的一处自发的民间物交流场所。之所以叫它“鬼市”,是因为它和一般市场不同,它是白天闭市,夜间开市,因为夜间开市,所以来的人大都提着灯笼,有的还拿着蜡烛或者油灯,甚至划根火柴照亮,远远望去,各种火光闪闪烁烁,如同鬼火一般,而且市场天明即散,转眼人去楼空,十分鬼魅,故称“鬼市”。
别看这“鬼市”名称不雅,却是北京城闻名遐迩的一个地方,喜欢古玩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没有一个没去过的。这里常常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种人物,有古玩商人、官家贵胄、农民、普通市民、也有市井无赖、鸡鸣狗盗之徒,有的是来淘宝的,有的是来销赃的,有的是来买旧物品过日子的,也有的是专门来卖假货坑人的,其间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也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古玩物品,放眼望去,各种物件千奇百怪,应有尽有,在这里你可以淘到稀世珍宝,也可能花了大价钱,却买了一不值的假货,买宝者沾沾自喜,打眼者垂头丧气……。正所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间百态,尽现于此。
清人曾诗曰:“乍听鸡鸣晓市齐,暗中交易更昏迷。插标人去贪廉贱,一笑归看假货低。”说的正是这清末时期的“鬼市”
再说我们的赶路人,这时候他已经进入到了“鬼市”。
这“鬼市”虽说也称“市”,却房无一间,也没有固定的摊位,更没人管理。来这里卖东西的人随便找上一块空地,铺上块油渍斑斑旧布,或者是几张发了黄的旧纸,然后把带来的东西往上面一摆,有的甚至什么都不铺,就直接把东西放在尘土飞扬的土地里,任其风尘仆仆,更显古朴陈旧。买东西的人则鱼贯而行,在他们面前走走停停,挑挑拣拣,寻找他们喜欢的东西。
我们的赶路人也和其他买东西的人一样,开始细心查看这些物品。为了照亮,他把手中的灯笼尽量靠近地面。身旁的人不时挤碰他,他手中的灯笼也随之摇摆不定,灯笼里的烛火,一会儿偏左,一会儿偏右,眼看就要烧到纸壁,又在刻不容发间躲了过去,他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这种危险,只是一心一意关注着地面,用心寻找那些能够让他赚钱的东西,内心深处则在祈盼着捡漏。
所谓捡漏,就是能以极少的钱买到不为常人所知、却又极其贵重的物品。漏捡得大了,能使你一夜暴富,甚至彻底改变你的人生,这也正是人们趋之若鹜来“鬼市”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赶路人在“鬼市”里边走边看,不时碰到熟人,人们见了他,都热情地打招呼:“哎呀!是龙爷啊!多日不见,发财、发财!”他便停下来还礼:“哎呀!是赵七爷!您老发财!您老发财!——是常五爷!您老气色真好,发福、发福。”
我们这个被人称为龙爷的赶路人,其实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名字叫龙武,名字中虽然带个“武”字,人却长得挺斯,看他的人脉,不像是 第 002 章 ,火柴一点一点化为灰烬,渐渐到了手指,中年男子手哆嗦一下,赶快甩掉剩下的火柴梗,接着又划着一根,继续照看。龙武知道有些穷人来“鬼市”,点不起灯笼,常跟在别人后边借光,或划根火柴照亮,所以不以为怪。
出于好心,龙武将手中灯笼偏过去,替这个男子照亮,男子送来感激的一瞥,甩掉手中又已经尽的火柴,也不说话,借着龙武灯笼里的光亮,继续专注地看他手里的那枚印章。
龙武一边举着灯笼,一边也把眼光投过去,见男子手里的这枚印章很小,也就半寸见方,上有一纽,由于土锈斑驳,也看不清雕的是什么。龙武见这个男子全神贯注,便也专注起来,渐渐的,也被他看出了门道:这枚印章虽小,却完全符合汉印的规格,如果不错,应该是一枚汉代的私人印章,看这个人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样子,材质很好,应该是玉的,而且很可能是质地最为缜密的和田玉,这让龙越发关注起来。
男子看来并不在行,看了一会,竟然张口问卖货的摊主这是不是印章?”摊主不屑地回答说:“你看了半天,看什么来着,你倒说说,这不是印章是什么?”男子听了也不介意,只是自言自语道:“怎么这么小,还土里土气的。”男子对这枚印章的评价不好,龙武觉得他很快就会放下,准备等他放下以后、自己再拿起来细看。
男子似乎看穿了龙武的心思,对他微微一笑,并没有把印章放下,只是漠不经心地问了摊主一句:“这个卖多少钱?”摊主扫了一眼这个穿着破烂、借人光亮的男子,怕说多了吓跑他,随便翻了翻手掌说:“十块大洋。”原想这个数也足够让他退避三舍了,没想到对方竟然连价也不还,麻利地从兜里掏出十块大洋,递过去说:“好,成交。”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