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四年前那突兀出现的茂林少年在此写出《茂林少年说》之后,书舍的名气再次增加了不少,随后茂林少年刘伯玉撰写的那《奇闻异事》的册子更是让临江书舍的美名远播至扬州的其余诸郡,一时之间竟是惹得茂林士人云集,每年的县试和郡试一结束,便有无数的士人往城里涌来,为的就是一睹“书痴”的风采,自然,也是看看这临江书舍的jīng妙之处了。
茂林县。
临江书舍,从这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自然是临江而立,书舍门前的青石路面宽阔放达,并排四驾马车都不显得拥挤,这对于并不是大城的茂林县城来说,也算得上是少有的景致,大汉天下十二州,郡城近百座,县城更是无数,但是能有此阔路的县城却十不足一。
书舍所临的江流却也并不是那大江之流,而是顺江而下的一支江水,水面宽不过二十余丈,水面波澜不惊,岸边倒垂一株株的柳条树,每每到了这五六月士子结束考试的rì子,便可见到江面上三三两两都是乘船游玩的士人。
那临街而立的书舍自然也就成为了士人们的最爱了,不知是哪个好事者,竟是出资在这书舍对面造了桥面,隔着着将面,粗壮的石墩子支撑着一栋独楼,竟是在那新造的桥边上开设了一栋三层的茶座,倒是雅致得紧。
每到此时,茶楼中便尽是前来观瞻的士子之流,宁烟也不以为意,每rì里仍旧辰时一到便大开书舍门庭,傍晚酉时一过,便关门歇业,从不早那半分也不晚上一刻,倒成了那茶楼里的一道谈资。
如今的临江书舍虽然门庭未改,不过这书舍的内堂却是扩大了两倍有余,当初刘成的《奇闻异事》满天下都抄录贩卖却是给宁烟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天子御口称赞,让茂林少年之名一时无两,随之而来的就是那两首诗和一卷册的大卖,虽仍旧有人行那盗版之举,但是宁家的名号和茂林少年的印鉴以及刘成之作的独特的“商标”却仍旧让宁氏女郎获利颇丰,毕竟还是有更多的人喜欢这所谓的“正版”书册,而非盗版之物。
获利之后,宁氏女郎托付管家宁青将那左右两侧的楼宅尽数高价买下,一一从里间打通相连,倒是改造成了一栋独一无二的书舍,如果刘成看到的话,定然会大呼“图书馆”了。
这一rì,宁氏的临江书舍照常开门营业,作为书舍的东家,其实宁烟很少露面,准确地说,几乎上是难得一见,毕竟是女子之身,这抛头露面之举即使宁烟不畏惧这世俗的言辞,也要顾及宁家的脸面,所以寻常她并不外出,而是高居在书舍的阁楼上,手捧卷,一盏清茶便是一rì,自从前几rì从刘成那里回来之后,宁烟就多了一个爱好,那就是清茶相伴,绿茶却是一个好东西,凝神醒身不说,味道跟那黝黑发黄的茶饼一比,更是天差地别。
宁烟脸上的神情并不是很镇定,相反,比往rì里要多了一丝忐忑,侍女红叶更是如此,时不时地透过帘子往楼下的书舍内堂里瞧上一眼,深怕错过些什么景致,然而这书舍之中,除了一个个书架子和一卷卷册之外,其实难有什么惊艳的景致。
宁氏女郎这书舍的规矩并不多,一曰静,一曰礼。其意就是在这书舍内要恪守己身,不可嘈杂,然后就是要守礼,所谓礼,指的是儒士之礼,不可妄言,不可偷盗,不可强抢更不可辱骂圣贤和他人等等不外乎如此之类的。
所以,在这书舍内,除了两个识得字的小厮之外,就只有宁管家带着一个书做那些记账买卖之事,不管是哪家士子,一进这书舍,自然是要遵守规矩的,宁氏女郎尽管没有明写明惩罚之举,但是宁家莫大的名头在这江南郡无人不知,开业数载,倒是没见过那等不识趣的恶人来此捣乱,正因为如此,这临江书舍也算是颇得士人青睐了。
临江书舍开门几乎没有晚点,如同往常一般。
由于大汉的县试和郡试都是每两年一次,交错进行,也就是第一年考县试,第二年才考郡试,然后第三年继续考县试,同时,第三年的年底还要考州试,县试和郡试都是在年初二月左右,州试则是在年底金秋十月,第四年的殿试却是每四载一次,所以这五六月一到,过得县试或者郡试的士子以及考前备考州试的士人都是时间充足,可以到处游玩访学。
这一rì临江书舍的大门开放不过半个时辰,书舍对面的茶楼便三三两两地多了些士人,不到片刻,便哄闹起来,用了些茶水糕点之后就纷纷往那书舍里钻了进去,士人好奇,好读书倒不是一句空话,虽有那取巧好名然而名不副实之人,但是毕竟是少数。
今rì里的书舍几乎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在进得内堂之后,在书舍新扩容的一间抄录室内,原本摆放着超过四张上好的木桌,今rì里竟是出奇地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并无二物,只有两本书叠着堆放在一起,当然初次见到的士子并不知此为何物,在书本的一侧则摆放着一卷竹简摊开,而那寻常都坐在帐台后的宁管家则坐在桌子一侧的竹椅上,双目微闭,一青年士子见状颇有些好奇,所以凑上去看了看那竹简上所书的是何事,不料这一看竟是窃喜不已。
“竟是茂林少年所书,难道那刘伯玉时隔四年竟是又有新作了不成?”
年轻人的脸sè微微一变,心里却是有些不大相信,毕竟那茂林少年之名,他也只是听过,并未亲眼所见,但是那两首诗和那一卷奇却是看过的,当真是采斐然不可挑剔,然而当年那少年就像是昙花一现,雁过不留痕迹一般,竟就那么消失掉了,如今陡然看到署名为“茂林刘伯玉”的册子,他竟是有些难以置信。
顿了顿,见那位宁氏的管事并未制止,青年便一把抓起其中的一本册子,只觉得质地轻薄,手感光滑如玉,目光落在那物事的封皮上,赫然就书着三字。
“三字经?这是何物?莫不又是那奇一般的卷不成?”
继而又看了一看那余下的一本,却是叫做“三字经注解”。
他正想把这书拿到一旁,却见那原本闭着双目的宁家管事陡然睁开眼,脸sè严肃地说道:
“公子,这册子只可在此观看,不可带走,也勿要污了这册子!”
;(去 读 读 .qududu.om)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