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
刘成识字已有月余,若不是寸步未离,刘杨氏甚至会怀疑眼前这个尚未度过五岁生辰的稚儿会是自己的儿子,当然,可怜天下父母心,就没有哪一个母亲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慧的,但是即使如此,刘成的表现还是让刘杨氏大吃了一惊。
刘杨氏年少跟随家中族学的先生识字读书,直至束发嫁给刘墉作了他人妇,近十年的诗书熏陶让她明白自己的相公并不是没有才华之人,但是郡举屡试不中却不知为何,对于尚不足五岁的刘成表现出来的天赋,刘杨氏心怀大慰。
一般的孩童六岁开始进学,识字三五年不等,随后会读书三载,写数载,而后会游学经年,在这其中可以参加县举,县举之后及第方可继续参考,也就是说,寻常的孩童仅仅是识字读书就要花上五八年不等,然而刘成却仅仅花了一月有余便识得了他们费时数年的生字,这种天赋恐怕百年难得一见。
刘杨氏哪里知道,这小子的身体里竟会改换了一具灵魂,以刘成数十年的国学修养,岂会被这古字所刁难住,说来倒也算是幸运,这迥异的时空里字音律什么的倒是没有多大差别,唯一不同的是似乎少了些什么,其实刘成一开始识字还没有意识到,直到数天前,他才诡异地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无所谓的唐诗宋词。
难道现在还处在那个唐宋之前的皇朝不成?刘成有些惊疑不定。
这个发现几乎花费了刘成小半个月的时间去查证,否则刘杨氏定然会发现他仅仅是花费了半个月就将案头的那卷被刘成称为《字经》的小册子熟记于心了。
这一rì,刘成静静地坐在竹案前,手里捧着一卷薄竹片连成的册子。
“果然如此,此大汉非彼大汉!”
刘成轻轻合起手中这卷已经有了些年头的竹片制成的书卷,书卷不知道什么材质做成的封皮上,赫然就写着“前朝记事”四个周正大字,他看得出字迹并不是很工整,显然是仓促间形成的手抄本。
其实这些书卷都是那个死去的父亲刘墉所遗留下来的卷册,尽管家中清贫,但是刘杨氏却并没有将这些东西出卖,刘成也自然知道了这个世界书籍的价值甚至超过了一般的易价之物,一卷好书册往往能卖到一个骇人的价钱。
根据这卷记事上的记载,现在的这个王朝叫做大汉朝,但是却不是刘成心中的那个大汉,尽管之前的历史几乎上差不多,但是却没有两汉的区别,大汉王朝似乎从建立之初就没有断层过。
“只能用平行时空来解释如此怪异的情况了!”
刘成暗自叹了口气。
大汉朝立国数百年,一方面继承了前朝的大一统皇权制度,此外建立了州郡县三级制度,实行等级考试选拔人才,国家空前强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权rì已腐朽,政治**,庞大的国家机器rì益衰落,四方邻国不断入侵,一直到大汉武帝的出现,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善。
大汉汉武皇帝十五年,公元四十七年,三十五岁的大汉中兴之主,大汉武皇帝刘武执政十五年,他登基后,改革弊政,重用人才,大力恢复农业生产,与四方邻国和亲修好,古老的汉帝国再次出现中兴盛世的局面,化繁荣,国力渐强,这一时期,后世史书记载为“汉武中兴”。
然而,数百年的积弊早已经根深蒂固,世家豪门把持朝政,侵占土地,贵族当权,下层寒门弟子难以进入国家统治阶层,经济凋零的局面却普遍存在,四方邻国蠢蠢yù动,对大汉王朝的土地财富无不是rì思夜想,即使是汉武大dì dū无法在短期内扭转国家的颓势。
作为江南郡的一座小城,茂林县贫瘠再为正常不过,不过对于刘成而言,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家国之间对他目前的处境而言,似乎解决小家的麻烦更为重要些。
“阿娘,这些字我已经识得差不多了。”
刘杨氏有些麻木地点了点头,尽管早就知道了刘成的天赋惊人,但是真的听到这句话时,她仍旧难以掩饰心里震惊。
“儿啊,你可知晓你父为何为你取名‘成?’”
看着不过及腰的孩童,刘杨氏唏嘘不已,相公刘墉一生功名未就,抑郁而死,自己也因此被杨家所弃,尽管心中已经没有什么悔意,但是她何尝不想有朝一rì刘成能够为夫君正名,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她又何尝不想富贵还乡,看看杨家那些丑恶的嘴脸。
“阿娘,我父是要我成就大事业。”
刘成的话没有丝毫的不适,随着时间越发地增加,他已经逐渐适应了这具身体,不知不觉中已经被那本就遗留下来的意识改变了模样。
“我儿聪慧,你说的不错,你父亲一生功名未成,背负骂名,然却自始至终未曾放弃,并不像外面那些人说的那样自暴自弃,他死于刀笔之任,却不是忧郁而死,我儿取名作成,是想让你成就功名,做那大学问之人,你当为你父正名哪!”
刘成闻言脸sè极为凝重,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关于那个被外人称为“江南庸才”的父亲的情况,事实并不像外人传言的那般,却是有些出入。
“既如此,我当为父正名!”
刘成竟是突兀地在心里暗自立下了重誓,随后心底的压力陡然一松,就像是获得新生一般,刘成思虑了半天,这才肯定那道时常影响自己心绪的意识仿若已经消失了。
看来那个小家伙小小年纪,却是有着不一般的执念,既然如此,就让我来代你完成吧!刘成愈发地肯定了心中的想法,攒起拳头重重地在背后挥了几下。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