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本来该按部就班进行的日子里,突然赵恒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开始产生了。
首先是他惊讶的发现户部在向他汇报上半年的税收收入的时候,所有的收入都被换算成了金币的单位,元。
虽然赵恒后来也大概了解过金币与铜钱的换算比例,大概一千蚊铜钱,也就是一贯钱能换取一个金币,也就是一元。
但是赵恒没有想到,连户部也开始用金币作为计量单位了。虽然以元作为计量单位的确与用贯计量差不多方便。可是这并不能代表元就将取代贯作为官方的计量单位啊。
还有另外一点奇特的现象就是在有一次赵恒出宫微服私访时发现,京城里的百姓在买东西或者是酒楼用餐以后付账的时候很多人没有用铜钱,也没有用金币,而是用一种巴掌见方的纸张。
这让身为皇帝的赵恒又再次陷入了迷茫之中,作为大宋皇帝的他好像有太多的东西是他所不知道的,这让他有些惶恐。
还好的是,赵恒虽然生性有些懦弱,但是他并不笨,他知道现象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而这种原因往往是能够通过询问找到答案的,所以他派出了大量的人手进入民间去询问原因。
很快的他便知道了答案,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两点原因。
第一,最近几个月一来京城中突然出现了一家叫做新华钱庄的那么一家商行,这家商行与普通的商行不同,它这里并不买卖任何的商品,而是有着很多关于钱的业务。
首先这家商行大量用金币兑换铜钱,或者这样说更贴切一些,那就是百姓可以用铜钱在这家商行当中兑换金币,但是这种兑换要比一般意义上一贯钱换一元金币要便宜。
任何人要用一千零五十文钱才能够换到一个金币,可是这并没有阻挡百姓们兑换金币的热情。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兑换了十几万元的金币出来了,这就相当于十几万贯的铜钱进入了这家钱庄的口袋里。
这让真宗很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种兑换要比市价高一些,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去换呢。
很快真宗也知道了答案,那就是金币的源头也是从这家钱庄出来的,之前平价收购官员的们的实物俸禄的所有的商行与这家钱庄都有合作,他们先用铜钱在钱庄里换取金币,然后又用金币收购这些实物的俸禄。
这让这些官员们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且这些吃螃蟹的人还在某种意义上做了一回金币的“形象代言人”。
自古以来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虽然这句话更多时候是形容君主的喜好对于臣子的影响,比如楚王好细腰,宫娥多饿死。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也能够套用在官员与百姓的关系之上,毕竟这个时代官员是百姓们最直接的榜样,所以当官员们开始使用金币以后必然带起一股民间使用金币的风潮。
更何况古代经常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这一现象,更别说现在放在百姓面前的是比良币还好的金币了。
就这样即便金币比原本公布的一元等于一贯要多花一些铜钱,但是还是引得京城上下趋之若鹜。
此时真宗虽然明白了金币是怎样来的,但是他还是不明白,这和那些纸有啥关系。
不过很快的,那些被他派出去的做调查的人同样也给出了关于那些纸的答案,而答案就是那些纸同样出自于那家钱庄。
这些纸就是那钱庄的另外一项业务,那就是存钱。任何人都可以在那家钱庄存钱,你存进去多少钱,钱庄就会给你相应面值的纸。
就在调查人员解释的同时,他们也向真宗的龙案上呈上了一打那样的纸,这其中从面值一的到面值五万的有十几张。
分别是面值一、二、五、十、二十、五十、一百、五百、一千、五千、一万、五万。上面的数字代表着文钱的数量,一就对应一文钱,五万就对应着五万文钱。
然后在这些纸中间,还有几种特殊的,虽然上面依然也写着一、二、五、十、二十和五十,但是单位却换成了元,这种事可以直接兑换金币的,也就是存金币得到的。
这种纸币本来只是在商会之间的商行内部流行的,因为商会里的商行之间往往会有直接的买卖生意,但是由于每次数量巨大,所以交易很麻烦。
自从有了这种存钱业务以后,交易双方往往买方直接往钱庄里存一笔钱,然后将存钱以后的到的写有相应数额的这种票据给卖方,然后卖方需要钱的时候直接到钱庄去提就完了。
这一举动大大的方便了交易双方,因为如果用铜钱交易的话需要的数量实在是太过于巨大,不方便携带。
即便是用金币,任然会有一定的风险,毕竟远距离交易的话,携带大量的金币还是不安全,但是纸质票据就不一样了,纸质票据可以用很大面值的,几张就行,藏匿都要方便许多。所以受到了商行之间的极大欢迎。
后来这股风气也慢慢的蔓延到了民间,由于现在民间的大部分商行都是商会的会员,所以这些商铺或者酒楼等开始了一项业务,那就是用这种纸质票据付账也可以。
这种纸质票据被钱庄的人称为铜票,然后逐渐很多人都开始往钱庄里存钱,然后换成铜票直接携带,甚至直接使用了。
尤其是如今全国几大商贩云集的地方,汴京,华亭,扬州,长安,洛阳,杭州,成都都有着这种钱庄,铜票也可以异地存取。
这使得这种铜票的方便程度大幅提升,所以如今的京城中市面上的交易主要是以铜票和金币为主了。
小额的很多都用铜票,大额的不放心铜票的话,更多的是选用金币。再加上民间对于金币的追逐和贮藏,使得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铜钱的流通量大幅度的减少。
听完调查人员的介绍以后,赵恒的背脊一下子便凉了。
虽然缺乏经济常识,但是接触政务这么些年,赵恒也不是那种完全不知民间疾苦的昏君,他大概也知道,一旦这些东西彻底的流传起来会产生一个怎样的后果。
所以他不得不重视这些铜票和金币所产生的影响了,但是该怎么办他还没有想好,于是他决定再第二天朝会的时候将这件事情提出,看看朝中大臣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不过第二天朝会的时候,当赵恒将这件事情提出去希望大臣们拿出一个应对之法的时候,朝中却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一派的意见是朝廷必须想方设法将这铜票和金币能够置于自己能够管控的范围以内,最好是能够官方化。
但是另外一派的意见却是这种事情朝廷根本没有办法管理,放任自由发展可能会更好一些。
两方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希望官方化的那一边,自然是看到了,一旦铜钱彻底不流行,或者在大城市中不流行的话,会使得朝廷在很多时候陷入被动。
在这里他们倒是还没有高瞻远瞩到可以看到所谓货币发行权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但是他们却知道一旦产生了那种铜钱慌以后,朝廷很多时候都必须被这钱庄掌控了。
现如今大量铜票和金币的流行,就意味着这钱庄里有大量的铜钱的现钱,这大量的现钱被一家不受官方掌控的商行掌控着的话,对于整个朝廷都将是一种威胁。
毕竟朝廷国库中也不完全是铜钱,更多的时候也是实物的税收,一旦朝廷需要用钱的话,就必须向民间出售这些实物。
而如今的状况,出售实物只会有那么两个结果,要不然收到的是金币,要不然就是铜票,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朝廷想要的。
金币虽然保值,但是毕竟面额巨大,要落到实处的话,还是得换成铜钱,而铜钱又大量的被钱庄所掌握着,到时候金币换铜钱的时候,多少换有可能就是钱庄说了算了。
另一种可能就是铜票,虽然铜票面额细小,但是毕竟那不是铜钱,虽然在这些大城市里能够花的出去,但是往小地方就没人认了,那种结果还是得换成铜钱。
可是万一换得时候钱庄那边表示我们一家钱庄没有那么多的现钱,需要一定的时间筹备,而这个时候朝廷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那不是白白被耽误时间,而又没有别的办法,这样不等同于朝廷变相的被钱庄所控制了。
这就是希望管控钱庄的那一派人的意见。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反对派的意见同样也很有道理,双方谁都无法说服对方。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