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三、中国男子汉(18)


本站公告

    她的后怕是有道理的。***塞林格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是美国胜了第一局,那么全场比赛的结果很可能就不一样了。”塞林格认为,美国失利的转折点就是这两个球。袁伟民后来在总结时讲:“侯玉珠的这两个球,从某种意义上讲,奠定了我们‘三连冠’的基础。从第二局起,美国就失去了信心。一蹶不振了。”

    这两个球,无疑将写进中国女排“三连冠”的史册,而且将永远留在各国观众的记忆中。人们在赞扬侯玉珠的同时,无不称赞袁伟民用兵有方。

    这是一九八三年七月,在香港打世界女排超级明星赛时,袁伟民第一次现侯玉珠的球有点“怪”。他琢磨开了,如果把这种“怪”展一下,她的球就会成为很厉害的一个“绝招”。

    当袁伟民将这个想法告诉侯玉珠时,她笑着说:“指导,我的球不行。”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球有什么不同一般之处。袁伟民不再说什么了,他决计让她多练,直练到她自己也认为自己的球确实有特长为止。

    在漫长的冬训中,袁伟民给她订了一个练球的计划,常常为她开“小灶”。训练课快结束时,他走到侯玉珠眼前,不容商量地说:“侯玉珠,十个球!”十个球还不容易,用不上一会儿就可以完成指标了。其实,这十个球并不好,坏一个要罚一个,往往上几十个、上百个也完不成任务。不知多少次,同伴们都下课去洗澡了,而她还一个人站在底线外面的地板上,一次又一次地挥臂击球,直练得胳赙都酸疼得抬不起来。袁伟民站在对面的球场上,不停地说:“坏球,加一个!”说也怪,吃了一个时期的“小灶”上千个万个球之后,果然,她自己也相信自己的球不同一般了。有一天,她怀着感激的心对袁伟民说:“指导,你说我的球有特长,我信了。”

    袁伟民说:“不过,你的特长,还得到赛场去经受考验!”在他看来,作为教练,就是要为运动员提供拼搏的机会。

    这次在洛杉矶,中国队头一场打巴西队,袁伟民就派侯玉珠上场。这位二十刚出头的福建姑娘,是第一回见到这么大的场面,上场后就慌神了。拿着球,往底线外一站,心儿就咚咚咚跳得慌,竟然不知道怎么将球出去。愣了一会儿神,不不行呀,了两个球,一个碰网,一个出界。她被换了下来。这下可好,不挨指导一顿狠剋才怪呢!她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这顿剋。她觉得,剋一顿是活该的,谁叫自己这么没有出息呢!她焦急地等呀,等呀,一直等到下一场打联邦德国的比赛,袁伟民也没有数落她一句。在袁伟民看来,一个年轻的新队员,头一回打这么重大的比赛,慌点神是难免的。打联邦德国队,他又派她上场了。侯玉珠眨巴着那双细细的聪慧的眼睛,望了望袁伟民,感到有几分惊讶。不过,她心里明白,教练仍然相信她,相信那个不同一般的球。这次,她不像上次那么慌神了,几个球都过去了,也许是由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并没有完全消除,那一招的“绝劲”未能充分显示出来。第三场,打美国队,她又上去球了,还是得平平常常。打日本队,是重要的一仗,袁伟民还派她上场。她心想,袁指导一而再,再而三地派自己出场,说明我的球还真行。这么一想,神就镇定了,过去的球也显出了威力,还真的使日本队吃了亏。

    到中美女排决赛时,袁伟民不派她上场,她都有点跃跃欲试了,她心想,场上打得那么紧张,袁指导怎么不派我上去几个球呢!当比分出现14比14时,袁伟民终于出她这个“奇兵”了。侯玉珠往场里走,心里是那么兴奋,仿佛她不是去打一场决定中国队命运的奥运会决赛,倒轻松得仿佛跟平日的训练一样。什么叫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呀?这就是一个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

    “我的这种最佳竞技状态,是袁指导帮助我调正出来的。”侯玉珠感激地这么说。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兵有方,用兵如神,袁伟民都是当之无愧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