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三、中国男子汉(14)


本站公告

    中国教练的回答,实在而坦率,态度始终不卑不亢,给人一种充满自信的感觉,但又不说大话、绝话。他刚回答完记者的提问,塞林格就过来跟他握手。而且,塞林格还拿出一盒美国烟,递给袁伟民一支,“咔嚓”按动打火机的开关,为袁伟民点烟。袁伟民在俯点烟的刹那间,透过明亮的火光,瞅了一眼这位美国教练。塞林格的那张严峻的脸,是颇具特色的。额骨突出,轮廓鲜明,仿佛是用刀斧雕刻出来的一样。美国女排二传手格林曾经用一句话对自己教练的脸作过精彩的描绘。她说:“开始人们会不喜欢这张脸,那些几乎谁都不怕的人也会害怕这张脸。”而此刻,袁伟民看到的不光是这表面的严峻,他惊讶塞林格今晚的一反常态。因为,谁都知道,塞林格有一副傲慢的性格。不用说赢了球他傲,就是输了球,他也从不服气的。前不久,在列宁格勒一位记者采访他,问他在美国怎么挑选队员、怎么训练队员,他却答非所问,突然冒出一句:“昨天晚上,我们赢了你们国家队一个15比0。”其实那场球,美国队只是以3比2险胜,但他却只提那个15比0,使在场的苏联队教练满脸通红下不来台。但今天晚上,美国队赢了中国队以后,他为什么采取这些一反常态,与他傲岸个性格格不入的行动呢?是不是他赢得有点心虚呢?他最清楚这场球是怎么赢下来的,决赛如遇到老对手,会碰到什么麻烦。他傲不起来,袁伟民透过打火机的火光,洞察到的塞林格的这种心理状态之后,心里暗暗高兴。

    回奥运村,坐班车得四十来分钟才能抵达。一路上,袁伟民就在思索着塞林格这个人。

    塞林格的那张独特的脸和他的独特的个性,都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塞林格出生在波兰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 第 055 章 中营。一九四四年的一个黑夜,塞林格和他的妈妈被押上了一辆囚车,准备拉出去处死。可囚车开到一个峡谷时,前面的桥被炸断了,混乱之中,他和妈妈躲在桥下的沼泽地里,终于死里逃生。他当过以色列国家女排教练,一九六九年以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学习运动生理,先后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世界各国女排的教练中,有博士头衔的教练,也是少见的。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他率领的美国女排就成了中国女排走向世界冠军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袁伟民永远也忘不了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五日这个傍晚,中美两队在秘鲁海岸的契克拉约打了一场遭遇战。塞林格指挥的美国女排打疯了,竟然以15比6,15比9和15比11,3比0,就轻而易举地击败世界冠军中国队。塞林格的这一手,把袁伟民和中国姑娘逼到了濒临绝境的悬崖上去了。如果中国队在下面与古巴、苏联、澳大利亚和匈牙利队的四场比赛中,哪怕丢失一局,就有可能被挤出前四名半决赛的圈子。为了走出塞林格设下的困境,袁伟民六天六夜不得安宁。

    塞林格又在心理上给袁伟民施加压力,他不止一次地对记者们说:“我们要尝尝世界冠军的滋味。”而且,他得意地拍了拍衣袋,拿出一个小本子,说,“这里面有各种图表,是电子计算机算的,这里面有人走的路线,球走的路线,运动员跳起的高度。中国队员详细材料,我这个小本子全有。”一时间,塞林格的“电脑排球”,成为魅力无穷的新闻。

    袁伟民是讲究科学的,他了解到,塞林格在美国与电子计算机专家阿里尔博士合作,对我国女排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塞林格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展排球运动,确实不愧为一位有头脑的教练。但他认为不能迷信“电脑排球”,他对记者们说:“电子计算机只能算出各队的技术状况,而对人们的意志品质、潜在能力,是无法计算的。”

    果然,后来塞林格的“电脑排球”在东道主秘鲁队面前失灵了。袁伟民亲眼目睹了美、秘两队的比赛。秘鲁队聘请了一位名叫拉米列斯的当啦啦队长,此人曾在一九七八年世界足球杯赛中被评为“南美最佳职业啦啦队长”。比赛时,拉米列斯身穿红色运动服,手持电喇叭高喊:“pru!”(秘鲁!)观众席上几百个电喇叭同时呼应,噪音使人们互相说话都听不见,塞林格和他的队员们都显得烦躁不安,绪出现了波动,结果在小河沟里翻了船。杀出重围的中国女排,失去了与美国女排决一雌雄的机会……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