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中国姑娘(8)


本站公告

    此刻,这位从小就爱唱歌的河北乡村姑娘,正在心里唱着一支欢乐的歌。今天是她运动生命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大会将颁给她三个奖:拦网奖、敢斗奖和最佳运动员奖。

    “扑哧”,她笑出声来了。不过,她倒不是为一个人独得三个奖而笑。她想起了一件往事,一件挺逗挺逗的往事。

    她还不到十六岁时,已经长到一米七十七。在乡村里,每次走亲戚、赶集,都招来乡亲们好奇的目光。她那忠厚老实的父亲可犯愁了,心想,一个闺女家,手长脚丫大,再这么一个劲长下去,怎么得了!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并不新奇的老办法:裹脚!

    “裹脚?”曹慧英一听,乐得腰都笑弯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姑娘,配上一双“三寸金莲”,那成什么怪模样了呢!她嗔怪地对爹说:“你也不琢磨琢磨,如今是什么时代了,还兴这个!”

    后来,她的妈妈上北京姐姐家串门。姐姐问:“妹妹长多高了?”妈妈说:“别提她了,高得要命,有个坑都恨不得让她踩进去。”接着,又感叹了一番,“那么个大姑娘了,走路没个走路的样子,走着走着就来个劈叉……”姐夫一听,倒高兴了:“怎么不叫她去练体育呢?”他认识体育学院的一位教练,写了一封推荐信。

    于是,曹慧英进了体院青年集训队打排球。青训队的排球班开训已经八个月了,而小曹过去连排球都没有摸过。但好动、朴实、勇敢的性格,使她与排球一见钟。入队不到两个月,她就上场打主力了。后来,她又到八一女排打主力。一九七六年重建国家队时,她又被袁伟民看中,调来打主力。她的成长,真可谓是一帆风顺。

    爸爸呀爸爸,当初多亏没有听你的,要不“三寸金莲”怎么上场,怎么为国争光呀!她望望自己的那双大脚,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喜欢。

    坐在曹慧英前面的杨希,是小曹在北京体育学院青训队的同窗好友。她出生于干部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长了一副高挑的身材,省体育队和体院的教练都看中了她,让她去打球。妈妈有点舍不得,因为杨希个儿虽高,但身子单薄,怕她吃不了那份苦。爸爸挺开通,说:“大家都说她是搞体育的料,那就让她去吧!”

    一到排球班,她就天真地向别人打听:“练什么最苦?”别人告诉她,练长跑最苦。她想:“好,那我就练这个。”

    起先,四百米的跑道跑一圈,脸就苍白,喘不上气来,头昏眼花。但她坚持跑,而且每星期加一圈。星期天,别人睡懒觉,她也早早起床,到运动场上跑步。最后,她竟能一口气跑下十七圈。她跟曹慧英一样,从青训队到八一队,然后调进了国家队。球越打越好,观众也越来越多。谁说排球没有人看呢?在日本,出现了一股“杨希热”,崇拜她的观众成千上万。比赛时,只要她一站出来球,场上就出有节奏的呼喊声:“唷要——希!唷要——希!”只要她扣杀了一个好球,场上就会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掌声。她在街头或旅馆里一露面,四周就会传来阵阵“唷要——希!”“唷要——希”的呼喊声。人们簇拥过来,跟她握手。握不上手的,哪怕摸到她的手一下,也感到欣慰。签名的纸板,一叠一叠送到她手上。她自己也记不清签写了几百、几千个名字了。有的日本青年挤到她身边,递给她一支粗大的油墨水笔,然后指指自己的胸前,让她就在他们崭新的衣衫上签名留念,弄得她不知所措。而那些日本青年就将她的手拉过去,往身上写。她也记不清,有多少痴的日本青年穿着写有杨希名字的衣服,欢笑着狂奔而去。更令人感动的是,有两位日本小姑娘,由妈妈陪着,从几百里之外赶来大阪,目的只是请这位中国姐姐签写一个名字。还有许多球迷无缘见到这位中国女球星,就托人辗转送来对杨希的赞美和祝福的录音带,也有痴的求爱的录音带……听说日本还成立过一个五十人的“杨希接待委员会”。从日本各地给她写来的信,装了一大麻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