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中国姑娘(2)


本站公告

    “南朝鲜二传好,但我们个儿高,网上比她们强。”

    “她们上半年赢了我们,有点轻敌;而我们憋了一肚子气,赢球心切,斗志旺。”

    “从实力看,她们还是比我们稍强一点。不过拼起来,就难说了。”

    她们把自己和对方的长处、短处,都摆了个够,又互相叮嘱了一番,鼓励了一番,最后,达成了一个不成的“秘密协议”:如果输了球,谁也不许哭鼻子;赢了球嘛,可以痛痛快快地哭。

    谈呀,聊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凌晨四点多钟了。这时,她们才意识到自己是彻夜未眠!在临赛的前夜,这是绝对不许可的。如果此事让领队、指导知道了,挨一顿狠剋是肯定的。

    韩晓华毕竟老成一些,已经想到这一点了。她对大伙说:“一旦露了馅,我是队长,我来做检讨。”

    晓兰是个挺有心眼的姑娘。她说:“会是在咱们房里开的,要检讨,咱们俩一道写。”

    其他三位姑娘急了,说:“要写检讨,就咱们五个人一道写。”

    晓华挺幽默地感叹道:“只要赢了球,写检讨心里也痛快呀!”

    此刻,太阳还没有把黎明的曙光洒向大地,可以躺下来美美地睡上一小觉。晓华和晓兰没有把床再分开,关熄了台灯,紧挨在一块儿,闭上眼,就沉沉入睡了。尽管过不了一会儿,街上就开始喧腾,但那些嘈杂的刺耳的声响并没有把她们惊醒。她们实在太困倦了。让她们安安静静地睡吧,哪怕多睡上几分钟也好。

    趁她们熟睡之机,让我们来回叙一下能把眼泪憋回去的这位姑娘的一些往事!……

    一九七○年春天,太行山区。启明星吐射着清冷的银光,山野笼罩着月色。一位十二三岁的瘦高少女,背着草绿色的书包,神色惶惶地行走在山野小路上。她每天都顶着月色从山村出,翻越两座荒山秃岭,步行二十多里,赶到公社小学上课。傍晚,又步行二十多里,沐浴着苍茫的暮色,从公社小镇返回荒僻的山村。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里,村上除了她之外,没有一个女孩子读书。男孩子上学的倒有几个,但他们走得快,这位刚从大城市来的少女赶不上他们。所以,朝朝暮暮,她总是只身孤影。

    这是一个冬天的雪夜。纷纷扬扬的大雪覆盖着山野。放学后,她踏着积雪,爬上了一道山坡。天已黑咕隆咚的,她偶尔一抬头,看到山岭上闪亮着两团淡淡的绿光。那是什么光呀?在夏夜,山野里有飞动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亮着忽明忽暗的绿光。密集的地方,简直可以形成一片绿色的灯海。可是,那两团淡绿色的光,比萤火虫的小小绿光要大得多,况且,现在也不是夏季呀!乡亲们给她讲过鬼火的传闻。难道她真的碰到鬼火了吗?不过,她并不相信人间真的有鬼,自然也不相信有鬼火了。那是什么光呢?她又往雪坡上走了几步,那两团绿色的光盯着她,一动也不动,使人觉得阴森可怕。这位从小在上海姥姥家长大的城市少女的心颤抖了,连她自己都听见心儿“怦怦”的跳动声,脚也迈不动步了,开始哆嗦起来。她想起来了,乡亲们说过,这山野里有狼。没有错,那一定是狼的两只凶恶的眼睛!

    狼是会吃人的动物!在幼儿园里,她就听阿姨们讲过大灰狼的故事。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白雪茫茫的冬夜,在这荒山野岭上,孤身一人碰见它!她几乎要被吓得瘫软了,身子紧靠在山崖上,连气也不敢喘。她摸索着躲进了附近山崖上牧羊人避风躲雨的土洞。

    她就是周晓兰。她是随父母亲到山村落户的。妈妈是一位医生,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爸爸是一位工程师。他们本来都在太原一家工厂里工作,如今“臭老九”不吃香,被“下放”到山村来“脱胎换骨”。不过,这两位“老九”还是希望自己的女儿有点知识,宁肯狠狠心,让她每天步行四五十里山路上学读书。

    雪,仍然无声无息地飘洒着,山野里万籁俱寂。晓兰蜷缩在山洞里,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想,不能老这么躲着,家里人不知急成什么样子了。她大着胆子探头看了一眼,外面只有飘舞的雪花,绿色的光团不见了。可恶的狼呀,你是走开了,还是躲藏起来了呢?她不知道。她要回家,否则妈妈会急死的。她将身子探出洞外,又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好一会儿,还是不见动静。她哆哆嗦嗦地挪动步子,向山坡上走去。开始是慢慢地走,后来就快步走,最后是深一脚浅一脚地飞跑起来。她听见后面有嚓嚓的响声,仿佛那只狼追赶着她似的。其实,那是她自己的脚踩踏雪地出的声响呀!可那时,她分辨不出来,只顾跑,跑呀跑,一直跑回村里。58xs8.com